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明朝宫廷救火根本不慌,古代皇城有何消防体系?
“金风细细 。 叶叶梧桐坠 。 绿酒初尝人易醉 。 一枕小窗浓睡 。 ”这句词选自晏殊的《清平乐·金风细细》 。 清平乐本是宋朝的词牌名 , 而如今它又多了一重身份便是电视剧的名称 。
文章图片
“正午出品 , 必属精品” 。 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清平乐》改编自小说《孤城闭》 , 因为其服化道的精美和精湛细腻的台词 , 而广受好评 。
(一)、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清平乐》不同于以外的清宫戏、宫斗剧 , 它虽然不是历史剧但却是以真实的史实为基础的 。 当人们看惯了后宫女人们的勾心斗角 , 自然会对这样一部略带清新之作颇有好感 。 主要讲述的是宋仁宗时代 , 前朝和后宫中所发生的事情 。 既然有后宫 , 自然也绕不开皇后 。
1.名将之后 , 处变不惊
剧中的曹丹姝 , 曹皇后乃为开国功臣曹彬的后代 。 宋庠曾评价道“今天下言诸侯王世家者 , 以曹为首” 。 所以 , 在郭皇后被废时 , 以吕夷简为首的众多大臣才力主推荐丹姝为后 。 首先 , 便是她的身份;其次 , 她的为人 。
不论是在历史上 , 还是电视剧中曹皇后都是端庄得体 , 美丽大方 。 在剧中因为其太过循规蹈矩 , 所以使得仁宗颇有微词 。 在历史上的她 , 也颇具巾帼风采 , 当机立断 。 甚至还曾经一度平定过叛乱 , 对于张贵妃的嚣张跋扈曹皇后也是一忍再忍 , 并未过多刁难 。
可以说曹皇后是母仪天下的代表人物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评价其“人伦风化归三世 , 王室功劳属两朝” 。 不仅在仁宗一朝有所作为 , 更是尽心竭力的辅佐养子赵宗实也就是宋英宗赵曙 , 从无半点不轨之心 。
文章图片
2.临危不乱 , 从容镇定
在历史上 , 有许多曹皇后“泰山崩于前 , 而面不改色”的记载 。 但是在电视剧的连载中 , 只更新到了她处理火灾的事宜 。 当然 , 这也是有事实根据的 。 《宋史》记述,庆历八年正月几个近臣侍卫犯上作乱 , 并且不断的杀戮宫女 。
【《清平乐》:明朝宫廷救火根本不慌,古代皇城有何消防体系?】而太监却说是宫女犯了规矩在接受惩罚 , 曹皇后明察秋毫知道是有人造反 。 而且她断定了士兵们必然会纵火 , 于是她先是拦住了皇帝出门查探 。 而后命令救火之人全部剪掉头发 , 天明后论功行赏 。 太监们提水跟着叛军 。 果不其然 , 他们烧毁了许多帘幕但是都被太监们接着用水扑灭了 , 没有铸成大错 。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 , 曹皇后正在与皇帝商议事情 。 但是却突发地震 , 而后酿成了火灾 。 曹皇后临危不乱 , 指示各部门各司其职 , 并且察看各宫中的情况还有后厨的情况 。 而且还令人去追查震源 , 安抚百姓 。
而皇帝看着她的背影 , 忽然想起了那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大娘娘于是对其颇为感激 。 而且曹皇后还是想的非常周到的 , 她将自己的轿辇送到了两位太妃那里以供其暂时歇脚 。 不论是历史史实还是电视剧中 , 这场火灾都是真实存在的 。
(二)、天子脚下 , 救火完善
北宋有许多都城 , 但还是以皇帝所在的东京汴梁为主 。 在古代 , 皇帝位列九五之尊也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 。 所以 , 他的安全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 就像《清平乐》中 , 仁宗要御驾亲征但是众多大臣纷纷提出抗议 , 不能拿他的生命去冒险 。
文章图片
战场上刀剑无眼固然危险 , 但是皇城之中的火患也是不容小觑的 。 就像西晋兵库的大火 , 一下子就烧毁了晋朝百年根基 。
1.反应迅速 , 各司其职
《清平乐》中曹皇后吩咐任都知去各宫殿楼阁察看火势 。 “诸班有都都虞候指挥使、都军使、都知、副都知、押班” 。 都知是宋朝宦官之职位 , 属于内侍省 。 也就是说皇城中的大小事宜 , 均由其管辖 。
由此 , 便可看出皇城中起火先是由都知听从皇后调遣而行事的 。 《宋史》“仁宗不豫 , 中夜促召 , 茂则趋入扶卫 , 左右或欲掩宫门” 。 张茂则在历史也是确有其人的 , 乃为仁宗的近臣侍卫 。 而起火以后 , 他负责的便是去太妃那边勘探 。 还有去仪凤阁 , 看皇帝心爱的女儿 。
仁宗一朝 , 讲究以孝治天下 。 虽然两位太妃并不是自己的生母 , 但也是先皇的女人 。 所以 , 对他们的孝敬该做还是要做的 。 也就是说在宋朝起火以后 , 每个职位都有自己应该负责的事情 。 任都知作为内侍省负责找寻火源 , 检查各处的情况 。 而皇帝的侍卫 , 则负责去照顾和安抚重要的人员 。
2.水火无情 , 严加把控
在电视剧中关于救火情景的演绎 , 只有短短的六分钟 。 并且 , 它将起火归咎于地震所以后来就是说仁如何安排救灾事宜 。 有宋一朝 , 火灾发生不在少数 。 而且古代没有现代如此先进的消防设备 , 也没有专门的救火队员 , 所以皇城救火的任务主要还是宫中之人负责 。
文章图片
