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勇敢的人敢认怂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勇敢的人敢认怂
1994年 , Fritz Simon来上海做家庭治疗培训 , 有一个现场案例演示 。 他当着全家人的面 , 称赞一个怕黑的小女孩:「 你有一颗狮子般的心(You have got a lion heart) 」 。 教我系统治疗的刘丹老师 , 当时还是一个学生 , 坐在台下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 二十多年后 , 她还时常为此触动 。
恐惧 , 抑郁 , 抗拒上学 , 逃避竞争……这些问题常常被看成对正常生活的退缩 , 是弱者的耻痕:「我跟不上大家 , 我不玩了」 , 也就是通常说的认怂 。 其地位甚至不如失败 。 失败者好歹还参加了比赛 。 认怂则是没有比就自认不敌 , 主动弃权 。
可耻吗?
很少有人欣赏到他们勇敢的一面 。
认怂是另外一种勇敢 , 意味着背离主流的人生 。 每当我写文章 , 鼓励人们在力不从心的竞争面前认一点怂 , 就会收到一些担心的留言:「 这真的好吗 ?你考没考虑过他们未来的人生怎么办?」
我完全理解这些担心 。 按照社会的期待 , 人是应当努力跟随主流的 , 无论内卷有多激烈 , 无论你的能力极限如何 。 一旦违背这样的期待 , 面对的将是孤军作战的未知 。 ——正因为理解这样的担心 , 我才知道 , 「认怂」的背后要付出多少勇气 。
项飙老师有一段话 , 最近常常被引用:
「 成功者要失败者一定要承认自己是失败的 。 你不仅是在钱上少一点 , 物质生活上差一点 , 而且你一定要在道德上低头 , 一定要去承受你是没有什么用的 , 是失败的 。如果你不承认自己失败 , 而是悄然走开退出竞争 , 不允许的 , 会有很多指责 。 」
——引自****专访:《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
加粗的这句 , 道出了那些狮子心的珍贵 。 项飙老师是从人类学的视角解释「内卷」现象 。 他认为 , 导致内卷化社会的原因就是缺乏「退出机制」 。 这个社会的成功方式高度地一体化: 目标单一 , 价值评价体系单一 , 竞争方式也是单一的 。
李松蔚|勇敢的人敢认怂
本文插图

他举了一个例子 , 说一位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去麦当劳应聘服务员 , 对方看了他的学历之后 , 第一句话就问 , 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父母怎么想?——这句话很严厉 , 是上升到伦理道德层面的质询:你想逆主流的的竞争序列 , 自上而下移动?那你要考虑清楚: 这是对家族的背叛 。 就有这么严重 。
我对这件事也有一点感触 。 我有一位朋友 , 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 他有一个哥哥是学霸 , 上常青藤 , 一路读博士当教授的那种学霸 。 我这个朋友从小就想:我跟他比学习肯定是没戏了 , 只能另辟蹊径 。 所以他立志做一个比哥哥见闻广博 , 更有趣的人 。 毕业以后他没有在美国找工作 , 而是满世界晃悠 , 去不同的国家兼职教英语 , 课余四处旅游 。 游遍了欧洲 , 非洲 , 后来又到了中国(在中国遇到了他现在的妻子) 。 他到处跟人讲自己的经历 , 但唯独在中国会收到一种特别的回应: 哎呀可惜 , 你怎么知道学习一定比不过哥哥?你都没有努力!
你为什么不争呢?你争一下啊!
【李松蔚|勇敢的人敢认怂】这种观念我们都不陌生 。 它当然也是一种美德 , 是传统的勇气 , 也是这个民族文化精神中极珍贵的部分 。 遇强则强 , 当仁不让:凭什么我要退让?豁出命也不让!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过不少困难 。 但是放到社会生活的领域 , 当所有人都集中在少数几条赛道上 , 互不相让的时候 , 内卷就发生了 。
这时需要另一种勇气: 退出比赛的勇气 。
打破内卷的方法 , 无他 , 只有多开辟新赛道 。 甚至不一定是「赛」道 , 就是普通的人行道 , 大道、小道、山道、水泥道 , 都好 。 有愿意比赛的可以比 , 愿意慢慢走路也没人催 。 鼓励偏好的多元化 , 多几把衡量人生的标尺 , 人群最终才会分散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