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好就能打胜仗吗?历史上还真有这个特例
“只知谋国 , 不知谋身 。 ”这句话可以形容许多没有善终的名将 。 有人认为:这些名将功高震主、飞扬跋扈 , 难免会落得不好的下场 。
可是一个没有人格魅力、不具备刚毅果敢的统帅又如何带领士兵打胜仗呢?那么 , 有没有性格好也可以打胜仗的将领呢?
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 , 他就是唐朝的李愬(su) 。
文章图片
一、重感情的李愬
安史之乱后 , 唐王朝就鲜有叫得响的战例 。 作为中晚唐为数不多的成功典范 , 李愬的“雪夜下蔡州“经常被人提起 。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出色的教科书式的长途奔袭战例 。
李愬这个人很重感情 , 他幼年丧母 , 由王氏抚养长大 。 王氏死后 , 父亲觉得他不是王氏的亲生儿子 , 因此让李愬服小孝即可 。 但李愬哭着不愿 , 一定要服为生母守丧的大孝 。 最后父亲李晟被其诚意打动 , 同意了李愬的要求 。
几年后 , 李晟去世 。 兄弟几个在墓地旁搭了个草棚子居住 。 皇帝心疼他们几个的身体 , 下诏让他们回家守孝即可 。
没想到 , 第二天李愬光着脚回到草庐 。 皇帝知道改变不了他的心意 , 只能等着李愬丧服期满才委以重任 。
文章图片
李愬这样重情的性格 , 也为后来创造军事奇迹打下了基础 。
何为“军事奇迹”呢?
二、摧枯拉朽
平定安史之乱后 , 唐朝的藩镇割据反而愈演愈烈 。 主要是因为地方诸侯的势力已经强过长安 , 导致后者无可奈何 。 在几次对付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中 , 唐军都以失败告终 。
李愬面对的情况也不例外 。 公元814年 , 唐宪宗讨伐拥兵自立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 战事一开始便节节败退 。 无奈之下 , 只能将身为文官的李愬派到前线 。
当时李愬是什么情况呢?吴元济听说唐军阵前换帅本是加强了戒备 。 但又听说来人是个叫“李愬”的文官 , 马上就放松了戒备 。 可见李愬的默默无闻 ,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成就了李愬 。
一次战地巡逻 , 士兵抓到了落单的丁士良 。 这个人是吴元济麾下的前锋官 , 以往烧杀抢掠让唐军恨之入骨 。 大家纷纷要求杀了他 , 李愬同意了 。
在行刑前的审问中 , 李愬发现丁士良是条汉子 , 悍不畏死 。 便改变了主意 , 想要招为己用 。 他亲自松绑 , 对丁士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
丁士良原本是唐军 , 在一次大战中被吴元济俘虏 , 本以为要死了 , 没想到被吴家人释放 , 并委以重任 。 因此丁士良才愿意为吴元济卖命 。
文章图片
如今相同的情节又重演了一遍 , 丁士良便决定为李愬效死命 。 丁士良成为吴元济势力覆亡的第一个关键节点 。
之后 , 丁士良建议李愬攻下地理位置十分关键的文城栅 。 该城守将是吴元济的“左膀”吴秀琳 , 这位老兄前不久刚让高霞寓率领的一支唐军全军覆没 , 正是风头无两之时 。
李愬先经过一番苦战打掉了吴秀琳的嚣张气焰 , 之后又让丁士良劝降后者 。 吴秀琳思考再三之后同意投降 , 李愬让唐州刺史率兵纳降 。
没想到 , 军队到达城下后吴秀琳反悔 , 双方再度交战 。 李愬听闻后 , 不顾手下劝阻 , 单人单骑来到文城栅城下 。 可能这样的胆魄确实震慑住了不少人 , 刚才还想负隅顽抗的吴秀琳乖乖出城投降 。
这完全如小说般的情节是真实发生过的 ,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 李愬对降军完全信任 , 没有任何怀疑 。 他将兵力一分为八 , 共同进发 。 好几路的主将都是丁士良、吴秀琳这样的降将 。
如同“张飞义释严颜”之后的剧情一般 , 沿途各县在降军的劝说下纷纷投降 , 几乎没有经过大的战斗便摧枯拉朽地推进 。
终于 , 李愬率领的部队在兴桥栅城下汇合 。 这里的守将是被称为吴元济“右臂”的李佑 。 相比于丁士良 , 李佑手上的血债更多 。 甚至有很多官兵战前找到李愬 , 要求一旦李佑被活捉必须处死!
