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超|新中国故宫事业的开拓者吴仲超——半生戎马半文博( 二 )


在吴仲超上任院长前的一段时间 , 故宫博物院的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 问题多 , 困难大 。吴院长用近半年的时间走访调研 , 以解决“垃圾多、非文物多、问题多”为切入点 , 认真思考故宫的定位 , 通过全院上下反复酝酿、讨论 , 并征求郭沫若、郑振铎、夏鼐、容庚、沈从文等专家的意见 , 将故宫博物院初步定位为集历史艺术、古建、宫廷三大体系于一体的综合型古代艺术博物馆 。这一方针的确立 , 基本上明确了此后 30年间故宫古建保护和陈列展览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格局 。
为了推进故宫博物院传统的古建修缮、科学的文物保管、多元的陈列展览和蓬勃的学术研究 , 吴仲超院长着力改革管理体制 。他在原有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以及几个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上 , 增加了学术委员会、编辑出版委员会、文物与非文物审查委员会、文物征集委员会、文物鉴别委员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等机构 , 并相继增设古建修缮处、研究室等专业部门 , 逐步探索适合故宫博物院文博事业的机构设置 , 同时针对文物管理、库房管理、文物征集、藏品保管和陈列展览等工作的需要 , 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通过“规矩方圆”的建立 , 文物保管、陈列和修复的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 故宫博物院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管理模式 , 实现了博物馆事业的转型和发展 。
故宫人才队伍的建设者
人才队伍一直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郑欣淼先生在《吴仲超院长的开拓性贡献》一文中说过 , “1952年一场‘三反运动’ , 许多人被迫离开故宫 , 受到批判 , 这对于故宫队伍是一次严重的伤害” 。到1954年 , 故宫博物院从事业务与管理的干部不足400人 , 其中有300多人是从部队转业复员的官兵 。为了让这些同志更快地适应和转变 , 从革命战士、职业军人成长为文化工作者 , 吴仲超院长积极倡办成人教育 , 并专门成立了教育科 , 举办夜校 , 组织职工上夜校 , 读中学 , 想方设法提高这批年轻人的文化基础 , 然后再把他们分配到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 。这些举措 , 不仅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 而且改变了很多职工的人生轨迹 。除此之外 , 1954年、1956年 , 故宫博物院先后从北京多所中学挑选毕业生 , 让他们跟随有经验的专家学习 。从1962年开始 , 又陆续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招进一批本科生、研究生 。他们在各专业岗位经受实践锻炼 , 后来都成长为各个门类的专家 。在吴院长的培养计划之下 , 故宫博物院博物馆事业有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
除此以外 , 吴仲超院长还以敏锐的眼光 , 大胆使用1949年以前入职故宫的老职员 。这些人大部分曾经是“三反运动”的对象 , 如王世襄、朱家溍先生等都在此列 。朱家溍先生1946年入职 , “三反运动”中被列为重点对象 , 1954年后一直没有适合的岗位 。1956年 , 故宫博物院人事处通知他仍回陈列部工作 。朱家溍先生重新回到故宫后 , 吴院长和他长谈了一小时 , 让他顿有知己之感 。
故宫博物院素有“大百科故宫”之称 , 为了让故宫的学术研究尽快与其历史文化地位相匹称 , 吴院长延揽了一批专家学者和能工巧匠来到故宫博物院 。他秉持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理念 ,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文物大家唐兰、书画大家徐邦达等、陶瓷大家孙瀛洲、金石大家王文昶、古建大家王濮子等纷至沓来 , 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氛围 。在加强故宫博物院学术力量的同时 , 也奠定了不拘一格吸纳人才的用人传统 。
有了专家 , 有了人才 , 吴院长还真心诚意、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从改善研究条件、办公环境到分配住房、安置家属 , 吴院长无微不至 , 让故宫的职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唐兰、陈万里、单士元、徐邦达、朱家溍等老专家 , 都曾得到过他的帮助 。唐兰、单士元两位专家还被提拔为副院长 , 在管理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才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