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来源和误区

【引子】根据201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全年GDP为990865亿元 , 比上年增长6.1% , 总人口140005万人 , 人均GDP为70774元 , 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 。 按当前汇率 , 1人民币=0.1496美元 , 人均GDP为10588美元 ,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98美元 。 按照世行2020年的标准 , 人均GDP超过12535美元的国家就是高收入国家 。 如果中国经济能保持年6.1%的增长速度 , 三年后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12646美元 , 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 二次大战之后 , 从一个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国家或地区 , 大概只有韩国和台湾 , 中国将成为第三个 , 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 。 彼时 , 全世界人均GDP排在中国内地之前的人口比重 , 大约有15%左右;排在中国内地之后的人口比重 , 大约有67%左右 。 【溯源】GDP就是一个关于国家或者国民的收入概念 。 在古代 , 自然经济 , 自给自足为主 , 国家只考虑赋税 , 以田地税、人头税为基本税 , 国家并不会考虑国民收入;况且农业经济 , 总产量受土地面积和人口限制 , 统计国民收入也没有多大意义 。 到了17世纪的近代 , 英国的手工业工场发达 , 对经济的贡献度很大 , 英国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 。 手工业工场主家庭出身的威廉.配第 , 开始思考国民收入问题 , 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 。 他有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 , 土地是财富之母 。 此后 , 劳动价值论成为了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 。 劳动价值论的最大争议和困惑 , 就是无法很好的解释价值和价格的脱节现象 , 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就直接放弃了劳动价值论 。 至今为止 , 资本是按照什么逻辑 , 成为我们商品的价值一部分 , 依然争论不休 。 GDP这个概念 , 诞生于美国 。 上世纪30年代 , 美国人遇到了世界经济危机 , 政府就想知道老百姓手里到底有多少钱 , 后来美国要考虑战争 , 又想知道政府到底能有多少钱打仗 。 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 , 1933年库兹涅茨便着手搜集国民经济核算信息 , 这就是GDP的前身 。 由于存在观点分歧 , 这个课题后来就跑到凯恩斯手里了 。 那个时候凯恩斯正在研究宏观经济 , 他认为经济危机的本质 , 就是有效需求不足 , 所以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要分成两个部分 , 投资和消费 。 你消费不足 , 经济就不增长 , 所以国家要替你消费 。 到了1940年 , 在凯恩斯的带领下 , 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方法建立了起来 。 GDP=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 , 后来人们又把净出口考虑了进去 , 就是今天广为人知的:GDP = C + I + G +(X-M) 。 政府购买其实就是政府消费 , 所以这个GDP就分为三个部分:投资、消费、出口 。 我们今天常说 , 经济增长要靠三驾马车 , 就是指这个三驾马车 。 1944年 , 布雷顿森林会议后,GDP开始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 我们国家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 主要统计的收入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 , 直到1985年才开始统计GDP 。 GNP是GDP的旧称 , 前者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 , 后者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 。 GNP是在GDP的统计基础上 , 扣除外国在本国的投资和劳务收入 , 加上本国从国外获得的投资和劳务收入 。 两者的差异其实很小 , 我们国家目前的GDP大约相当于GNP的99.6% 。 