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兄弟|年轻人喜欢看的主旋律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对话《吉他兄弟》主创( 二 )


比如 , 两兄弟初见时的雨中对垒 。 母亲“消失”多年 , 兄弟两人被奶奶抚养成人 。 哥哥方清明已经考上了大学 , 弟弟方清华尚在高三 。 为了给哥哥省下学费 , 弟弟放弃考大学 , 前往广州打工 。 却不料 , 哥哥这两年并未入学 , 一直在为弟弟积攒学费 。
吉他兄弟|年轻人喜欢看的主旋律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对话《吉他兄弟》主创
本文插图

再如 , 方清华在夜市弹唱卖吉他 。 这个毛手毛脚的年轻创业者 , 本以为恒昇三百把吉他的订单已然手拿把攥 , 没成想却遭逢了滑铁卢 。 不得已 , 只能在夜市零售 。 想在2004年的广州 , 散卖几百块一把的吉他 , 总有些痴心妄想 。 可谁能想到 , 他有会弹唱的哥们呢 。
前一刻 , 还喜上眉梢;下一秒 , 就跌入低谷 。 一波三折的故事 , 搭建起《吉他兄弟》的叙事结构 。 事实上 , 情节激烈一点正是范冰心和导演及编剧团队最初为《吉他兄弟》定下的基调 。 至于原因为何?那就是年轻化 。 说到底 , 主创团队想做一部年轻人愿看、想看的主旋律作品 。

“想拍出年轻人喜欢的主旋律 , 你就得契合他们的思维逻辑方式 。 以他们的视角来看问题 , 以他们的语言来讲故事 , 以他们的节奏来体验生活 , 以他们的审美来观察世界 。 我们整个戏的审美角度和艺术处理的节奏画面 , 都和当代人走得比较近 。 ”李舒表示 。
吉他兄弟|年轻人喜欢看的主旋律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对话《吉他兄弟》主创
本文插图

除了情节更偏向青年观众 , 这部剧的演员选择也比较年轻化 。
范冰心认为 , 既然讲的是兄弟两人的故事 , 两位演员除了要长得像 , 还得有CP感 。 应昊茗、高梓淇的兄弟感就给足了 。 “他们俩塑造的角色都非常到位 , 十几岁的青涩天真 , 成长后的沉稳从容 , 打工时的处处碰壁 , 创业时的磕磕绊绊都呈现得非常好 。 ”
“方清华与方清明原型就是将广州吉他制作业带入正安县的兄弟俩 , 也正是因为他们才带动了很多人回乡创业 , 打造了吉他产业园 。 方清华身上还融合了一位将互联网与传统手工制作业结合的领军人物 , 方清明则融合了主打高定、满含制造业匠心的人物原型 。 ”
吉他兄弟|年轻人喜欢看的主旋律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对话《吉他兄弟》主创
本文插图

另外 , 《吉他兄弟》中的时尚感也值得提一嘴 。

一般来说 , 主旋律剧大多喜欢“做旧” 。 可《吉他兄弟》除了前三集因年代特殊而添加的“老式滤镜”外 , 其他篇章都充满了现代都市的时尚感 。 这不难理解 ,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 , 当年广州本来就是时尚弄潮儿 。 更何况 , 这部剧里还加入了不少海外场景 。
吉他兄弟|年轻人喜欢看的主旋律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对话《吉他兄弟》主创
本文插图

“除了在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这两大维度下功夫之外 , 我们还力求用最真实的质感打动多群体观众 。 一般电视剧是二百个场景左右 , 这部剧共有328个场景 。 ”
吉他兄弟|年轻人喜欢看的主旋律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对话《吉他兄弟》主创
本文插图

对范冰心而言 , 在巴塞罗那拍摄的那段日子颇为艰辛 。 西班牙对影视拍摄限制不少 , 需要繁多的拍摄手续 。 为了拍出“高迪之城”的美感 , 主创团队颇下了一番功夫 。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 , 国外的吉他品牌质量就是比国内好 。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 国内也有很好的手工吉他 , 甚至正安还有我们自己的‘中国制造’ 。 文化突出也是我们想强调的 。 ”
现实比戏剧更激烈 , 文艺作品要有宣讲作用
“打工人 , 打工魂 , 打工人是人上人 。 ”

【吉他兄弟|年轻人喜欢看的主旋律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对话《吉他兄弟》主创】这几天 , “打工人”的梗蹿红了网络 。 这个网友自嘲的玩笑 , 转眼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 。 各大社交平台上 , 不仅有网友发动的“自来水”袭击 , ****、****、*****、南方都市报更是纷纷下场 , 接力“狂欢” 。 而《吉他兄弟》 , 就是一部打工人之剧 。
靠一双脚连走三天三夜赶火车的林美心 , 可以算是初代打工人的代表 。 丈夫早逝 , 婆婆年迈 , 两个孩子嗷嗷待哺 , 只能破釜沉舟选择外出打工 。 等到方清明、方清华兄弟南下 , 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二十多年 , 自家脱贫早不是唯一目的 , 带领家乡发家致富才是最终要义 。
吉他兄弟|年轻人喜欢看的主旋律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对话《吉他兄弟》主创
本文插图

虽然“打工人”梗的出现纯属巧合 , 但对《吉他兄弟》来说 , 撞上这一热题绝非偶然 。 文艺作品不能只负责讨好观众 , 更得起到一种社会引导作用 。 主旋律作品更是如此 。
事实上 , 这部剧从创作之初 , 就关注了颇多社会议题 。 比如外出务工人员 , 比如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 。 “我们在实地采风时 , 看到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过程中 , 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逐渐增多 , 希望剧播出后能够影响更多人回乡创业、建设乡村、守护家庭 。 ”范冰心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