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既是历史的故事,也是当下的寓言
摘要:经典戏曲犹如“芬芳的酒” , 经过岁月的磨砺与艺术的积淀 , “增不得一字 , 减不得一腔” , 是一种恰到好处
文章图片
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 , 古希腊、古罗马戏剧和古印度梵剧早已成为历史的回响 , 只有中国戏曲依然活在舞台上、活在观众中 。
中国戏曲是一种舞台艺术 , 也是一门大众艺术 。 在近千年的新陈代谢中 , 民众是编剧 , 是演员 , 是欣赏的主体 , 更是革新者 。 无论是《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里国与家之间的大义抉择 , 还是《西厢记》《碧玉簪》中普通人情感的几经曲折……中国戏曲坚持反映人生百态、言说民众心声 , 因而才能根深叶茂、遍地开花 。
在《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主编刘祯看来 , 中国戏曲既是历史的故事 , 也是当下的寓言 。 其中的经典犹如“芬芳的酒” , 经过岁月的磨砺与艺术的积淀 , “增不得一字 , 减不得一腔” , 是一种恰到好处 。
「没有小剧种 , “百花”难免会凋谢」
上书房:这套丛书既重点关注评剧、川剧、粤剧、汉剧、秦腔等大戏 , 也生动介绍了道情戏、河南越调、秧歌戏、锣戏等小剧种 。 这样的编排有什么特殊考虑?
刘祯:中国戏曲是一个“百花园” , 东西南北、不同民族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戏曲 。 仅从本套丛书的内容选择来说 , 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 , 戏曲是艺术 , 更是一种文化 , 其本质是民间艺术 。 戏曲经历了一个由俗到雅、不断提炼的过程 , 越来越精致化、文人化 。 如果只看到它作为舞台艺术的一面 , 而看不到它作为文化的一面的话 , 那么戏曲脱离观众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 这样一来 , 戏曲的危机、戏曲的命运就会成为现实和迫切的问题 。
因此 , 本套丛书着眼于戏曲艺术、戏曲剧种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 这是各剧种的特色所在 , 也是剧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生命肌理 。
文章图片
村头搭台演秧歌 。 河北兴定秧歌剧团提供
另一方面 , 大剧种和小剧种、大戏和小戏的并行不悖 , 构成了中国戏曲完善的结构体系 。 大有大的好处 , 特别是从人物故事承载的要求来看 , 大戏、大剧种无疑更有张力 。 无论是行当的众多、唱腔的丰富、表演手段的多样 , 都可以做到得心应手 。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戏、小剧种就是过时的、落伍的 。 小戏、小剧种的“二小戏”“三小戏” , 主要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 , 侧重娱乐性 , 更加接地气 , 是不少大戏很难做到的 。 没有小戏、小剧种 , “百花”难免会逐渐凋谢 。
各剧种具有平等的地位 , 不分贵贱、高低 , 都应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本套丛书的内容安排寄寓了这样一种思想和用意 。
文章图片
秦腔《花儿声声》
上书房:您对哪一剧种尤为厚爱?
刘祯:多年来 , 我接触了比较多的剧种和剧目 , 对每个剧种都充满期待和渴望 , 而结果也往往是让人赏心悦目的 。
京昆是平常观摩最多的剧种 , 无疑它们的作品、表演代表了中国戏曲的高度 。 许多地方戏剧则可以带来更多新的审美和文化体验 , 听到独具特色的唱腔旋律 , 看到不一样的表演身段 , 都会令人陶醉 。
文章图片
京剧《三打祝家庄》
在《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这一辑中 , 评剧的生活化、川剧的川味、粤剧的味道、汉剧的厚重、秦腔的尽情 , 犹如一道道地方美食 , 怎能取舍?道情戏、越调、秧歌戏、罗戏的鲜活生动和喜闻乐见 , 亦是令人难忘 。
上书房: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 为何这一辑没有专门介绍?
刘祯:昆曲是首个被列为“官腔”的剧种 , 这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这个意义不仅是剧种的 , 更是戏曲史意义的 。
文章图片
1956年 , 浙江省昆苏剧团演出《十五贯》 。
戏曲由民间自发而起 , 之后经历了一个正统思想压制的漫长阶段 。 所以 , 戏曲被官方正式接受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 昆曲在明代后期被列为“官腔” , 可以说是戏曲古典时期达到高峰的标志 。
文章图片
【中国戏曲:既是历史的故事,也是当下的寓言】昆曲《桃花扇》
昆曲还是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其艺术价值在于建立了民族舞台艺术审美新标尺 , 开创了民族舞台艺术发展新阶段 , 昆曲文学、昆曲表演、昆曲唱腔音乐等臻于完善 。
文章图片
昆曲大师版《牡丹亭》
本套丛书的出版方是江苏人民出版社 , 自然不会不考虑昆曲 。 昆曲虽然最终走向全国 , 但它与昆山、苏州有着难解难分的因缘 。 可以说 , 是江南文化孕育了昆曲并使之成熟 。 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发掘和深入的视角 , 但写出新意的难度也比较大 , 需要有较多的时间准备和思考 , 希望这套丛书的第二辑能够不辜负大家期望 。
「梅派的“没” , 是吸收后的融会贯通」
上书房:现在的年轻人对京剧和梅兰芳可能较有兴趣 。 作为梅兰芳纪念馆的馆长 , 您会如何推广介绍梅兰芳和京剧梅派艺术?
