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Sound 新品背后的故事( 二 )


提问:我们之前看到 Sound X 体积比较大 , 用了两个 60 瓦的 DN 。 这次的 Sound 是一个 DN , 总功率是 40 瓦 , 但是他的声压强度只比 Sound X 小了 3DB , 尽管内部的结构还有元件都小了 , 怎么能做到差距只有 3DB 的?
胡亦峰:关于第一个华为 Sound 的声音性能问题 , 刚才何总在发布会上已经讲过了 , 体积更小巧、更紧凑 , 华为 Sound 中依然使用了一些质量比较高的原材料 , 从硬件方面讲提到了音质的长度 , 包括劳伦纤维弹波这些高质量的硬件器件以保证音箱可以达到好音质的硬件基础 。
华为 Sound 这款新品 , 我们使用到了最新升级版的帝瓦雷 Sound 主动扬声器匹配技术 , 它通过驱动一个主动扬声器单元 , 采集主动扬声器单元与背靠背的无缘辐射器和音腔的物理特性 , 加上 Sound 独有的算法去进行适配 , 这样对于音腔体积内的低频模组进行了精准的控制 , 所以达到了低频既震撼澎湃又有良好的瞬态 ,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尽管体积有所缩小 , 但是他的低频音量仍然可以和前一 代媲美的 。
此外 , 不仅低频 , 全频范围内都加持了帝瓦雷的适配音效算法 , 比如刚才发布会提到的用户感知到自动响度管理算法 , 这样可以根据人耳的听觉特性(例如各位有很多都是音箱专家) , 对不同的响度和频度灵感度是不一样的 , 我们用特有的算法在不同音量环境下对均衡进行适配 , 让小音箱在不同的响度仍然给出非常悦耳的听音享受 。
提问:帝瓦雷有很多专利 , 有没有想过跟华为再合作新品时 , 价格和定位稍微高一些?比如两家能不能在中价位五千到六千甚至一万价位做出一套?另外 , 华为有足够的生态链 , 那能不能通过帝瓦雷的合作和更好的算法 , 形成三支音箱或者是两支音箱的 5.1 的环绕?
支浩:音箱还是专业性很强的产品 , 其实我们的 ID 跟友商没有什么关联 , 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 帝瓦雷是突破金蛋 , 一切皆有可能 。 我们也在跟帝瓦雷琢磨我们 SoundX 的下一代 , 后面加个 Pro 就上去了 , 肯定有新的 ID , 我们也在想突破 。
音箱作为纯消费品颜值还是很重要的 , 我们会跟帝瓦雷碰出不断的火花 。 我们做音箱有几个方向:
第一 , 音质好得不像智能音箱 , 首先还是音质 。 我们认为未来音箱音质要好 , 这个是我们的底线 , 也是我们跟帝瓦雷长期合作的基础 。
第二 , AI , 因为是智能音箱 , 要作为入口肯定要有智能 AI 。
第三 , 我把音箱定位为家庭设备 , 那一定是多音箱 。
再过两年我们音质上不会输给谁 , (帝瓦雷和华为)两兄弟一起打仗不会输 。 同时也希望专业的音箱业界多给我们一些信心 。 我认为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点 , 华为也还是保持专长通讯 , 包括在芯片、硬件、软件上共谋 , 软件上的能力再加上帝瓦雷的专业能力 , 相信跟徕卡在手机上的战略合作一样的 , 互惠互利 , 我相信会擦出更多火花 。
提问:华为 Sound 在传输方面是否采用了其他的华为分布式技术 , 他怎么与 8+N 这样的设备进行协同 。 在传输的技术上是否采用了华为的分布式技术?
支浩:分布式技术是很深厚和复杂的 。 「一碰传」是我们自己的技术 , 一碰传可以传高清音乐;未来我们的方向主要是瞄向家庭的 , 多房间音箱或者是分布式怎么样去串联才是未来的方向 , 这是我们的专长 。 分布式、 多音箱、组合等等智能家居就来临了 , 里面会涉及很多东西 , 我们希望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家庭和企 业 , 音箱产品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入口 。
提问:华为和帝瓦雷的合作是怎么样的关系?跟徕卡、保时捷这种合作类型有什么不同?
支浩:我们签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 所以相互之间还是比较信任的 。 研究团队、技术团队很多时候在一起 。 我们跟帝瓦雷是相互促进的 , 帝瓦雷有它的专利技术 , 我们通过华为的理解和想法把它真正变为和华为合作的东西 。 其实跟徕卡、保时捷合作是一样的 , 华为与保时捷是品牌 ID 合作;与徕卡是技术合作 , 在摄像头领域是有深入合作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