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原丨踏访汉魏洛阳故城

|行走中原丨踏访汉魏洛阳故城
文章图片

|行走中原丨踏访汉魏洛阳故城
文章图片

考古发掘现场
|行走中原丨踏访汉魏洛阳故城
文章图片

|行走中原丨踏访汉魏洛阳故城
文章图片

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的泥塑
|行走中原丨踏访汉魏洛阳故城
文章图片

汉魏洛阳城北魏宫城太极殿遗址
|行走中原丨踏访汉魏洛阳故城
文章图片

□苏湲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洛阳东15公里处 , 北依邙山 , 南临洛水 , 是历代定都总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遗址 。 始建于西周时期 , 更始三年(25年) , 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此 , 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也以此为都 , 历4代共330多年 。 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墟 。
在汉魏洛阳故城考古发掘工地上 , 只留下了一座座经过血与火洗礼的残垣断壁 , 其他悉数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 一代代叱咤风云的帝王足迹 , 令人敬畏 , 惊愕不已 。
◎巍巍帝都血雨腥风
洛阳“居天下之中” , 自古便有“河山控戴 , 形胜甲天下”的美誉 , 既是兵家必争之地 , 也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 。 汉魏洛阳故城的考古发掘 , 持续数十年从未间断 。 洛阳工作站站长、汉魏故城考古队队长钱国祥研究员 , 倾其一生在此发掘 , 他带领的考古队员基本还原了故城原貌 。
今存遗址内城城墙皆夯土板筑而成 , 周长约14000米 。 北魏宫城为长方形 , 南北长约1400米 , 东西宽约660米 。 城内主要建筑为宫城、宫殿、衙署等 , 太极殿为宫中正殿 。
曾经的汉魏洛阳故城 , 弥漫着血雨腥风 , 从未停止过争斗 。 据《括地志》载 , 早至秦代 , 洛阳城内置南宫、北宫 。 东汉时 , 光武帝刘秀“幸南宫却非殿(正殿)” , 同时又重修了北宫 。
诗云“两宫遥相望 , 双阙百尺楼” 。 北宫正殿为德阳殿 , “南北七丈 , 东西三十七丈四” , 异常华丽 , 可容纳万人 。
东汉末年 , 战事迭起 , 朝廷一片混乱 , 并州牧董卓趁机带兵进入洛阳 , 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 。 临行前 , 董卓强迫洛阳附近数百万人同时西迁 。 为防止百姓逃回 , 他把洛阳方圆二百里的房屋全部烧光 。 “悉烧宫庙 , 城府荡尽” , “数百里中无烟火”的洛阳城 , 一派破败和萧条 。
此后 , 国分为三 , 英雄辈出 , 曹操在诸侯混战中脱颖而出 , 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 , 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 , 曹操一边将汉献帝迎到许(即许县) , 一边营建洛阳城 。 曹操病逝后 , 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 , 复改雒为洛 , 建立了曹魏 , 定都洛阳 , 并复建洛阳宫 , 修筑陵云台 , 曹魏政权在汉魏城46年 。
魏明帝曹叡执政时 , 曾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宫室建筑 , 逐步恢复了洛阳城雄伟的皇都气派 。 并在洛阳城西北角新筑一座小城 , 叫金墉城 。 金墉城是魏明帝曹叡在其父王魏文帝营建百尺楼的基础上修建的 。 百尺楼却是模仿曹操在邺城铜雀台的形制所建 , 主要用于军事防御 。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 公元265年 ,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重演“曹丕代汉”的故事 , 逼迫曹操之孙、魏元帝曹奂“禅让” , 建立西晋 , 都洛52年 。 洛阳城未经战乱破坏 , 晋都大体上依然为曹魏时旧貌 。 西晋末年 , “八王之乱” , 祸起萧墙 , 骨肉相残 , 致使洛阳“苍生惨灭 , 百不遗一” 。 此时的洛阳城再次被毁 , 化为焦土 。
经历近200年的动乱后 , 至公元493年 , 北魏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 。 当年10月 , 开始营建洛阳城 , 一度衰败的故城又重新繁荣起来 。 北魏洛阳城比汉晋洛阳城要大得多 , 形制也有重大变化 。 主要是北魏宣武帝时在都城外围兴建了外郭城 , 并在外郭城内修筑了320个里坊 , 明确形成了“外城郭” 。 而原魏晋城圈则成为内城 , 平面呈“回”字形 。
上世纪60年代 , 汉魏故城考古队在城北邙山顶南缘 , 发现了一段北魏外城郭遗迹 , 当地人称为“洛郭城” , 或“外罗城”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经过大规模考古勘探而知:北魏外城郭基址保存基本完整 , 东西确为二十里 , 南北十五公里 。 如加上洛河故道南之四夷馆(即北魏在洛阳城南所设的宾馆) , 南北长度也应该是二十里 。 面积超过了隋唐长安和洛阳 , 堪称我国都城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 。
