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个国贫县的教育逆袭——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教育质量提升之路( 二 )
当教师是个“苦”差事 , 用刘秀祥的话说:“学生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老师‘陪’出来的 。 ”
刘秀祥一周有5天住在学校 , 他在学校的家就安在学生宿舍一楼 。 “不少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 , 他们缺失的关怀 , 很多时候需要老师填补 。 我们的老师 , 有的早上6点到校 , 晚上11点才回家 。 ”
同事杨通鸿曾与刘秀祥一起查寝 , 规定早上6点起床 , 刘秀祥5点40分就等着播放音乐 。 晚上 , 教师和学生都睡了 , 他还在检查 。 跟在刘秀祥身后 , 杨通鸿常常感动 , 他明白了“要给学生最长情的陪伴” , 也明白了“做教育真的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
民族中学食堂后面是教师公租房 。 “尽管学校没有要求 , 但很多班主任都会主动申请住校 , 除了回家睡觉 , 其他时间都在教室和办公室 。 ”该校教师黄秋梅说 , 有的教师盯完早读 , 再送孩子上学 。
韦昌勇提及对教师激励政策 , 县里出资给全校教师发奖金 , 每人每年最多的能拿到近3万元 , 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和评奖评优也会有优待 。
刘秀祥回到家乡的8年 , 是望谟教育快速发展的8年 , 也是望谟百姓扭转“读书无用”观念的一个阶段 。 从很多人上不起学到没有一人因家庭贫困辍学 , 从考不上大学到能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 乡亲们看到了读书的力量 , 反过来更重视教育 , 更加认识到教育是彻底改变世代贫困宿命的根本 , 是真正能走出大山的那条路 。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06日第1版
【教育|一个国贫县的教育逆袭——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教育质量提升之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推荐阅读
- 娱乐最小编|伊能静有多“壕”?双十一用3个号买900件商品,光一个面霜就万元
- 教育考试院|江苏高考改革:江苏2021高考文化总成绩如何组成?官方答疑来了!
- 消息资讯|湖北英赛特集团首颁“宋仲斋教育奖励基金”十名师生获得激励
- 教育|2020环球网教育盛典候选机构:智牛英语
- 教育|2020环球网教育盛典候选机构:清大紫育
- 人工智能|北京将建百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
-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场礼仪须知!思鸿教育提醒考前要注意这些
- jszgz|如果取消教师编制,对教育的发展是利还是弊?思鸿教育今日提问
- 教师资格证|思鸿教育小提示:考官更青睐这样的教师资格证面试考生!
- 教师资格证|某学校对老师评价采用师德一票否决制,你怎么看?思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