刘祯: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发展达到巅峰、京剧表演艺术走向炉火纯青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 其表演之美在于思想内容的扬善进步、人物塑造与人物关系的鲜明、合理以及表演的雅致中和 。
梅兰芳集50年之力打造的梅派 , 是“美派”;美是梅派艺术最高的境界和追求 , 梅兰芳也就成了“美的创造者” 。
文章图片
梅兰芳《穆桂英挂帅》
有人说梅派是“没派” , 这个“没”不是没有 , 而是吸收后的融会贯通 。 它不是炫技 , 也不拘囿于一式一招、一字一腔 , 而注重表演艺术整体的有机统一 。 这是了解和学习梅派艺术的难处 , 并非一日功、一般功 。
上书房:走近梅派艺术世界 , 有什么合适的“入门级教材”?
刘祯:梅兰芳留下了大量声音和表演的形象文献 , 是梅派艺术最正宗的依据 。 同时 , 梅兰芳对梅派艺术的追求 , 在其口述文献《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有着非常真切和细致的叙述 , 值得一读 。
举例来说 , 演员扮演一个角色 , 必然要理解乃至喜欢这个角色 , 要为这个角色的性格、感情及其遭遇所感动 , 然后才能经由表演再去感染观众 。 如若不然 , 他的演技就不可能是现实主义的 , 也必然会流于形式主义 。
梅兰芳是用真情实感来演戏的 , 他塑造的一些经典形象大多来源于旧戏 , 但经由反复研究、不断修改 , 去掉了某些糟粕 , 而把其中的精华更显著地表达出来 。 最终的效果是 , 虽然运用了高度的技巧 , 却仍然是平易近人的 , 能够给人以美感 。
文章图片
梅兰芳《贵妃醉酒》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 , 梅兰芳恰如其分地按照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而加以艺术化表现 , 一点不做作 , 一点不勉强 , 使性格上、思想上、感情上、体态上那些零星的、不成系统的美经过了艺术的集中、突出而鲜明起来 , 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美的形象 。
上书房:在梅兰芳等人的努力下 , 京剧表演艺术达到了怎样的高峰?
刘祯: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 。 它可溯源于徽班进京 , 并对各剧种兼收并蓄 , 又与紫禁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这使得京剧一俟形成即产生广泛影响 , 迅速传播到各地 , 逐渐有了“国剧”“国粹”之称 。
梅兰芳之前的京剧是以生行为主的表演艺术 , 前有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 继有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 。 梅兰芳所学为正工青衣 , 却不为其所拘 , 而是把花旦及刀马旦的技巧兼收并蓄 , 塑造出了一批性格各异、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 , 如赵艳容、西施、虞姬、杨玉环、白娘子、萧桂英、韩玉娘、穆桂英等 。 这一艺术实践和革新探索 , 为旦行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 使旦行后来居上成为京剧的主角 。
文章图片
国家京剧院《杨门女将》
“四大名旦”的出现 , 进一步巩固和确立了旦行在京剧舞台的地位 。 特别是 , 梅兰芳的纯、程砚秋的正、尚小云的刚、荀慧生的柔助力旦行发展得更为全面 , 也臻于炉火纯青 , 影响空前提高 。 由此 , 京剧表演艺术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
上书房:舞台成就之外 , 梅兰芳缘何对绘画亦颇有钻研?
