数学|小孩子学数学,为什么刷题越多,成绩越差?


数学|小孩子学数学,为什么刷题越多,成绩越差?
下面是一道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王村新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 长60米、宽40米、深2米 , 问
【数学|小孩子学数学,为什么刷题越多,成绩越差?】①这个游泳池的容积是多少?
②如果给底面贴上花瓷砖 , 四周贴上白瓷砖 , 花瓷砖和白瓷砖面积的各是多少?
③如果沿游泳池内壁1.5米高处用红漆画一条水位线水位线全长多少?
有学生这样回答:
① 60×40×2=4800(立方米)
② 花瓷砖:60×40=2400(平方米)
白瓷砖:(60×2+40×2)×2=400(平方米)
③ (60+40)×2×1.5=300(米)
第一问是显然没有问题 , 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吗 。
第二问也没问题 , 花瓷砖就是底面积 , 长×宽;白瓷砖是四个侧面 , (长×高)是一个“大”侧面面积 , (宽×高)是一个“小“侧面面积 , 这样的侧面各有两个 。
第三问 , 其实是求游泳池1.5米处和底面完全相同的一个面的周长 , 长和宽显然就是底面的长和宽 , 用(长+宽)×2就可以 。
问学生最后为什么又要乘上1.5?
学生回答说:“人家是在1.5米处画线吗?”
问:“在1.5米处画线的长度和1.5米有关系吗?”
学生回答:“没关系?”
问:“那为什么最后还要再乘以1.5呢?”
学生回答:“题上所有数据都用上了 , 最后只剩下1.5没有用了 , 要不乘上它 , 这个数据不就白给了!”
“有数就要列进式子里” , 这是我们不少学生常见的做题思维?一道数学题目 , 只要给的数据就是有用的 , 因此 , 无论是加减还是乘除 , 都要想法用上它!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船长年龄题目 。
一条船上有55头牛 , 34头羊 , 问船长几岁?
学生答案五花八门:55-34=21;55+34=89;55-34÷2=37……
问答案是“37”的小学生为什么要用34÷2?
小学生郑重其事的回答:“55直接减34得21 , 年龄太小 , 当船长不合适;55直接加34得89 , 年龄太大 , 早退休了;所以 , 最后我通过试算 , 先将34除以2后 , 再用55去减 , 得出37这个年龄 , 当船长正合适……”
又问他牛、羊的头数与船长是这样的关系吗?
小学生一脸认真的反问道:“如果给出的数据没关系 , 那干嘛还让我们计算呢?”
嗻 , 我们的孩子是只管计算 , 不管其他啊!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想呢?我以为 , 这都是“应试数学”惹的祸 。
长期以来 , 我们不少老师数学教学都是“照本宣科” , 把重点放在数的计算上 , 把“应试”作为学习目的 , 为应试 , 让学生大量去刷题 , 让学生在刷题中形成这个的观念:所有的答案都是从题目“给出数“中得出的 , 所谓解题就是对题目所给的数进行列式计算;而且 , 有为数不少的老师不断给学生强化这样一个观念:凡有题目 , 必有答案;凡题目所给数据 , 一定是有用的 , 做题时 , 一定不要漏掉 , 否则你做出的结果就会不正确 。
如此情况下 , 我们的数学学习 , 其实就成了“数字游戏” , 不少学生 , 做题时 , 不管理解不理解题意 , 都会把所给数字进行加减乘除排列组合 , 最后得出一个结果就算完事 。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说 ,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数学上的“数形关系” , 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抽象 , 脱离现实生活 , 数学就没有了意义 。 就像用牛和羊的头数 , 无法得出船长的年龄一样 , 脱离了现实 , 一切的计算都没有意义 。
因此 , 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 , 不刷题不行 , 单仅靠刷题 , 学生就会越刷越笨 。 要想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 让学生刷对题 , 考出好成绩 , 必须引领他们回归生活 , 体验生活 , 从现实感悟数学 , 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数与形”才是真正的数学 。 如此 , 学生在做题时 , 才不会不管三七二十一 , 只要将数用上就行 , 而是根据现实中的具体、实际情况 , 在数学的游泳池中 , 算出那条真实“水位线”的长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