早期 , 国际上通行的是GNP , 随着经济全球化 , 按“国民”原则统计国民收入越来越不准确 。 1993年 , 联合国统计司正式决定用GDP作为统一的计算口径 。 虽然GDP叫做国内生产总值 , 但是它在概念上从属于GNP , 只不过是缩小了范围的国民生产总值罢了 。 【算法】按照定义 ,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 上述定义 , 源于凯恩斯对GDP的理解 , 包含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三个环节 。 它是采用支出法计算的GDP 。 要想知道这三个环节具体支出了多少 , 我们必须要知道最终购买了多少 。 为了防止重复计算 , 中间产品不能计入 , 所以这种支出法统计的都是最终产品 , 也称最终产品法 。 凯恩斯的这个算法 , 现实中不怎么好用 。 我们很难区分一件商品到底是属于中间品 , 还是属于最终品 。 比如说粮食 , 既可能是最终的消费品 , 直接食用 , 也可能是中间的产品 , 用于深加工 。 再比如说设备 , 既可以算成最终的资本品 , 用于销售;也可以算成中间的资本品 , 自行制造 , 内部使用 。 这样势必造成使用的混乱和重复计算 。 现实中 , 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采用收入法计算GDP 。 收入法包括两小类:一种就是生产法 , 按照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单位 , 分部门进行统计 , GDP=工资+税收+折旧+利润;还有一种收入法 , 分要素进行统计 , 也称要素成本法 , 比前者多了点变化 , 本质上都属于收入法 。 最常使用的 , 就是生产法 , 统计出来的就是增加值 。 由于增加值不包含它的中间产品转移过来的价值 , 所以没有重复计算 。 这种计算方式 , 没有采用支出法 , 不必再计算最终产品 , 所以再使用GNP的原始定义 , 把它称为国民生产总值就不合适了 , 于是联合国统计司于1993年 , 把国民生产总值(GNP)改称为国民总收入(GNI) 。 按照这个逻辑 , 所谓的国内生产总值 , 严格的说 , 应该叫做国内总收入 。 不管是采用支出法 , 还是收入法 , 理论上的统计结果应该一致 。 这个结果反映了凯恩斯主义对于价值的理解 。 这个理解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传统的经济学对于价值的理解并不相同 。 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 , 全部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 , 也就是所谓的第一部类的生产和第二部类的生产 。 生产资料的价值需要转移到消费资料的身上 , 社会总价值中不能包含生产资料的价值 , 例如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价值不能算入社会总价值 , 不能进行重复计算 。 反观凯恩斯 , 不仅是要将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价值算入GDP , 甚至于政府的公共开支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也要算入GDP 。 【新解】 GDP的本质是反映国民收入的 , 而衡量国民收入的标准就是最终消费产品的数量 , 只有到手的最终消费品才能代表国民的实际收入 。 看似和固定资产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实际上我们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价值去推导最终消费品的价值 。 假设全社会用于生产消费品的总固定资产价值为x , 或者说 , 我们要形成这样的固定资产规模需要的投资为x;假设收回投资的年限为n , 这个n值就是静态投资回收期 , 视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 我们国家一般是六年 , 也可以根据n值推导资本利润率;再假设每年生产的消费品总价值为y 。 我们把y分成n份 , 每年用一份进行投资补偿 , 这样n年后 , 我们正好完成对所有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 , 一共有n×(y/n)=y的消费品用于补偿 , 补偿的价值就是用于消费品生产的总固定资产的价值 。 也就是说真正的国民总收入 , 其实就是用于消费品生产的总固定资产的价值 。 我们可以把固定资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生产固定资产的固定资产 , 从属于重工业;第二类是可以生产消费产品的固定资产 , 从属于轻工业;第三类是基础建设类的固定资产 , 从属于公共开支 。 三类之中 , 只有第二类固定资产的存量 , 才可以决定国民收入 。 其它两类的固定资产的存量越多 , 意味着固定资产总产出量中 , 我们分配给轻工业的越少 , 所以国民收入越低;但是反过来讲 , 第一类的固定资产的存量越大 , 意味着固定资产的产出能力越大 , 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第三类的固定资产的存量越大 , 则意味着这个社会的基础设施越健全 , 社会效益越高 。 