但是宋朝宫外 , 汴梁城中确实有自己的消防员 。 因为后宫多是女流 , 所以没有安排 。 《东京梦华录》“每坊巷三百步许 , 有军巡铺屋一所 。 铺兵五人 , 夜间巡警 , 收领公事 。 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 , 楼上有人瞭望” 。
宋朝专门成立了望火楼 , 一旦城中哪处发生火灾便可以及时的扑救 。 “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汲水扑灭 , 不劳百姓” 。 而且这些在城中的士兵、衙役们也会立刻变身消防员 , 而不劳烦百姓 。
此外 , 宋朝还设立了“潜火兵” 。 可以理解为专门潜入大火之中的人 , 也可以理解为潜伏进火源内部 , 将隐患消除之人 。 他们整日在街头巷尾宣传防火知识 , 一旦发生火灾便奋不顾身的投入到救灾当中去 。
(三)、救火祖训 , 代代相传
皇城之中 , 天子脚下 , 一丝一毫的差池都可能酿成大错 。 君主就像是天下的主心骨 , 如果他一旦遭遇不测那么轻则朝堂风云突变 , 重则天下兵戎相见 。 所以 , 对于安全问题 , 贤臣良将们更是不敢有半点懈怠之心 。
1.偏安一隅 , 不忘救灾
“青有威名 , 贼当畏其来” 。 狄青在做枢密院副使之时 , 在汴梁的家中举办祭祀鬼神的仪式 , 以求出征顺利 。 然而 , 当时他的家中火光滔天 。
许多人都以为 , 大将军府邸着火 。 而望火楼的士兵见状“驰白厢主 , 又报开封知府” 。 潜火兵大批量的赶到 , 却发现是一场误会 。 但由此可见 , 东京城中的救火系统非常之完善 。
文章图片
“靖康之变”以后 , 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而后设临安为行在 。 此时的南宋偏安一隅 , 内忧外患纷乱重重 。 但是高宗却仍然没有忘记保护防火事宜 。 绍兴三年 , 他亲自下达诏书“被火处每自方五十间、不被火处每自方一百间各开火巷 , 约阔三丈” 。
在临安城中 , 赵构建立了防火巷 , 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最早的安全通道 。 不止京城 , 在地方上许多官员也积极响应其号召 。 衰甫在担任徽州知府时 , 率先建立了“防虞员”和“潜火卒” 。 而且拨款筹措出最为先进的消防设备 , 颇受宁宗的赞赏 。
2.多管其下 , 严防严控
古代虽然没有如此先进的消防设备 , 但是正因如此防火意识丝毫不逊于今人 。 《梦梁录》记载 , 东京城中虽然都是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勾栏横践中都有砖石结构的防火墙 。 这也可以解释 , 《清平乐》中曹皇后为何要让任都知去检查各楼阁之间的屋檐 。
此外 , 虽然古代很早就掌握了建造高楼的技术 。 但是皇宫内院 , 很少有这种建筑 。 大都是以低层宫殿为主 , 因为楼层过高一旦失火人力很难扑灭 。 皇宫里的植物 , 也有一部分水性植物 。 比如藻井和惹草 , 一旦发生火灾也能够帮助控制火势蔓延 。
古代人心思缜密 , 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但是懂得防患于未然 。 而且东京府还实行严格的火禁政策 , 《宋刑统》“诸库藏及仓内皆不得燃火 , 违者徙一年” 。 如果在仓库中发现火源 , 负责者则要面临为其一年的流放 。
《资治通鉴》“今后如有遗火 , 仰探火军人走报巡检 , 画时赴救 , 都巡检未到 , 即本厢巡检先救” 。 如果因为扑救不及时 , 而造成重大损失的那么就要责任到人 。 而且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也会不吝其赏 。
文章图片
就像曹皇后 , 在命令太监救火时让他们割掉一节头发 , 第二天找自己领赏 。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大家都是苦寒出身自然会为了这些奖赏而奋不顾身 。 也顾不得生命安全 , 也顾不得被叛军所杀 。
尽管如此 , 宋朝的火灾还是屡禁不止 。 《宋史》中有记载的火灾 , 不论大小开封城就有四十四次这还仅仅是北宋年间 。 因为宋朝实行经济开放政策 , 所以首都异常繁荣兴盛 。 那么 , 发生火灾就不足为怪了 。
结语:
《清平乐》服化道的精美 , 俘获了很多观众的芳心 。 但不能将它当作正史来看 , 很多地方都与历史史实有些冲突 。 但大体上还是遵循着仁宗一朝的脉络走向 。 当然 , 清朝的宫斗剧已经使人们审美疲劳 , 所以宋朝的电视剧会令人耳目一新 。
参考文献:
《宋史》
《东京梦华录》
《梦梁录》
推荐阅读
- 细胞|“首个人类胚胎完整模型”!两篇《自然》报道重大进展
- 地球|地球或将再次发生磁极翻转
- 长江|长江断流?你信吗?
- 武汉|《柳叶刀》:武汉人群新冠抗体阳性者占6.9%,其中82%系无症状感染
- 《 苹果燕麦粥》的制作方法
- 中和抗体|王辰团队《柳叶刀》发文,武汉人群研究显示新冠中和抗体至少可以维持9个月
- 【养生厨房】今日菜谱——《草头排骨》
- 种族主义|《纽约时报》煽动对中国的种族主义,美网友群起斥责
- 种族主义|《纽约时报》报道煽动针对中国的种族主义,作者竟然是华人!
- 疫苗|最新《细胞》确认!多种新冠变异病毒,可抵抗疫苗产生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