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砍柴|温暖毕淑敏:我用30年走出悲观,走出自卑( 二 )


这种自卑情结一直伴随着她 , 就是在她出版了很多作品 , 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之后 , 也还是心存自卑 。
一次 , 她被百家讲坛邀请去讲课 , 但她很快以各种理由拒绝 。 而实际上 , 阻止她勇往直前的却是她的自卑:“如果我没讲好怎么办?如果我给观众留下极差的印象 , 怎么办?”??
或许当初那位老师是为了考虑整个合唱的效果 , 但她不知道 , 她的一个轻蔑的眼神 , 不负责任的态度和举动 , 曾经多么深地伤害了一个少女的心 , 以至于影响了她整整一生 。
而这也令毕淑敏养成了严谨认真的个人风格 。
因为懂得 , 所以慈悲 。
深知别人在得到拒绝和冷漠之后 , 内心的困扰和挣扎 , 所以她总是露着和蔼的笑容 , 用特别温柔的话温暖和熨贴着他人的心 。
当年十六七岁的毕淑敏 , 一个人默默不讲话 , 整天注视着阿里的山脉 。
海拔5千米以上 , 极端的地理环境 , 冰雪天地 , 浩瀚宇宙严峻俯视着人的渺小 。
阿里的寂静 , 常让她陷入对生命极端的消沉当中去 。
她在内心深处一次一次地审视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
当她和老军医把病死的遗体抬往高山之上铺开 , 那畸形的器官暴露在荒野之中 , 盘旋在头顶的巨鹰俯冲下来 , 也斜着的眼神令她不寒而栗 , 巨鹰极速的飞升降落中 , 差一点就会误伤了她 , 死亡近在咫尺 。
既然生命都会死去 , 为何要努力艰难地活着?
阿里极地生活的严峻考验 , 身边年轻战友和许多生命的离开 , 都让毕淑敏感到生活的残酷 , 生命的脆弱 , 她很茫然 , 不知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
李砍柴|温暖毕淑敏:我用30年走出悲观,走出自卑
本文插图

悲观情绪就像一座大山 , 一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
后来毕淑敏成为作家 , 去临终关怀医院体验生命的最后一刻 。
躺在刚抬走遗体的床上 , 她想起年少时想要死的那一瞬;想起一个80岁的老人临终前对她说的一句话:“这一辈子我觉得从来没活过”;想起老父亲离开时笑着说:“我这一生很幸福 。 ”??
可是她却体验不到幸福 。 在她内心深处 , 从来都是一股悲凉的悲观主义情绪 。
即使毕淑敏后来去环球旅游 , 那个时候她的人生应该也算是功成名就圆满了 。
可是她仍旧会习惯性地在遇到危机的时候 , 总会想到最差的那一点 , 是不是下一刻我就会成为狮子口中的猎物?
她将这一份悲凉留给了自己 , 她对自己总是充满悲观 , 可是她却愿意在这寂寥的悲观当中给别人一条生路 , 给别人一个希望 。
11年的军旅生活之后 , 因为儿子得了佝偻病 , 这让她很自责很愧疚 , 于是申请退出阿里 , 来到内地继续当一名医生 。
在医生的值班空隙时间 , 她铺开一张张稿纸 , 将在阿里生活的点点滴滴融进《昆仑殇》 , 以一个女性细腻的笔触 , 却有一个似男人般刚强的胸怀与眼光 , 去审视和打量自己生活过的 , 她视若如生命根基的地方 。
编辑得到稿件之后 , 用怀疑的目光一次次地去打量她的名字 , 不相信这出自一个女人之手 。
可是当毕淑敏和她的丈夫一同来到他的跟前时 , 他确定了 , 就是眼前这个女人 , 细腻当中透露着的刚强 , 如同她的的文字一样 , 令他敬佩 。
李砍柴|温暖毕淑敏:我用30年走出悲观,走出自卑
本文插图

《昆仑殇》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的轰动 , 毕淑敏似乎一夜成名 。
可是 , 实际上她用了整整8年去书写 , 而文字当中的那些生活场景 , 却是她生命当中最宝贵的20年岁月的真实写照 。
在极地阿里的那些年 , 总会遇到年轻的生命早早离开 , 她早已体会到生死离别的痛苦 , 她认为:人生无非就是一场无意义的行为 。
可是你在她的文字里却读出了 , 即使是在这无意义当中 , 仍旧有那么多默默无闻的人 , 为了守护家园 , 做着令人感动的崇高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