刘祯:2017年 , 梅兰芳纪念馆曾举办“另一个梅兰芳”绘画专题展览 , 展出了馆藏多幅梅兰芳绘画真迹 , 就是希望人们在“京剧大师”之外 , 还了解作为“绘画大家”的梅兰芳 。
文章图片
梅兰芳绘《春消息》
梅兰芳的绘画生涯可追溯至1915年 , 王梦白、陈半丁、陈师曾、姚茫父、齐白石等都是他的绘画老师 。 自古书画同理 , 其实书画与戏曲亦同理 。 梅兰芳认为 , 绘画作品的色彩调和、布局完密与戏曲艺术有声息相通的地方 , “中国戏曲在服装、道具、化装、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 。
梅兰芳绘《藤萝群鸡》
在梅兰芳看来 , 从事戏曲工作的人钻研绘画 , 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 从绘画中去吸取养料 , 运用到戏曲舞台艺术中去 。 绘画之于他 , 不只是一门技艺 , 更是洞烛、认识戏曲的重要参照 , 也使得他的艺术思想、艺术观念在多种艺术形式中能够自由徜徉 , 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
文章图片
1943年 , 梅兰芳在沪寓所作画 。
「在“旧与新”之间演绎步步探路、记录多元并存」
上书房:这套丛书的打头作是《沪剧与海派文化》 。 近代上海既是“码头” , 也有“源头” , 沪剧无疑是本土原创的代表 , 但对它的研究似乎并不多?
刘祯:确实 , 近年来关于海派文化的研究、论述 , 更多关注西方文明和外来文化的翻卷喧腾、此起彼伏 , 却不同程度忽视了海派文化与上海自身地方文化传统的亲缘联系 。 事实上 , 正是二者的相互交流撞击和吸收融合 , 才产生了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海派文化 。
沪剧原本是在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传唱的山歌 , 后又发展成为上海本地的滩簧 , 1914年改称申曲 , 1941年更名为沪剧 。 近代以来 , 面对新的都市观众 , 沪剧不得不主动求变 。 《沪剧与海派文化》就是讲述这样一段开拓创新的历史故事 , 进而梳理沪剧200多年来与时俱进的生命旋律 。
当上海还是一个江南小镇时 , 早期沪剧在周边乡镇孕育形成 , 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源头;近代以来 , 艺人们逐渐进入城区 , 从街头卖艺、茶楼坐唱到各种游乐场和剧场 , 草根乡音经历了从乡村走向城市、从传统面向现代的蜕变 , 继而率先完整地撑起了“时装戏”的台面 。
就文化源头而言 , 沪剧是上海这块土地上孕育的乡音 , 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文化浪潮 , 是海派文化敞开胸怀拥抱新事物、接受新思想、创造新艺术的具体体现 。
文章图片
沪剧《邓世昌》
上书房:沪剧“入城”之于中国戏曲推陈出新而言 , 是否可视为第二次“徽班进京”?
刘祯:中国戏曲用唱、念、做、打演故事的程式以及一桌二椅的虚拟空间 , 是在传统中形成的艺术语汇 。 伴随近代化的步伐 , 传统戏曲不得不直面“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乡村与都市”的选择与挑战 。 沪剧把这种“犹豫之间的步步探路、徘徊之间的多元并存” , 作了跟踪性审美记录和演绎 。
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前后 , 当其他地方剧种依然穿着古装、以旧的声腔上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时 , 身处大上海的沪剧艺人开始穿上西装、换上旗袍 , 主动学习西方的布景、化妆、灯光等舞台技术 , 将社会重大新闻、中外电影话剧的剧目编排成文明新戏 , 敢于激浊扬清、针砭时弊 。
这在今天看上去是一件平常的事 , 在当时却非同小可 。 正如《沪剧与海派文化》序言所指出的 , 中国戏曲艺术在整体上并没有做好表演现代生活的准备 。 一切戏曲声腔与它们的基本内容早已建立紧密对应关系 , 要打破这种关系就必须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革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有一个剧种走出来了 , 就是20世纪前期中国民间艺术史上一件真正的大事 。
文章图片
2019年10月23日 , 原创沪剧《一号机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 蒋迪雯摄
上书房:近代上海容得下各种刺激和奇幻 , 但沪剧为何走的是朴实、平和、素雅之路?