汉魏故城共有四个朝代 , 28个帝王 , 历时330余年 。 魏孝文帝建都洛阳时 , 最重要的改变是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制 , 建立了单一的宫城 , 宫中正殿为太极殿 。 考古勘探而知 , 宫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微偏西 , 是在汉魏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 。
北魏末年战乱频仍 , 至永熙三年(534年) , 东魏、西魏分立 , 300年锦绣皇都 , 终化为一片废墟 。
◎宫殿遗存金墉城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谷水又东经金墉城北 , 魏明帝与洛阳城西北角筑之 , 谓之金墉城 。 ”金墉城是全城的制高点 , 谷水在这里分流 , 一支从城北流向城东 , 一支从城西流向城南 , 最终形成“四面环城”的护城河 。 “城上西面列观 , 五十步一睥睨 , 百步一楼橹 , 屋台置一钟 , 以和漏鼓 。 ”一切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 。
经考古勘探 , 汉魏金墉城由南北3个相连的小城堡组成 , 平面呈“目”字形 , 城南北约1048米 , 东西255米 , 总面积26万平方米 。 三座小城从北向南 , 依次编号为甲、乙、丙城 。 如今四面板筑墙垣依然屹立于地面上 , 残高6米左右 , 宽12至13米 , 结实而坚固 。 “金墉城”即固若金汤之城 。
文献记载 , 金墉城内有不少宫殿建筑 , 如光极殿 , 百尺楼 , 其上“铸作黄龙、凤凰奇伟之兽 , 重楼飞阁 , 遍城上下 。 ”目前在丙城内 , 已发现20多座夯土台基 , 还有砖铺地面 , 应是宫殿的遗存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魏嘉平末年(254年) , 掌握魏国实权的大将军司马师废掉魏主曹芳 , 将其幽禁于其养父曹叡修建的金墉城 。 咸西末年 , 司马炎逼迫魏主曹奂“禅让” , 曹奂同样被幽禁在金墉城 。 此后 , 金墉城便成了废主弃后幽居的场所 。
更为讽刺的是 , 司马氏不仅把金墉城当成关押曹氏宗室的监狱 , 也是关押内部斗争失败者的监狱 。 司马炎的儿媳、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 , 貌丑而性妒 , 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 , 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 司马炎一度想废掉贾南风的太子妃之位 , 将其关进金墉城 。 后来在荀勖、冯紞等人的劝说下才消气 。
司马炎死后 , 报复心极强的贾南风 , 竟然把婆婆皇太后杨氏关进了金墉城 , 将其活活饿死 。 最终 , 贾南风又被赵王司马伦送进了金墉城 , 被一杯金屑酒毒死了 。
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的洛阳争夺战中 , 金墉城依然是双方必争之地 , 当时称为“洛阳垒” 。 勘探和研究证明 , 由于魏晋时战争频繁 , 出于军事上的需要 , 在洛阳城的西北和东北城墙外壁 , 设置了许多夯筑墩台 , 其形制和效用如同后世的“马面” , 也是一种防御性建筑 。
“北魏迁京 , 宫阙未就 , 孝文帝迁金墉城 。 ”北魏迁都洛阳后 , 宫城没有建好 , 所以孝文帝先住在了金墉城 。 此后 , 北魏宫殿营建时 , 多依照魏晋旧基而重建 , 宫城南门叫阊阖门 , 门外巨阙双立 , 阙前渠水淙淙 。 宫中正殿为太极殿 , 正殿之外有太极前殿、观德殿、式前殿、光明殿等 。 在宫殿之北 , 有著名的华林园 , 景色极为优美 , 冠压当世 。
◎太极金殿建中立极
北魏洛阳城实行了单一宫制 , 它坐落在内城的北中部稍偏西 , 以汉北宫营建而成 。 太极殿遗址现已发掘出来 , 基本可以看出遗迹原貌 , 是宫内最重要的宫殿 。 其夯土基址呈横长方形 , 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 , 今仍高出地面4米 。
其南距宫城正门阊阖门约460米 。 在太极殿周围含有廊庑、宫院、宫门等附属建筑 , 形成东西约340米、南北约310米的大型宫院 。 曹魏创建的“建中立极”单一宫城形制 , 改变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空间格局与面貌 , 它上承三代、下启隋唐 , 对后代都城的发展影响极深 。
洛阳城内布局 , 如宫殿、街道、官署、寺院、里坊等似延续汉魏 , 主要为北魏时期 。 北魏宫城位于内城北部 , 平面呈南北长方形 , 四周有夯土宫墙 , 东墙和西墙各长1400米 , 南墙和北墙各长660米 , 东西南三门宫墙均有数座宫门 。
考古发现南墙偏西端有一处巨大的门址 , 形制宏伟 , 当是南墙正门遗址 , 按文献记载 , 北魏时叫“阊阖门” 。 宫城内的殿址一座座相连密集 , 经勘查发现的夯土台基有二三十处 。
经过对太极殿遗址的地层堆积、建筑遗迹之间的地层关系 , 以及对建筑基址的局部解剖分析表明 , 太极殿遗址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曹魏时期 , 历经北魏、北周的修补与沿用 , 完全和文献资料相印证 。
