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历史,少不了“横幅”
来源:原创 看鉴君 看鉴
如何区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我提一个东西 , 绝对是中国独有 , 而且敢跟各位打一亿——“越南盾”的赌!那就是横幅 。美国人常说:“唯有死亡和税收是免不了的” , 咱们中国人除了这两样 , 拉横幅、贴标语早就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
横幅给我们的印象绝对比税收还直观 , 而且比什么京剧啊昆曲啊受众广的多 。就说每年的双十一 。各大电商铆足了劲 , 无论办公室还是仓储的墙上 , 又开始挂起各种大横幅 。比如气势恢宏的《黄河大合唱》版:“风在吼 , 马在叫 , 双十一在咆哮 。 ”
卖灯具的更直接 , 简直有上了水泊梁山的感觉:“卖到只剩一盏灯 , 奖金灯下一起分 。 ”
甚至卖货卖出了“情怀感”:“双十一给了我黑色的眼圈 , 我却用它为亲们寻找光明 。 ”
就连李佳琪也在“双十一.天猫全球狂欢季”晚会上举着“冲啊 , 尾款”的横幅 , 笑得一脸灿烂 。
01那些年 , 我们青春记忆中的“横幅”对于学生来说 , 横幅是高考的加油站 。每年的高考前夕 , 学校里都挂满了横幅 。
有实话实说的:“成功被等待佛系青年 , 高考只相信拼搏汗水 , ”“不苦不累 , 高三无味 , 不拼不搏 , 高三白活 。 ”有豪情万丈的:“白日用尽洪荒之力 , 高考定能蟾宫折桂 , ”“高考不退却 , 逆袭全世界 。 ”还有江湖派的:“天王盖地虎全上985 , 宝塔镇河妖最次211 。 ”
画风是这样的(密集恐惧症者慎入):考场外是这样的:
江湖派的:
受过横幅冲击的我们 , 转眼间创造性地运用起了横幅 。走进大学校园更多的是“恶搞” , 表白的:“单恋一枝花”型:“管他男女几比几 , 我们心中只有你 。 ”恶搞型:“听说你不喜欢我 , 这是病 , 得治 。 ”
02大街上满眼是横幅走出校园 , 进入社会 , 发现这个世界还是熟悉的模样:举目四望 , 横幅依然在各处飘扬 。有宣传正能量的:“数城管正气 , 强爱民责任 。 ”
有引入典故 , 来个“写实教育”的:“刘翔不好当 , 跨栏易受伤 。 ”
最让人佩服的还是疫情期间 , 各地那些奇葩、彪悍的标语横幅:“现在请吃的饭 , 都是鸿门宴”;“今年上门 , 明年上坟”;......
且随着各地疫情的不断爆发 , 更新之快 , 让人赞叹:真是中国速度!03中国人有多爱拉横幅?某城区 , 一家店不知为什么拉了一条这样的横幅:“不知为什么就想拉个横幅 。 ”第二天整条街都挂起了横幅:“我也不知为什么 , 他拉横幅 , 我也想拉;”然后整条街画风就这样了:
04为什么中国人爱拉横幅?中国人为什么爱拉横幅?这事儿还得从古人说起 。 其实 , 中国人自古就有标语情节 。汉字 , 作为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 , 形神具美 。 仓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 , 俯察龟文鸟迹之象 , 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后来 , 汉字之美 , 产生了书法之美 。 古人便提笔挥墨 , 笔走龙蛇 , 写下自己喜欢的文字 , 或抒情、或明志 。
推荐阅读
- RCEP,亚洲人的亚洲
- 中国保健品40年沉浮录:神话、金钱与谎言
- 中国加入RCEP,退出的印度为何又再次提起中国?
- 为何中国总能化险为夷,而美国却总把好事变坏事?
- 即使上哈佛,国人成材率也不高
- 美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禁止美国投资者对部分中国企业进行投资答记者问
- 猜猜哪几首诗不是人写的?
- 是谁救了福尔摩斯的命?
- RCEP成功签署 美国和西方一些精英再次看错了中国
- 一个清净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