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晓谈|智能感知界的佼佼者:安森美半导体畅谈汽车智能感知( 二 )


第三 , 网络安全 。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以后越来越普遍 , 网络安全更加需要提高 , 在国外 , 网络安全标准已经准备放到政府和行业标准里 。
汽车晓谈|智能感知界的佼佼者:安森美半导体畅谈汽车智能感知
本文插图

目前汽车成像的挑战非常多 。
一是宽动态 。 在自动驾驶时 , 对摄像头的要求非常高 。 比如在强光下 , 光线太强 , 周围一片黑 , 什么都看不见;从暗到亮 , 从车库、隧道出来 , 如果宽动态不够 , 可能根本没有办法看到或者只能看到暗处 , 或者只能看到亮处 。
二是环境条件 , 车要能在东北零下几十度的环境开 , 也能够在沙漠开或者南方高温条件下开 。
三是需要辨别LED指示牌、交通灯 。 这对于图像传感器来说是很独特的挑战 , 对于LED指示牌、交通灯因为山火频率没有标准 , 图像传感器很容易因为频率不同步捕捉不到信号 , 对机器视觉是非常大的挑战 。 过去的方案都是在软件里来解决 , 现在解决方案都已经做到芯片级了 , 做到硬件里面去直接解决掉 。
汽车晓谈|智能感知界的佼佼者:安森美半导体畅谈汽车智能感知
本文插图

汽车自动驾驶成像的多样化 , 包括外部感知、内部感知、增强视觉 。 外部感知非常复杂 , 包括远近、大小车辆、自行车;行人 , 大人、小孩、老人;一些路标、车线 , 斑马线 , 交通灯;要全天候的 , 白天 , 晚上 , 刮风 , 下雨 , 下雪 , 雾天;各个季节 , 春、夏、秋、冬都要能够实现这样的感知 , 环境非常多样化 。
内部感知 , 从最早只是对驾驶员的疲劳监控(从看驾驶员眼睛的注意力和睫毛的抖动侦查出是否疲劳) , 逐渐地扩大到驾驶员有没有在用手机 , 有没有分散精力 , 有没有系好安全带 , 还进一步扩大到乘客的感知 。 这也是一个未来新兴市场 。
视觉增强 , 主要是为了给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好的视觉感知 , 包括电子后视镜 , 不需要回头就能在后视镜直接看到真正的电子图像;而且这种叠加 , 特别是把高清地图和真实路况叠加起来 , 告诉你前面哪里有加油站 , 哪里有重要的景点 , 哪里有红绿灯 。 这些都是视觉增强的应用 , 让驾驶员能够更安全地驾驶 。
迅速扩展的智能座舱应用
安森美半导体的产品覆盖面非常广泛 , 包括视觉、自动驾驶、车舱内智能驾舱 , 边缘计算 , 毫米波雷达 , 激光雷达等应用都有整个一系列的产品 。
比如国内越来越重视的智能驾驶舱 。 驾驶监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包括人物识别 , 座椅的位置以及空调温度的调整等 , 都是智能驾驶舱逐渐提高的一些能力 。
智能驾驶舱面临的挑战是目前的摄像头尺寸太大 , 18×18cm3 , 最小的也是3×3cm3 , 安森美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了0.5×0.5cm3非常小型的摄像头 , 放在车里乘客、驾驶员基本上都不会看得到 。 目前安森美半导体有两款百万像素的解决方案 , 其中AR0144AT在整个业界用量是最大的一款 。
国内自动驾驶趋势如何?
中国国内自动驾驶分级和国外基本接近 , 都是六级 , 从L0到L5 , 0级到5级 , 级别逐渐地提高 , 里面的自动化程度逐步扩大 。 最大的一个分界点是从L3到L4 。 主要的区别是 , L3在一些极限场景下需要驾驶员自己来操控;L4理论上就是驾驶员完全不需要操控了 , 完全是由机器来操作 。
从L1到L5 , 不管是传感器的数量还是种类都是不断地扩大增加 。 最大的差别是L3和L4 , L4是一定需要激光雷达;L3 , 很多公司是不会用激光雷达 , 只作为一个选项 , 可以参考 , 因为它的成本非常高 。
而且L3和L4之间逐渐过渡演变也十分困难 , 几乎不太可能 , 一般来讲做全自动直接跳到L4 。 主要是因为L3是驾驶员仍然需要控制汽车 , 极限场景下还是要靠驾驶员的 。 所以 , 它不光在自动程度的设计 , 还是感知数量和种类的应用 , 都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人工智能算法 , 计算平台都是为了有局限性的自动驾驶 , 而不是所有场景 。 L4完全不需要考虑到驾驶员 。 所以 , L4的场景就是一定要用到激光雷达 , 而且一定要用到高清地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