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先驱普鲁斯特梦象权衡批判
意识流先驱普鲁斯特梦象权衡批判孔祥新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 , Marcel Proust)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 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 。 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 其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 , 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 , 将高度敏感性与高度精神性融为一体 , 表现出小说创作的新观念和新技巧 , 突破了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 , 呈现了一个由感官展开的色彩斑斓的世界 。安德烈·莫罗亚说过:"别人写过十五部或二十部小说 , 有时还颇具才气 , 但总不能给人一种启示 , 读到一个总结的印象 。 这些作者满足于开发众所周知的""""矿脉"""";马塞尔·普鲁斯特却发现了新的""""矿藏"""" 。 "1984年6月 , 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由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 , 所排名次 , 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意识流" ,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 , 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 , 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 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 。 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 。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 , 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 , 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普鲁斯特短篇意识流小说《梦》全文如下:你正为我哭泣,我的嘴唇啜饮你的泪水 。 ——阿纳托尔·法朗士星期六我睡得相当早 。 然而到了两点左右 , 风刮得紧了 , 我不得不起床把一扇没拴住的百叶窗关好 , 是它把我吵醒的 。 我稍稍回顾刚才睡着的那一小段时间:驱走了疲劳 , 没有不适 , 没有梦 , 我很欣喜 。 我刚刚重新躺下 , 便又马上入睡 。 过了一段难以估摸的时间 , 我渐渐地醒来 , 确切地说是渐渐醒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 起初 , 我无以区分这个梦幻世界与平时睡醒后才感觉到的真实世界 , 这个梦幻世界是那么的清晰 。 我躺在特鲁维尔的海滩上休息 , 这海滩同时又成了一个陌生的花园里的吊床 , 一个女人脉脉含情地看着我 。 她便是多罗西B夫人 。 比起早晨我醒来认出了自己的卧房时 , 我并未感到更为惊讶 。不过 , 那时我对梦中的同伴那神奇的魅力已没有更多的感受 , 她的出现曾激起过我的对其肉体和心灵的强烈渴慕也减弱了 。 当时 , 我俩神情狡黠地对视着 , 正在创造一个幸福和荣誉的奇迹 , 对此 , 我们心照不宣 , 她是这个奇迹的同谋 , 我对她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 可她却对我说:“真傻 , 谢我干什么 , 难道你没为我做同样的事吗?”这一感觉(实实在在的) , 即我也为她做了同样的事 , 使我如痴如醉 , 仿佛这象征着最亲密的结合 。 她用手指做了个神秘的示意 , 并微笑着 。 我好像已经和她融为一体 , 明白她的意思:“你所有的敌人、所有的痛苦、所有的遗憾、所有的怯弱不是烟消云散了吗?”我尚未开口 , 她却听见我在回答:她轻而易举地成了胜利者 , 摧毁了一切 , 痛痛快快地吸引住了我痛苦的身心 。 她挨近我 , 双手抚摩着我的脖子 , 慢慢地撩起我的髭须 , 然后对我说:“现在我们去和其他人接触 , 让我们走进生活吧 。 ”我心花怒放 , 精神抖擞地去履行这幸福的约会 。 