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鱼越来越少,花钱都不容易买到了

这种鱼越来越少 , 花钱都不容易买到了文/孙新合哥们打来电话说 , 晚上过来喝酒吧 , 有让你满意的下酒菜 。 我就笑 , 到底是什么啊 , 非要搞得那么神秘 。 挂掉电话 , 他很快发图片过来 。 瞬间 , 我真的惊喜万分 。 这种鱼真的很少见了 , 曾经到市场上寻找多次 , 都没有发现他的踪影 。 在我们老家 , 大伙都称呼他为爬地虎 。 说是虎 , 其实个头很小的 , 没有鱼鳞 , 就是头大 , 嘴大 , 浑身布满了漂亮的花纹 。 这种鱼越来越少,花钱都不容易买到了
这个小玩意喜欢群居 。 夏季的晚上 , 拿手电筒照射湖水 , 就能发现浅水处趴着特别多的爬地虎 。 不过 , 他的警觉性相当高 。 如果被光亮 , 或者声音惊扰 , 立刻逃散 , 还把水底的黄沙给搅浮上来 。 另外 , 爬地虎喜欢贪吃 , 对钓鱼人来说 , 饱受折磨 。 不管是什么鱼饵 , 他都会迅猛的吃掉 , 有时候把鱼钩都给吞到嘴里 。 可能是太多的缘故吧 。 小时候 , 对爬地虎没有过多的吃欲 。 况且太小 , 若是用来招待客人 , 会被人瞧不起的 。 于是 , 捕过来后 , 多半是当做饲料 , 喂鸡鸭 。 这种鱼越来越少,花钱都不容易买到了
捕获爬地虎的办法很简单 。 可以拿罐头瓶 , 用塑料袋封口 , 再捅个窟窿 , 放入馒头屑 , 小米 , 系上长线扔到水底 。 不需要太久拉上来 , 罐头瓶里就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爬地虎 。 还可以做搬网 。 选块窗纱 , 两根柔软的竹篾 , 交叉固定 , 然后分别绑住窗纱的四个角 。 窗纱上摆放鸡肠 , 猪肝 , 然后沉入水底 。 大约半小时功夫 , 拿长棍挑出来 , 也是收获满满 。 真正发现他是美味 , 源自于南关的杨家鱼汤 , 在县城里很有名气 。 其选用的全部是爬地虎 , 泥鳅 , 白条等小鱼 。 过油炸焦 , 但要保持不糊 , 更不能成坨 , 否则会影响卖相 。 汤其实就是胡辣汤 , 原本能单独饮用 。 若是要鱼汤 , 把小鱼单独放入即可 。 另外 , 佐以葱花 , 半勺食醋 。 喝到嘴里 , 酸辣鲜爽 , 咀嚼小鱼后 , 更是清香无比 。 这种鱼越来越少,花钱都不容易买到了
当然 , 总有人认为 , 爬地虎收拾起来比较费劲 , 这个理念不完全正确 。 如果想彻底弄干净 , 直接用手挤压鱼腹 , 鱼肠等就出来了 。 但更好的办法莫过于 , 让其在清水里养两天 , 吐出肚里的东西 。 直接拌面过油炸 , 也能爆炒 , 做汤更不成问题 , 真的很好吃哦 。 很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同样 , 现在爬地虎真的越来越少 , 价格也不停地上涨 。 按照老人的说法 , 就是水质没有以前的好了 , 爬地虎的生存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 那么 , 能否以人工养殖来弥补这个短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 爬地虎毕竟还是小鱼 , 和真正的能养殖的鱼有着很大差距 。 再者 , 他的寿命不长 , 对食物要求很高 , 形成难以突破的制约 。 这种鱼越来越少,花钱都不容易买到了
哥们告诉我 , 这些爬地虎是亲戚从老家带过来的 。 他们那里是偏远的农村 , 山清水秀 , 爬地虎依旧大量存在 , 捕捉起来很容易 , 还带动了经济收入 。 有道是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 现今看来 , 果然很正确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