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菌博士|改变皮肤微生态:益生菌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三 )


此外 , 一些关于肠道共生菌的局部使用报道也收获可喜结果 。 接种约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至AD皮损部位(一天2次 , 3周)时 , 金黄色葡萄球菌载量降低 , 直接导致SCORAD值降低?? 。 另一篇研究报道 , 在AD患者皮损处局部涂抹2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乳霜 , 患者皮肤红斑 , 鳞屑以及瘙痒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1 。 将含有革兰阴性菌线状透明颤菌(Vitreoscilla filiformis , 在温泉水中被发现)裂解物的乳霜涂抹于AD患处时 , 也能够使AD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2 。 虽然益生菌疗法在AD治疗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 但很多研究都呈现出了阳性的结果 。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
寻常痤疮与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 , 由Propionibacterium acnes更名而来)直接相关 。 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能够通过肠-皮轴影响痤疮的发病2 , 因此口服益生菌对于治疗痤疮具有潜在疗效 。 研究表明 ,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bulgaricus)以及双歧杆菌在治疗痤疮方面的效果与使用二甲胺四环素相当 , 且副作用更小 , 口服益生菌12周后 , 痤疮患者皮损减少67%?3 。 二甲胺四环素与益生菌联合使用时 , 治疗效果更佳?3 。 另一项研究表明 , 痤疮患者在连续服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2周后 , 患者的炎性皮损减少30% , 其皮脂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50%或更多?? 。 近期研究发现 , 与口服安慰剂的对照组(胰岛素信号基因能够正常表达)相比 , 患者连续12周口服鼠李糖乳酸杆菌SP1后 , 其背部痤疮得到了明显改善?? 。
近期研究发现 , 痤疮丙酸杆菌的某些特定亚型(IA-2 , IB-1 , I-C)与痤疮更相关 , 而其他亚型(II-核酸型6 , III)多出现在健康皮肤上????? 。 因此 , 这些与痤疮相关的亚型很可能是导致痤疮发生的因素 。 一项体外实验结果显示 , 与痤疮相关的痤疮丙酸杆菌亚型能诱导T辅助细胞(Th)1和Th17的高响应;但与健康皮肤相关的亚型导致(Th)1和Th17低响应 , 白介素(IL)-10抗炎症高响应?1 。 以上结果说明 , 与健康皮肤相关的痤疮丙酸杆菌亚型可能用于局部益生菌防治痤疮中 , 用于替代痤疮相关的细菌亚型以及其他潜在的机会致病细菌亚型?? ?1 ?2 。 以上靶向策略就是利用同种的细菌占据同一生态位 , 因此比选择其他皮肤或肠道共生菌更加高效 , 能够快速和持久的改善皮肤微生态 。
然而 , 使用肠道和其他非皮肤益生菌治疗痤疮的相关研究还很有限 。 痤疮患者在连续使用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SL-5中提取的促肠菌素冻干粉8周后 , 其炎性皮损与对照组相比 , 下降了60%?3 。 一项针对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 eutropha)的新型IIb/III的研究报道显示 , 与对照组相比 , 实验组在评估痤疮严重程度的研究者总体评分(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中下降2点 , 且呈现出炎性皮损数量减少的趋势(一天2次 , 连续使用12周)?? 。 但这些菌并不是皮肤上自然定植 , 因此当终止治疗时 , 就不太可能像皮肤微生物一样 , 为患者提供持续保护 。 相比而言 , 一周2次局部涂抹含有表皮葡萄球菌的凝胶 , 改变了宿主的皮肤微生物菌群 , 且表皮葡萄球菌能够很好地定植于皮肤上?? 。 因此在痤疮治疗中 , 选择像表皮葡萄球菌这样的皮肤共生菌比亚硝化单胞菌更合适 , 尤其是体外试验显示表皮葡萄球菌能够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 。
局部外用益生菌也包含痤疮丙酸杆菌噬菌体(能够裂解宿主细菌的病毒) 。 两项研究显示 , 一些痤疮丙酸杆菌噬菌体只裂解与痤疮相关和不相关(但可能是潜在的致病型)的痤疮丙酸杆菌亚型 , 而对健康皮肤相关的亚型无效????? 。 将噬菌体和健康皮肤相关的痤疮杆菌联合使用 , 在高效特异替换其他痤疮丙酸杆菌方面有巨大潜力(图2)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