她要送我一朵花 , 于是便从酥胸中央取出一朵黄里透红、羞闭着的玫瑰 , 将它插在我的衣服扣眼里 。 刹那间 , 我为一种新滋长的快感所陶醉 。 这朵插在我衣服扣眼里玫瑰开始发出爱的芬芳 , 那香气直扑我的鼻孔 。我发现我这种不为己知的兴奋扰乱了多罗西的神思 。 正当她的眼皮(我为神奇的意识所支配 , 竟能感觉到她身上的东西 。 我肯定)微微痉挛 , 泪水将夺眶而出之际 , 我的眼睛里却充满了眼泪 。 这肯定是她的眼泪 , 我可以这么说 。 她靠近了我 , 仰起的头挨着我的脸颊 , 我能凝视着她的脸庞 , 尽情享受那神奇的恩泽和迷人的活力 。 她从鲜润含笑的嘴中伸出舌头舔去我眼角的泪水 。 继而 , 随着她嘴唇发生的轻咂声 , 她将眼泪咽了下去 , 我感到仿佛有一个陌生但更亲热、更撩人的吻直接印在我的脸上 , 我猛然醒来 , 认出了自己的卧房 , 就像临近地区暴风雨中紧跟在闪电之后的一声雷鸣 , 与其说是令人眩晕的幸福回忆接踵而至 , 不如说它已和确实地让人震惊的虚幻和荒谬化为一体……唉!爱情就像这梦一般 , 带着同一种变颜改容的神秘力量在我心中逝去 。 同样 , 知我所爱 , 但没有出现于我梦中的诸君 , 请不要给我什么劝慰 , 你们是无法理解我的 。普鲁斯特小说《梦》权衡心理哲学批判“做梦娶媳妇” , 普鲁斯特以意识流手法几乎以记实的手法 , 描绘了“我”无论梦中或是现实中 , 上流社会“我”的异性调情社交生活 。普鲁斯特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 , 自幼体质孱弱、生性敏感、富于幻想 , 这对他文学禀赋早熟起了促进作用 。 中学时开始写诗 , 为报纸写专栏文章 。 不久 , 开始涉足上流社会 , 出入文艺沙龙 , 与文学艺术界的名流广泛接触 , 成为一个举止温文尔雅的时髦青年 。 1882至1889年 , 普鲁斯特在巴黎贡多塞中学求学 。 这是一所权贵子弟聚集的学校 , 他交游较广 , 并开始进入社交界 , 与作家法朗士和其他一些文学界名流相识 , 因而进入圣日耳曼区古老贵族世家的沙龙 。少年和青年时代 , 普鲁斯特热衷于出入交际场所 。 但他注意观察生活 , 积累素材 , 磨练分析批判能力 。 他后来的作品基本取材于这个时期的经历 。 在写作《让·桑德伊》和《驳圣伯夫》的同时 , 普鲁斯特开始构思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 , 从1906年开始写作 , 到1913年 , 全部布局轮廓已定 , 分7大部分 , 共15册 。其实 , 普鲁斯特短篇意识流小说《梦》 , 就是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浓缩版本或大纲 。普鲁斯特力图抓住情感的无限丰富性 , 将各种感觉、回忆、意念所产生的无比丰富的实感捕捉住 。 普鲁斯特记录的不是一时一地的感受 , 《梦》之“我”是不同时刻的感受聚集 。 也就是说 , 无数个不同时刻的心理活动组成了人的一生 。要将自然和社会现实时空真实转化为心理时空的真实 , 通过自我权衡智能抉择之理性思维是达不到的 , 所以每个“自我”或“自我集合”都带有“偏见特性” , 社科中那种自吹自擂的“全面之说” , 那么无知 , 要么洗脑 。 普鲁斯特自己曾说过: "我们努力追忆往事 , 总是枉费心机 , 绞尽脑汁都无济于事 。 往事藏在脑海之外,实非心智力所能及 , 它藏在某种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中(藏在那东西给我们的感觉中) , 而那件东西我们在死亡之前能否遇到 , 则全凭偶然 , 或者我们死也遇不到 , 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 除了同我上床睡觉有关的一些场景与情节外 , 贡布雷的其他往事对我来说早已无影无踪 , 不复存在" , "如果有人问我 , 我也许会说贡布雷还有别的事物,别的光景 。 但我所想起来的 , 只不过是有意回忆 , 并靠智慧帮忙的结果 , 而有意回想起来的东西 , 则不像往事那样有声有色" 。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 人类自我权衡智能库存中 , 以性刺激记忆最为深刻 。 人类并以“性刺激记忆” , 浮想联篇出自我、性伙伴和他人的往事 , 这是爱情主题艺术品生命力永恒的秘密所在 。人类DNA有对人文记忆功能 , 形象的称谓人类“自我权衡智能库” 。 认识自我等于理解了他人和人类 。 普鲁斯特《梦》之“我” , 通过梦中再现“我”的性意象 , 勾引出了“我”权衡智能库存中对“多罗西B夫人”有声有色风流往事 , 从而复活了“我”的过去时光 。 普鲁斯特认为 , “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 ,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 。 ”“有回忆才是完美人生 。 ”“我到威尼斯时 , 发觉我的梦已经变成我的地址了 。 ”1919年 , 普鲁斯特凭借《在少女们身旁》(《追寻》第二卷)获得了诺奖前奏龚古尔奖 , 勒克莱齐奥说 , "我从他那里找到了一些跟我创作相似的地方 , 比如对家庭、遗产等问题的讨论 。 跟普鲁斯特一样 , 我也从个人家庭历史中找到了所有我写作的热情所在……它描写情感、人类的灵魂和精神层面的东西 , 而不是某个事件或某个时期发生的事情 , 它反映的是某个文化中的内涵 , 所以它不会因为随着时代过去而被遗忘 。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 , 他的重大功绩是对自我权欲机能、自我权衡智能和自我权力体能构成三维一体的自我主权意志描述 。在普鲁斯特看来 , 作家给读者的刺激多于知识 。 阅读给予读者的只是欲望 , 任何作家的作品不可能透彻地回答读者的所有问题:"我们不可能从任何人那里得到真理 , 真理要由我们自己来创造 。 "作品是作家自我权欲机能和自我权衡智能抉择的表达 , 但这种表达却并非读者的 。 普鲁斯特将阅读的功用 , 称为读者的"精神疗法" , 其能唤醒读者心灵深处未被读者发现的东西 , 能刺激读者去努力思考 , 开创自己的精神生活:"对读者而言 , 阅读是向导 , 如同神奇的钥匙 , 把读者心灵深处无法打开的大门打开了 , 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是有利于身心的" 。获取知识的阅读 , 普鲁斯特同样不提倡 , 尽管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本身比较困难 , 需要不懈的探索 , 需要深入的研究 。 这种阅读 , "如同别人事先准备好的蜂蜜 , 我们只需付出努力触到图书馆的书架 , 然后就能在身心处于完全休息的状态下被动地品尝它"。 普鲁斯特以"文学家"从图书馆的藏书中获取真理为例 , 旨在指出"偶像崇拜"有其不足 。 对文学家而言 , 为阅读而阅读 , 这种对书籍的崇拜具有理想主义色彩;把书籍当作"静止的偶像", 就不能从中得到启发 , 更不能获得精神上的高贵与尊严 。普鲁斯特特别强调读者的敏感力很重要 , "要透彻阅读一位诗人或者散文家 , 读者自己也应是个诗人或者散文家" 。 博学也好 , 对书籍极度喜爱也罢 , 都是不专业的读者 。“普鲁斯特式阅读”强调的是在阅读刺激诱因下 , “阅读中的自我发现和创新” 。马列信仰的神州识字者为何大都读不进普鲁斯特的作品?无产阶级大都为生存而争斗 , 对普鲁斯特描写上层社会生活阅历的作品形成隔膜 。 即使普鲁斯特写仆人 , 也大都以上层社会为背景 。王蒙和莫言皆借用过意识流手法写作 , 王蒙的长篇小说《青狐》中 , 写女主人公的性幻觉 , 笔者在拙作《青狐权衡主义哲学批判》中有翔实解读 。 莫言作品中的性描写 , 大都是“高粱地之性” 。 为何王蒙、莫言描写的大都是“苦闷的性压抑”而普鲁斯特描写的性大都是自由奔放的?这与作家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早年生活记忆密不可分 。 王蒙莫言们的“梦象记忆”主要是“红太阳朝代” , 而王蒙莫言们却“成功”于“后红太阳时代” 。码拙作时 , 有同窗密友从微信转来讴歌红太阳的作品 , 笔者引用聂绀弩评某人16字诗回复 。 并指出 , 笔者的自我权衡智能库存记忆中 , 红太阳朝代 , 我及父母辈 , 皆过着饥饿而艰辛劳作无尊严的非人生活 。 笔者所做的几十个梦象全记录全是噩梦 , 从未有过“做梦娶媳妇”的梦象 。 二战后 , 亚洲四小龙和日本德国等 , 大约用20年时间在战争废墟建成现代化国家 , 而神州至今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 威权制度可以篡改国家正史 , 却无法删除人类自我权衡智能库存中对往事人文的记忆 。 回忆过往以避免犯同样错误 , 回头看而不开历史倒车 , 人类和自我才能走向文明正道 。引用普鲁斯特部分答卷作结 。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能极大满足精神和心灵的快乐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傻逼地高调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正直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不被理解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自己吧如果你能选择的话 , 你希望让什么重现?--天真虚构人物中你认为谁是英雄?--超人你最显著的特质是什么?--善倾听 , 爱分析 , 生闷气什么是你最不喜欢的?--被逼干讨厌的事儿2020-11-3于东平湖畔帐庐庵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