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多地发布通告!社保入税真的来了?说说企业社保筹划的现状与风险
前几天 , 四川、北京等多地的税务部门发布了通告 , 自2020年11月1日开始 , 社会保险费正式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了 。
文章图片
有些人说 ,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吧 , 去年不就已经在说这个事情了吗?而有些人则开始有些紧张 , 这是代表全面的"社保入税"来了吗?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 , 自从去年的1月1日起 , 就逐步开始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 , 但是实际中各省进度不一 , 执行的是成熟一批划转一批 。 比如河北、黑龙江等地区 , 都是去年就进行了划转 。
那么对于部分企业来说 , 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社保转入税务以后 , 税局有专业的征管人员 , 并且也可以获取工资基数、个税申报基数、企业所得税扣除基数等数据作为比对 , 如果要严格起来 ,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 但是 ,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 社保只是转由了税务来征收 , 总体要求是不增加企业的负担 , 要求不得自行组织开展以前年度的欠费清查 , 至于其他的动作 , 也是没有推进 。 当然 ,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 社保的规范化是大势所趋 , 对于企业来说 , 可以提前做一些思考 。
社保对于企业来说 , 是一项真金白银的资金流出 , 不仅在成本中占到比较大的比例 , 也需要有即时的现金流 。 因此 , 控制好社保的成本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难点 。 于是各种筹划的方法层出不穷 , 但有时候方法运用得当是企业的成本优化 , 运用得不好就会有风险 。 究竟如何选择 , 企业还要做好长远的规划 。
一、 不同的用工形式下的社保筹划
这是企业比较常用的方法了 。 一般会对企业的人员规划好 , 哪些是全日制用工 , 哪些是非全日制用工 , 哪些是灵活就业人员 , 哪些是劳务派遣 , 当然 , 还有新生业态的平台用工和雇佣改合作等等 。 这些方式有哪些区别及风险 , 我们来进行个探讨 。
1. 全日制&非全日制用工
对于全日制用工 , 那么企业需要按照固定的基数来缴纳社保 , 但是如果是非全日制用工 , 只需要缴纳工伤保险 。 但对于非全日制用工 , 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 时间上每日不超过4个小时 , 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 。 当然 ,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建立重复的劳动关系 。 上午下午分开干 , 也是没有问题的 。
文章图片
2. 劳务派遣
对于劳务派遣 , 虽然说企业自身可能不需要支付员工社保 , 但同样这笔成本会算在给劳务派遣公司的支出当中 , 或许不一定能够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 , 并且 , 劳务派遣公司有个严格的人数限制 , 用工人数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0% 。 那么对于需要很多临时劳工的行业 , 也许在人数上就限制了这种形式的运用 。
文章图片
3. 劳务报酬&经营所得
还有些企业可能会运用一些外部的劳务 , 比如聘请培训 , 咨询的专家讲师等等 。 这个时候 , 就要考虑是用个人劳务用工 , 还是说通过个人设立的企业来跟公司进行交易 。 当然 , 这两种情况下 , 公司都不需要承担缴纳社保的责任 。 但有些时候 , 这种方式被过度地使用 , 导致一些工资较高的个人 , 出去成立个体户或者个独 , 来跟公司做交易 。 一边领工资 , 一边做业务 , 这当中避税的痕迹太明显 , 风险也是不小 。
4. 灵活用工平台
此外 , 还有人将目前比较盛行的灵活用工平台当成一个"万金油" , 觉得这是一个万能的筹划方法 。 当然 , 平台用工有其自身的优势 , 一是源头上税务代征 , 降低了一定的风险 , 二是通过建立起合作的模式 , 公司可以从平台获取合规的发票 , 三是有批量注册解决劳务报酬的个税问题 , 看似税务成本和社保成本有所降低 。 但其实 , 当中也还是隐藏着一些风险 , 首先是这个代征的问题 , 是否存在滥用的情况 , 其次是这个业务当中 , 是否都是符合商业逻辑的 , 有没有虚开的部分 , 此外对于是否有对于个体户优惠政策的过度使用 ,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
推荐阅读
- |取消事后追补缴费,两地又出社保新规?
- 51社保|官宣!税务总局明确灵活用工收入为经营所得!附解读
- 每日经济新闻|刚刚!中国中车、中国交建发布重要公告,回应美国总统行政命令
- 野史来探究|民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10月份民航业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 中新经纬|事关你的钱袋子!这些地方社保有大变化
- 社保|事关你的钱袋子!这些地方社保有大变化
- a股|A股“小而美”隐形冠军,未来十倍潜力股,社保险资同时重仓3股
- 龙猫|小鹏汽车第三季度财报发布:离目标更近一步
- |理想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车辆毛利 19.8%
- 云浮|云浮“好易工”社保查询Get起来~简单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