刘祯:确实 , 沪剧相对来说不刻意追求大抒情、大造型 , 而更为贴近市民生活与人生百态;若需与周围世界交流 , 也大体以清晰、舒缓的叙述为主 , 情感传达偏向平实 , 而不会“呼天抢地” 。 这种写实性对沪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体现了海派城市美学的内在气质 。
翻检当时的《申报》可以发现 , 近代以来的上海舞台是包容的、多元的 , 也是新奇的 。 各种奇幻惊险刺激的电影、话剧、魔术、杂技 , 都在上海上演 。 上海也是各种艺术的试金石 , 只有在上海演红了 , 才算真正的成功 。 由此 , 很多剧种为了争得一席之地 , 不断尝试以夸张的动作、刺激的内容来吸引眼球 。
但是 , 沪剧并没有走上这样一条道路 , 而是始终坚持现代性、戏曲化、本土化的艺术原则 。 它不靠虚拟夸张的程式动作出奇制胜 , 也不用喧嚣的伴奏锣鼓造势 , 而是凭借音乐化的唱腔、韵律化的念白、舞蹈化的动作 , 来表现上海的都市生活、细腻刻画人物性格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传承沪剧就是传承上海的语言特征 , 传承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风格 , 传承海派文化的不同岁月时空的历史记忆 。
文章图片
《沪剧与海派文化》作者褚伯承和沪剧前辈艺术家邵滨孙合照 。
「唱念做打浑然一体 , 才能够“以歌舞而演故事”」
上书房:还有观点提出 , 全国300多个剧种不过是用不同方言演唱的京剧、昆曲罢了 。 如果不是演出夹杂方言或横幅显著标明归属剧种的话 , 观众往往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 。
刘祯:剧种繁多可谓中国戏曲的一大特点 , 也是戏曲兴盛的重要标志 。 2018年的统计显示 , 全国共有戏曲剧种348个 。 其中 , 京剧与昆曲的影响最大 , 不仅流播广、时间长 , 而且深刻影响了流播地戏曲剧种的发展及风格特色 。 这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大特征 , 充分显示了剧种与剧种之间的交流互鉴 。
但应当看到 , “全国300多个剧种不过是用不同方言演唱的京剧、昆曲”一说 , 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戏曲发展面临的问题 , 即剧种的地方特色确实有所消减、退化 , 同质化现象愈趋严重 。
戏曲是艺术 , 更是一种文化 , 是地方文化哺育和滋养了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 地方文化对剧种的形成以及剧种风格特色的确立 , 具有深层的精神性指标价值 。 本套丛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 , 希望重建人们对这一属性的理解 , 呼唤戏曲特性、剧种特性的再回归、再认识 。
文章图片
粤剧《六国大封相》
当然 , 一个剧种与地方文化的关系也不是单一的、排他的 , 而是复合多元的 。 我们要客观反映地方文化与剧种的关系 , 而非选择性拔高或贬抑 , 最终促进剧种与属地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共生、共融 。
上书房:就戏曲的传承发展而言 , 精致化、剧场化是不是与大众化相悖?
刘祯:戏曲是一种舞台艺术 , 也是一种大众艺术 。 行业人士曾对戏曲与话剧的区别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话剧好比把米做成饭 , 戏曲则是把米酿成酒 。 戏曲的真正魅力在于它是芬芳的酒 , 无论唱段还是剧情抑或人物 , 它的韵味是美的 , 也是耐咀嚼的 。 即便离开剧场 , 也可使人甘泽回味 , 余香缭绕 。
文章图片
评剧《我那呼兰河》
在戏曲“百花园”中 , 有的剧种形成较晚 , 如黄梅戏、越剧等 , 有的历史较长 , 如昆曲、汉剧等 。 但不管哪个剧种 , 都有自己的经典唱段 。 它们经过多少年无数艺人的磨砺 , 最后的传唱一定是艺术的积淀 , 增不得一字 , 减不得一腔 , 是一种恰到好处 。
梅兰芳的剧目之所以能够流传不衰 , 就在于无论是整理、改编抑或新创 , 其对剧目的打造和追求是全方位的 。 从《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嫦娥奔月》到《黛玉葬花》《游园惊梦》《断桥》 , 从剧情、人物、唱腔到服饰、化妆 , 都经过精心加工、打磨 , 做到唱念做打浑然一体 , 最终才能够“以歌舞而演故事” 。
文章图片
梅兰芳《天女散花》
总之 , 中国戏曲是一个大宝库 , 却也良莠有别 , 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先将其传承下来 , 再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进而实现经典化、大众化 。 就戏曲研究来说 , 不能只限于文学和历史、文本和文献 , 而忘了戏曲的复合性、群众性和多样性 。
文章图片
刘祯(右一)与白面具传承人、西藏艺术研究所所长丹增合照 。
刘祯
国家文旅部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研究员
《梅兰芳学刊》主编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推荐阅读
- 猴面包树|这种树“能吃能喝还能住”,养活无数非洲人,引进中国后画风变了
- 云南|云南昭通市威信县发生3.3级地震
- 钱学森|钱学森侄子,拿下诺奖后为何说:我不是中国人,我在美国长大
- 冰岛|数万次地震之后 冰岛一火山爆发
- 昆虫|近亿年前的虫珀里藏只“小怪兽”!中国科学家发现昆虫新物种
- 杨振宁|杨振宁今年99岁,曾坦言:我放弃中国国籍后,父亲不原谅我
- 中国镇|你知道中国的“心脏”在哪吗?经国家地理测量,位于一个村庄上
- 中国疾控中心|何时能建立免疫屏障,中国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回应
- 印度_社会|天灾还是人祸?印度多年前与美国联手“监视”中国,现在自食恶果
- gitlab|GitLab成立中国合资公司极狐,强调“独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