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宽仁新星|第14期 段光友:无影灯下的守护者 科研引领麻醉学科前沿( 二 )


本文插图

他深知 , 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也最为恐惧的 , 虽然术后镇痛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 但因为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疼痛耐受度等个体差异 , 镇痛效果参差不齐 。 而严重的疼痛可能造成患者情绪不稳 , 影响临床术后康复的进程 , 甚至影响预后 。 “那么 , 可不可以研发一种测评系统 , 在术前就能知道术后患者有多痛 , 知道他对疼痛的耐受度是多少 , 对哪种镇痛药物敏感 , 用多少剂量合适?这样每个患者就能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有效镇痛方案 。 ”对此 , 段光友不断深入研究 , 最后研发出了一套“适用于一般人群的疼痛敏感性测量方法” , 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目前已在重医附二院及国内多个麻醉和疼痛科室推广使用 , 帮助无数的手术患者摆脱了术后疼痛的困扰 。
段光友身上有着优秀科研人员细腻而敏感的特质 , 在临床抢救工作中 , 他细心地发现 , 经常被用到的喉镜插管技术有一个小小的技术难题 , 对于一些气道狭窄或者畸形的患者 , 医生在插管时很难看到准确的位置 , 也难以判断是否插管成功 。 对此 , 他研发了一种“新型光引导的气管插管工具” , 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插管位置 , 而且插管成功和失败都有不同的光线提示 , 可以大大提升抢救过程中插管的成功率 。 该项专利不仅获得了排名第一的国家发明专利 , 结合课题组专利群还获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医疗器械创新奖 , 目前已进入产业化协作阶段 。 迄今为止 , 他已获批专利3项 , 努力推动着临床术后镇痛的模式和格局的改变 。
关注麻醉现状 引领学科前沿
“麻醉医师不仅要关注麻醉安全 , 也应关注患者手术后的功能康复和转归 。 ”段光友表示 , 现代麻醉学科正在努力走出手术室 , 融入围手术期医学 。 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 , 麻醉专业和多学科一起聚焦患者生存质量 。 他也正在积极推动多项国际合作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致力于构建安全的外科手术围术期医疗模式(PSH) , 推动麻醉学科发展 。
|聚焦·宽仁新星|第14期 段光友:无影灯下的守护者 科研引领麻醉学科前沿
本文插图

“以前麻醉医生只管手术过程中 , 患者术后苏醒出了手术室后就不管了 , 但其实他们的术后疼痛 , 出院后的康复管理 , 都与麻醉学科息息相关 。 ”段光友表示 , 近年来 ,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围术期患者之家”(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PSH)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围术期管理的理念 , 成为目前手术诊疗的新模式 , PSH的核心内容是以患者为中心,麻醉医师和多学科为主导的团队协作,在整个围术期内最大限度地优化多学科资源,为手术患者提供无缝式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 简单来说 , 就是术前、术中、术后 , 麻醉医生都要全程参与 , 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无痛、舒适化的治疗和康复管理 。
目前 , 他也正在以课题骨干负责实施1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与华西医院、湘雅医院等合作研发一套随诊系统 , 全程跟踪记录患者出手术室之后的情况 , 更好地进行围术期管理 , 帮助患者康复 。
积极展开国际合作 助推新型镇痛药物研发
此外 , 他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推动新型镇痛药物的开发 。 他与美国耶鲁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Waxman教授 , 以及德国亚琛理工大学神经生物实验室Angelika教授都保持有长期合作关系 , 目前正在开展Nav1.7、Nav1.8等相关合作研究课题 。
|聚焦·宽仁新星|第14期 段光友:无影灯下的守护者 科研引领麻醉学科前沿
本文插图

而这一系列研究课题还源于一次门诊的病人故事 。 2012年段光友当时学习所在的医院科室接诊了一位咬掉自己两个手指的小孩 , 这是一位天生没有痛感的小孩 , 但他其他器官没有任何异常 , 如果能研究明白其中的原因 , 不仅能帮助治疗这类患者 , 还有可能研发出新型的没有副作用的镇痛药物 。 于是导师带着他和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 , 目前研究已经持续进行了多年 , 为镇痛药物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 他也基于此项课题组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麻醉学领域最权威的美国麻醉学会官方期刊《Anesthesiology》杂志(IF=7.07)发表论文1篇 , 并被《Anesthesiology》杂志官方评选为“2011-2018年中国优秀论文” , 全国仅2篇入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