李愬利用李佑的狂妄 , 在后者于城外催收军粮的时候将其活捉 。 随后的情节大家应该能够猜到了:在官兵群情激愤的呼声中 , 李愬招降了李佑 。
文章图片
但军队的反对声实在太大 , 李愬有些顶不住压力 。 他对官兵说:李佑罪大恶极 , 我无权处置 。 是生是死应该交由皇帝决定 。
第二天 , 李佑被铐上枷锁押解到京城 。 一同前去的 , 还有一封为李佑说情的秘折 。
皇帝决定尊重李愬的意见 , 不仅释放了李佑 , 还让其重新回到李愬的麾下立功 。
三、大功得立
除了这些降将 , 李愬还优待间谍 。 在唐朝 , 间谍一旦被抓住就要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 但李愬不仅废除了一条旧法 , 还优待被抓到的敌方间谍 。 这些间谍不禁大为感动 , 反而愿意为李愬所用 。
李佑返回淮西前线后 , 加上情报方面的优势 , 李愬与李佑商量如何快速结束这场战事 , 千里奔袭淮西治所蔡州的计谋就是在这个时候想出的 。
文章图片
当夜大雪 , 部队经过几十里的急行军早已人困马乏、士气全无 。 眼见这中国军事史上长途奔袭的奇迹就要失败的时候 , 昔日吴元济的“左膀右臂”吴秀琳和李佑率先用斧头在城墙上砍出一个个供人攀爬的穴坎 , 得以让先头部队在没有攻城梯的条件下登上城墙 。
平定蔡州后 , 吴元济等人被押送京师 。 李愬自己不进城 , 而是将军队临时驻扎在城外的蹴鞠场 , 恭候宰相裴度 。 裴度来到蹴鞠场后 , 李愬率领官兵谦恭出迎、行拜见之礼 。
因为这次平叛功劳实在太大 , 裴度欲回避 , 不敢受礼 。 李愬说:“吴元济之所以敢叛乱就是因为不知道上下尊卑 , 请您接受我的行礼 , 让他们看看朝廷的威严 。 ”
李愬一介文官却创造了军事奇迹 , 不是他武功有多么高强 , 战法有多么精妙 。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重感情和高情商 , 整个战役的很多功劳都是那些降兵降将打出来的 , 甚至奇袭蔡州的主意最初也是李佑提出的 。
在“谋国”和“谋身”之间 , 李愬找到了真正的平衡 。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性格好就能打胜仗吗?历史上还真有这个特例】参考资料:《大唐兴亡三百年》、《血腥的盛唐》
推荐阅读
- 别再买坚果零食吃了,自己在家就能做,酥脆香甜,没有一点苦涩味!
- 3分钟就能做好的营养早餐,味道鲜美口感好,小孩爱吃极了!
- 玉米面也能做开花馒头,松软香甜,比面包还好吃,看完就能会
- 火遍美食圈的芋泥肉松抱抱卷,做法超简单,在家就能做,真好吃
- 这道家常小炒,下班回家5分钟就能上桌,葱香不油腻,好吃又解馋
- 手不沾面,15分钟就能做出这诱人小零食,咬一口咸香美味酥掉渣儿!
- 可以拉丝的肉松小贝,细腻柔软又湿润,自己在家就能做
- 水煎包不用外面买,自己就能做,学会方法自己做出的水煎包更好吃
- 窝窝头这样做更好吃,简单易学,5个步骤就能做出美味的窝窝头
- 鸡身上的“黄金部位”,还得这样吃!在家就能做,更卫生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