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天气转凉,这些谣言却在持续升温
今冬是60年来最冷冬天、泡发食物有毒、输液能防脑卒中……
10月天气转凉 , 这些谣言却在持续升温
10月已过 , 2020年也逐渐步入尾声 , 但各种传言似乎并不消停:今冬将现60年来最冷冬天、吃泡发食物就会引起中毒、输液能预防脑中风、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为加了甜蜜素……这些传闻究竟是真是假?
谣言一:今冬将现60年来最冷冬天
今年国庆期间 , 我国多地出现明显降温 , 中东部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2摄氏度 , 河南老君山、白云山等景区还出现了降雪 。 朋友圈开始流传:“今冬将现60年来最冷冬天”“今年将是2008年以来最冷的一年”“这一切都与拉尼娜有关” 。
真相:今年冬天会偏冷还是偏暖 , 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判 , 不是通过几次降雪就能判断出来的 。
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翟羽解释道 ,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 当温度偏低现象的持续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 , 我们就称之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
“不论是冷冬还是暖冬 , 都是有利有弊的 。 比如 , 暖冬有利于空气中细菌、病毒的生存 , 增加了我们生病的几率 。 而且由于气温较高 , 降雪概率大大降低 , 导致天气格外干燥 。 同时 , 土壤中的虫卵更容易越冬繁殖 , 或导致大面积的虫灾出现 , 不利于农业生产 。 不过 , 由于气温没有那么寒冷 , 我们供暖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 , 有利于节约能源 。 ”翟羽说 。
翟羽介绍 , 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的患者 , 在冬季 , 尤其是在气温骤降或者特别寒冷的时候 , 发病率就会大大增加 。 所以 , 冷冬期间需要特别关注这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 。
谣言二:吃泡发食物就会引起中毒
近日 , “酸汤子”中毒事件发生 , 让米酵菌酸这个原本人们不太熟悉的东西 , 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 。 很多人因此开始担心各种被泡过的食物的安全性 , 拒绝一切浸泡过的食物 , 生怕中招 。
真相:并非所有被浸泡过的食物都含有米酵菌酸 , 大可不必因此拒绝一切浸泡食物 。 对于某些可能产生米酵菌酸的食物 , 只要浸泡时间合理 , 就可避免中毒 , 无需过度担心 。
公共营养师薛庆鑫表示 , 下面这几种食物都有可能产生米酵菌酸 , 要想避免中毒 , 合理浸泡和食用非常关键 。 黑木耳的浸泡时间建议不超过4小时 , 水温不超过30摄氏度 。 有实验表明 , 泡发超过6小时 , 黑木耳的边缘就会开裂 , 不仅严重影响木耳的品质 , 也使木耳更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
河粉、米粉在热水中的浸泡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 食用前需再用沸水煮1分钟至2分钟 。 如果嫌麻烦可直接用冷水泡 , 那么就得泡4个小时 。
谣言三:输液能预防脑卒中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 , 季节交替时 , 去医院输液可以通血管 。 于是 , 一入冬很多人就去医院输液 , 希望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脑卒中 。
真相: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陈飞表示 ,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 , 有些人认为每年输液通血管可以预防脑血管病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
急性脑血管病 , 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脑出血 。 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闭塞或房颤 , 都可以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 , 而脑出血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 。
这些中老年人去医院输的药物 , 多是有“活血”作用的中成药 , 对于控制血管的狭窄以及血栓形成并无效果 。 此外 , 输液的“活血”作用也非常短暂 , 停止输液就没有效果了 , 而我们不可能天天输液 。
那么 , 怎么才能预防脑血管病?
