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70年治淮,成就一条“高质量”的幸福河

科技日报:70年治淮,成就一条“高质量”的幸福河
文章图片

洪泽湖泗洪辖区荷藕面积近十万亩 , 亩产鲜莲子约300斤 。 图为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村民在洪泽湖采收莲蓬 。 新华社发(许昌亮摄)
不语的洪泽湖 , 见证了新中国治淮70年来的壮阔历程 , 更是淮河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一个缩影 。
波光潋滟的湖水 , 随风起舞的芦苇 , 缓缓转动的风车……笼罩在晚霞之中的洪泽湖湿地 , 静谧悠然、如诗如画 。
不语的洪泽湖 , 见证了新中国治淮70年来的壮阔历程 , 更是淮河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一个缩影 。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 10月20日 , 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用一组组数据 , 晒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治淮成绩单 。
“70年治淮总投入共计9241亿元 , 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 , 投入产出比为1∶5.2 。 ”魏山忠表示 , 淮河的系统治理、开发与保护 , 有力地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 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
【科技日报:70年治淮,成就一条“高质量”的幸福河】防洪能力显著增强?从人海防守转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
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 , 自12世纪起 , 黄河夺淮近700年 , 极大地改变了流域原有水系形态 。 16世纪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0年间 , 淮河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 , 被称为是“最难治理的河流” 。
新中国成立后 , 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 。 1950年10月 , 在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情况下 , 中央人民政府做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 70年来 , 国务院召开12次治淮会议 , 对淮河治理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 多次掀起治淮热潮 。
谈及70年治淮取得的主要成效 , 魏山忠首先指出的是 ,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 , 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 , 具备抗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 。 与此同时 , 淮河防御洪水已由人海防守战术 , 逐步转变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的从容应对局面 。
从容应对的背后 , 是一大批治淮工程组成的“铜墙铁壁” 。 70年来 , 佛子岭水库、蒙洼蓄洪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等治淮工程的相继建成 , 使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性枢纽、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 。
“今年 , 淮河发生了流域性较大洪水和正阳关以上区域性大洪水 , 我们统筹协调全流域的水利工程 , 科学调度、联合运用 , 发挥集成效应 。 可以说 , 今年淮河防汛 , 我们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 。 ”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肖幼表示 。
和过去相比 , 淮河流域防洪除涝标准也显著提高 。 目前 , 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超10年一遇 , 中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重要城市和下游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已达到100年一遇;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已基本提高到10—20年一遇以上 。
水环境改善明显?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已成历史
广为流传的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 , 70年代农田灌溉 , 80年代水质变坏 , 90年代鱼虾绝代” , 是过去淮河水环境变迁的真实写照 。
“当时淮河的干流都是黑臭水体 , 还有白沫、死鱼 , 像蚌埠、淮南附近河边的老百姓吃水都是自己拿桶到井里取水 , 因为水源污染 , 以淮河水为水源的自来水也不能用了 , 水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 。 ”肖幼回忆道 。
1995年 , 国务院发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 拉开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序幕 。 令肖幼感到欣慰的是 , 经过多年的不懈治理 , 淮河流域性水污染恶化趋势已成为历史 , 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