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来源:地球知识局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最近北方的气温明显凉下来了 , 秋意逐渐浓厚 。 但俊男美女们还是不愿意换上厚厚的秋装 , 通过食物来补充热量是年轻人们乐意抵御寒凉的方式 。一年四季都能恰 , 冬季尤甚(图片:大绿)▼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如果给天冷的时候人们最想要吃的美食排个座次 , 那火锅肯定排第一位 。 不同于西南的麻辣鲜香特色火锅 , 北方(尤其是东北、内蒙和京津冀鲁地区)提到火锅第一个想到的大抵都是铜锅涮羊肉 。寒冷冬天的暖身美食(图片:onlyyo / 图虫创意)▼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如今涮羊肉已经成为北京美食的代表之一 , 但是关于它的来源一直众说纷纭 。冬日暖炉从字面意义上来讲 , 涮的意思是把东西放到水里摆动 , 也是吃火锅最简单使用的方法 。 吃的时候将汤料煮沸 , 用筷子将食材在汤里涮几秒中后捞出即可食用 。 涮熟后蘸酱料食用 , 具有备料方便、器具简单、熟得快等优势 。 川渝火锅中常见的毛肚、鹅肠大多都是这种吃法 。七上八下15秒 , 鲜脆美味(图片:工商小勇敢 /图虫创意)▼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涮羊肉中 , 羊肉是先切片成薄薄的羊肉卷 , 这样有助于受热 , 让羊肉可以迅速变熟 。和西南火锅不同 , 涮羊肉不讲究锅底 。 传统涮羊肉都是清水锅 , 水里放上少许葱段、姜片、枸杞、桂圆等 , 这些材料的作用是为了在煮沸的时候能将羊肉本身的香气引出来 , 而非给铜锅里下的食材附加一些其他的味道 。简单的底汤 , 羊肉的鲜味才不会被抢了风头(图片:养乐多)▼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因此涮羊肉对羊的品质有特别的要求 , 北京涮肉的羊肉必须是口外的羊 。 口外指的就是张家口以西、以北的地区 。位于冀北的张家口长期处于中国农耕区与游牧区之间 , 不同于关内圈养的羊 , 来自口外草原上散养的绵羊更多的使用多汁牧草而非干草料 , 游牧生活也让羊的运动更加充分 , 给口外羊带来了独特的口感 , 经清水煮过之后香味更加浓郁 。手切鲜羊肉讲究个干盘挂肉 , 立盘不倒(图片:养乐多)▼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除了羊肉 , 传统涮羊肉也讲究白菜、豆腐、粉丝等几类羊肉以外的食材 。 现在由于交通便利 , 商业交流频繁 , 北方的涮羊肉也普遍会加一些牛肉卷、菌菇拼盘、生菜、茼蒿和鱼丸等各地传来的食材 。这三种菜品一般是随锅赠送的都属于清淡口 , 不会喧宾夺主(图片:养乐多)▼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除了食材本身的品质之外 , 酱料也是决定一顿涮羊肉味道的重要指标 。 北方涮羊肉的酱料一般是由芝麻酱、韭花酱和腐乳组成 , 在吃之前将三者调匀 , 按个人口味放入少许盐、糖、耗油等佐料 。其中韭花酱可谓是点睛之笔 , 韭花酱来源于野韭菜花 , 制作方法是将野韭菜花碾碎 , 破坏细胞壁 , 让其中的含硫化合物尽情释放出来 , 带来辛辣的口感 。送你一个微笑(图片:养乐多)▼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韭花酱刺鼻的气味与羊肉中微微的膻气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味道 , 让人口齿生津 , 浑身暖洋洋的 。 将二者搅拌在一起 , 能最大程度地提升羊肉鲜嫩的口感 , 在人的唇齿之间产绽放出鲜美 。韭菜花酱微辛辣 , 刚好可以压制一下羊肉的膻味(图片:陈锋尘 / 图虫创意)▼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同时因为过去人民生活水准普遍不高 , 能经常吃得起肉的人少之又少 , 有些时候老百姓就会拿涮羊肉的铜锅涮一些其它食材 , 所以北方很多地方也把涮羊肉叫做涮锅子 。有什么涮什么(图片:黑瞳Rayleigh/ 图虫创意)▼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涮羊肉中使用羊肚或牛百叶的吃法 , 价格低廉且味道独特 , 由此演化出了另一种吃法 , 就是北京小吃涮肚子 , 它还有一个知名度更广的名字——爆肚 。军事促进科技涮肉的技法很简单 , 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厨具科技就可以实现 , 所以涮肉的历史也十分悠久 。 它脱胎于古代水煮肉食的烹饪方法 , 很可能与人类冶金技术的出现同步 。早在3000多年前 ,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鼎就用于水煮食物;而鬲(lì)则是更古早的煮食炊器 , 它腹部中空 , 下有三足可供加热 , 现在出土最早的陶鬲来自新石器时代晚期 。经典的鬲造型现代的炊具造型也是由此发展演变而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