对于最后一种情况 , 理论上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式做一个边际分析 , 当一方的国民收入的减少等于另一方的社会效益提升的时候 , 就是利益的均衡点 。 补充说明一下 , 固定资产(消费)等于国民总收入 , 只是适用于被固定资产主导的产业 , 现实中绝大部分的第三产业 , 固定资产主要是房产 , 房产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消费品 , 它的收入不被固定资产主导 , 所以并不一定符合这个规律 。 不过 , 第三产业是服务业 , 它不能脱离工业而独立发展 , 所以大体上说 , 决定国民收入高低的依然是固定资产的存量 。 【误区】提高国民收入要靠固定资产的不断积累 , 狭义上这个固定资产属于物质生产 , 广义上我们可以把知识产权等需要劳动投入形成的成果都看成固定资产 。 这个固定资产是个存量的概念 , 而凯恩斯在GDP中所定义的固定资产是个流量概念 。 处于流量概念中的固定资产 , 并没有投入到消费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 , 对国民收入没有任何实际影响 。 凯恩斯把投资、消费、政府开支统统算入GDP的做法 , 相当于把不同形式、不同时空、不同作用的固定资产混为一谈 , 夸大了国民收入的总量 。 它造成了一个后果 , 就是我们真实的国民收入和凯恩斯教给我们的这个国民收入 , 永远对不上茬口 。 本来 , 国民收入就是不同分工的全体国民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分配 , 这种分配最主要的体现方式工资收入 , 和利润、税收、折旧没有关系 , 而任何我们看到的利润、税收、折旧 , 都不过是另外一部分人的工资收入而已 。 由于凯恩斯定义的GDP , 就是国民收入的重复计算 , 所以我们现在的收入法 , 必须在工资之外 , 重复计算利润、税收、折旧 。 凯恩斯的目的 , 无非是告诉我们 , 这个世界的国民收入 , 不仅仅包含属于全体国民最终消费品 , 还包含仅仅属于资本家的固定资产 , 甚至于包含仅仅属于政府的公共资产 。 这种算法 , 混淆了中间品和最终品的界限 , 让原本就在价值论上迷迷糊糊的经济学 , 和真相越来越远 , 客观上起到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作用 。 【比较】需要澄清的是 ,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和GDP中的价值 , 基本出发点是不一致的 。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观点 , 就是认为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由于需要预提折旧 , 理论上固定资产是永远不死的 。 永远不死的固定资产 , 它的价值就会永远躺在那里 , 不会转移到消费品中去 , 真正能转移的部分是折旧 。 GDP中的价值观点 , 其实就是对固定资产的另外一种处理态度 , 它要求所有投资都可以在一个限定时间内收回 , 这样固定资产的价值就可以转移到最终的产品中去了 , 转移过去的价值超过固定资产本身的价值 , 也就是说它创造出了新价值 , 而且这种过程永远不会停止 。 GDP中有一种特殊的消费产品 , 它就是房产 , 而房产还有一个特点 , 就是它是固定资产 , 可以产生效益 。 我们国家在统计GDP的时候 , 建筑业的产值是直接算到GDP中去的 , 但是房产所产生的效益就不算入GDP了 。 由于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主要就是房产 , 所以第三产业的GDP只计算工资收入 , 连营业利润都看成是房产的收入 , 不计入GDP了 。 美国的算法 , 就是不管是自住还是出租的房产 , 均需要核定一个虚拟租金计入GDP , 其比重大约占GDP的10%左右 。 即使美国一栋房子都不建 , 这个GDP也会一直存在 。 相较而言 , 美国的GDP算法 , 似乎更贴合GDP的本意 。 【建言】虽然GDP中的价值和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定义不同 , 但是它所想要表达的国民收入的概念 , 接近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 , 国民收入的主体应该是人 , GDP就应该是国民的收入 , 而不是企业的收入 。 由于现实中土地、资源等也是有价值的 , 如果我们不把它计入到总价值中去 , 会导致价值的失真和矛盾;如果我们把它计入到总价值中去 , 总工资收入就不会等于GDP , 此时需要国家进行二次分配 , 从而保证国民的实际收入等于GDP 。 理解GDP的价值概念 , 就要理解固定资产进入价值的方式 , 这是市场经济自发形成的 , 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 。 我们真正要反对的 , 是凯恩斯混淆了价值的界限 , 把投资和政府支出引入GDP , 给GDP带来了水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