考古勘察发现贯通各城门的主干道路 , 东西向5条 , 南北向4条 , 路宽数十米 , 条条为通衢大道 。 这些纵横交错的道路 , 构成了城市建筑布局的基本框架 , 也是城内交通网的主干线 。 汉魏洛阳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铜驼大街 。 其北接皇宫 , 南连大市 , 从阊阖门一直延伸至城南的正门宣阳门 。
三国时 , 魏明帝在宫城阊阖门外置铜驼 , 修建铜驼大街 , 一主两辅三道并行 , 宽约40米 。 两侧对称布局有衙署和寺庙等 , 是洛阳最繁华的大道 。 这里也是洛阳城楼苑台阁最密集的地方 , 记录了洛阳最荣耀时的跋扈和最黯淡时的悲泣 。
据史料记载 , 魏明帝为了装饰洛阳城 , 曾下令从长安把金人、铜驼、承露盘等各种古董一概拉来 。 其中名气最大的 , 是一对汉武铜驼 , 相传是汉武帝为纪念开通西域而特意铸造的 。 骆驼是东西方物资交流运输的主要工具 , 象征着平安富贵 。
魏明帝将铜驼安放在宫城阊阖门外的大街两侧 。 在铜驼的后面 , 依次排放着铜马、铜龙、铜龟、辟邪、麒麟、天禄等 。 铜驼大街开创了我国古代都城轴线建筑的先例 , 是我国都城中最早的中轴线大街 。
当时的铜驼街是极为繁华热闹的地方 。 西晋陆机《洛阳记》中说:“铜驼街在洛阳宫南 , 金马门外 , 人物繁盛 。 俗语云:金马门外聚群贤 , 铜驼街上集少年 。 ”
2008年前后 , 为配合铜驼街遗址保护工作 , 文物工作者勘查发现了一条道路 , 宽度为20至40米 。 这条南北向道路直达阊阖门前 。 在位于阊阖门正南方的铜驼街中间略偏西处 , 发现有红色砂岩石板铺设的路面 , 宽约2.9米 。 石板上残存有碾压较深的车辙印痕 , 车辙间距约1.5米 。 铺石道路在汉魏洛阳故城中尚属首次发现 。 据判断 , 该路面使用的时间较久 , 其时代不晚于北魏时期 。
《晋书·索靖传》中说 , 当时有一个叫索靖的人 , 早早就看出西晋存在的严重问题 , 对它的灭亡作出了精准的预言 。 一天 , 他指着洛阳宫门外设置的铜驼 , 叹息道:“我会看到你们卧伏在荆棘中 。 ”成语“铜驼荆棘”用来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行走中原丨踏访汉魏洛阳故城】南宋诗人陆游曾有《醉题》诗曰:“只愁又踏关河路 , 荆棘铜驼使我悲 。 ”
◎永宁寺塔九层浮图
北魏佛教盛行 , 洛阳佛寺竟多达1367座 , 其中最大的一座是永宁寺 , 其高大的佛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 。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永宁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 , 架木为之 , 举高九十丈 , 上有金刹 , 复高十丈 , 合去地一千尺 。 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 。 ”
永宁寺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 , 规模之宏大为洛阳之冠 。 熙平元年 , 年仅6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 , 其母灵太后胡氏临朝称制 , 实际控制着北魏政权 。 永宁寺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 , 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 。
永宁寺寺院建筑主次分明 , 布局严谨 , 主体建筑规模宏大 , 巍峨壮观 。 寺址北距宫城前门阊阖门仅一里之隔 , 东临洛阳城中轴线铜驼大街 。 塔身悬挂鎏金铜铎 , 共达130枚 , “宝铎和鸣 , 铿锵之声 , 闻及十余里” 。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二月 , 木塔为雷电所击 , 最初是从第八层燃起 , 天刚亮时已火势凶猛 。
“百姓道俗 , 咸来观火 , 悲哀之声 , 振动京邑” 。 孝武帝派羽林军千人救火 , 仍无济于事 , 火经三个月不灭 , 随即荒废 。 永宁寺塔是北魏的辉煌时刻 , 尽管短暂 , 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 。
永宁寺塔位于寺院正中 , 如今夯土塔基残高8米左右 。 塔基座呈方形 , 地下基础东西长约101米 , 南北宽约98米 , 地上基座39.2米 , 四面用青石垒砌包边 , 内为夯土版筑而成 。 在塔基上发现有124个方形柱础 , 部分石础至今尚存 。 塔基中出土300余件泥塑像 , 多为贴靠在壁上的“影塑” 。 根据人物的脸形、冠帽、发髻等特征观察 , 其身份主要有菩萨、比丘 , 以及供养人中的文吏、武将、男仆、女侍等 。 其造型精致、形态秀丽 , 要比同时期的石窟造像更精美、生动和细腻 , 可谓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 。
汉魏洛阳城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五个朝代的古都 ,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 曾经城郭巍峨、宫阙壮丽 。 虽然今天我们已看不到当初富丽堂皇的宫城 , 但透过巨大的城门墩台和阙台台基 , 足以领略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