首先 , 需要控制造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 , 以及吸烟、饮酒、肥胖、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 。 只有全面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 , 我们才能预防脑卒中 , 降低罹患脑卒中的风险 。
其次 , 中老年群体应定期进行脑卒中的筛查 , 通过做超声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颈部血管、脑部血管狭窄 , 通过做心电图明确是否存在房颤等问题 。
医生会根据病人脑卒中筛查的结果 , 为其制定预防方案 。 这个方案包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 进行合理的膳食调整 。 同时 , 患者应按医嘱服用相应的预防药物 , 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降脂药物 。
谣言四: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初秋的第一杯奶茶”火了 , 一种说法也开始在朋友圈疯转: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 正在毁掉中国年轻人的健康 。
真相:任何“抛开计量谈毒性”的行为都不科学 。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 只要不多吃 , 对健康的影响就是可控的 , 关键是要控制量 。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沈迎建表示 , 含有反式脂肪酸是奶茶被诟病的主要原因 。 据媒体报道 , 根据来源反式脂肪酸可被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 , 我们通常所说的反式脂肪酸 , 是指人工反式脂肪酸 。
目前 , 人们对反式脂肪酸存在一定的误解 , 实际上反式脂肪酸并不属于非法添加物质 , 也非食品添加剂 , 而是食品企业生产部分氢化脂肪时产生的一种衍生物 , 当以氢化脂肪作为原料或辅料生产食品时 , 产品中就会带有反式脂肪酸 。
沈迎建说 ,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 , 要看究竟吃了多少 。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建议 , 人体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应低于1% 。 而2013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风险评估报告》显示 , 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仅为0.16% , 像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 , 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仅为0.34% , 仅有0.4%的城市居民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 。 也就是说 , 多数人日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都没有超过建议标准 。
谣言五:瓜果飘香是因注射了甜蜜素
秋天的可爱 , 除了秋高气爽 , 还有瓜果飘香 。 但有不少人发现 , 现在的水果好像比10年前的水果更甜了 , 甚至最近有传言称 , 这是果农为了让水果能卖个好价钱 , 往水果里注射甜蜜素来增加甜度 。 这是真的吗?
真相:甜蜜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 , 是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 。 它价格便宜 , 是蔗糖价格的1/3 , 但甜度却是蔗糖甜度的30倍至40倍 , 于是它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甜品、果汁等食物的加工领域中 。
首先要明确的是 , 甜蜜素的使用只要是在规定范围内 , 是不会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其次 , “果农往水果里打甜蜜素来优化其口感”这个事儿 , 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 为啥呢?
要知道 , 在水果表面打甜蜜素 , 丝毫不会对水果的甜度产生任何影响 。 这是因为甜蜜素溶于水但不溶于油脂 , 即便是在水果表面喷洒甜蜜素 , 甜蜜素也不会进入到水果内部 , 也就不存在增加甜度的可能性 。
如果商贩想要通过注射的方式给水果增甜 , 那就需要对水果进行全方位注射 , 先不说费时费力 , 单这个操作本身 , 就会使水果的细胞壁遭到破坏 , 加速水果的腐烂 。 换句话说 , 对于果农和水果商贩来说 , 无论是在哪一个环节给水果注射甜蜜素 , 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
既然不存在被注射甜蜜素一说 , 那水果咋越来越甜呢?
水果中的糖有蔗糖、葡萄糖、果糖 , 其中果糖的甜度最高 , 其次是蔗糖 , 最后是葡萄糖 。 不同的水果中 , 这3种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 , 比如苹果以果糖为主 , 桃子、甘蔗就以蔗糖为主 , 而水果的含糖种类和数量决定了不同水果口感的差异 。
另外 , 果实甜度的高低 , 与植物叶子的品质关系较大 。 因为植物的叶子是执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 在光合作用中 , 它的重要任务是制造葡萄醣、碳水化合物、各类有机酸等物质 。 植物在生长阶段拥有的高效能叶子越多 , 制造的养份越多 , 树体储存养份的效能越高 , 果实的品质就会得到相应提升 。
随着种植科学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发展 , 植物生长的各个有利条件得到了更全面的提升和保证 , 水果的品质和口感 , 自然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
本报采访人员 张 蕴
来源:科技日报
【10月天气转凉,这些谣言却在持续升温】
推荐阅读
- 威尼斯|“水城”威尼斯竟然没水了!?又是天气的锅吗?
- 天气越来越热了, 来几道简单又清爽的素菜吃
- 沙尘天气|北方迎来特强沙尘暴,沙尘天气越来越多了么?
- 天气越来越热了,教你糯米的10种好吃做法,软糯香甜,比买的还香
- 强冷空气|2月和3月天气整反了?冷空气将排队南下,倒春寒已无可避免
- 早餐喝什么粥养胃,怎么做?
- 南阳|南阳开启升温模式,再遇20℃的暖~
- 降水|中东部大部迎弱降水
- 德州|让穷人更穷的,除了基金,还有极端天气
- 雨水|天气|太阳昙花一现后,雨水又来了!周末天气很不错,适宜赏花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