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情感性成长共同体助学生“乘风破浪”
_原题为 情感性成长共同体助学生“乘风破浪”
文章图片
【情感性|情感性成长共同体助学生“乘风破浪”】教师和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两大要素 。 要办好学校 , 一靠教师 , 二靠学生 。 而我们在教育实践中 , 还特别注重了第三个要素:学生成长共同体——包括班集体和伙伴学习小组等 。
从2011年开始 , 我校开展了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成长期小学‘和’文化生成的校本实践研究” , 其中的“和乐”德育探讨的是规则与快乐同行 。 2017年 , 当研究进入深化阶段时 , 我们根据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理论 , 开展了创建情感性成长共同体的活动 。 为了使学生获得正能量的情感体验 , 我们结合学校教育特色 , 把班级岗位育人模式做了进一步提升 。 一个阶段的实践证明: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发自内心的成长自尊心 , 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 而这种进步 , 又卓有成效地助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 。
情感性成长共同体激发积极情绪体验
朱小蔓教授曾到访我工作过的学校 , 与学生亲切交谈 , 并为教师作情感教育理论讲座 , 听课并指导我们开展情感教育的课堂教学研究 。 在数次情感教育研讨中 , 朱小蔓亲自给我们辅导过情感教育理论 。
朱小蔓教授指出 , 在今天的中国基础教育学校 , 班级仍然主要是学校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 , 以班集体建制实施学生德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之一 。 随着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 , 尤其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 , 学生在校生活的组织系统、结构与功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 关心学生日常班级生活质量 , 思考班集体教育的情感维度 , 有助于释放和创新班级组织特有的教育功能 。
检视班级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情感生活环境 , 是班集体建设的第一步:每个孩子在班级里 , 是经常性地比较快乐、满足、惬意进而能够比较合作、信任 , 还是以烦闷、苦恼、焦虑为常态 , 这不同的情感状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 还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认知发展、智力创造与审美鉴赏 。 我校探究的班级岗位育人 , 就是通过建立情感性成长共同体 , 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
我们根据班级活动需要拓展情感教育资源 , 设立了“五花八门”的各种“职务” ,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服务他人的岗位 , 并在过程中既锻炼自身能力 , 又使自己获得成就感、安全感、信任感 。 这种自我悦纳 , 会促使学生产生成长的自尊心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 并经常性地保持快乐、满足、惬意进而比较合作、要求上进 , 等等 。 这样的激发正契合了学校转变“后进生”之需:“待优生”在自选的岗位上不断约束自己、不断取得成功、不断产生成就感、不断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 , 进而不断产生成长的自尊心 , 更加不断积极努力 , 一个良性循环在情感性成长共同体中便告形成 。 当一个个从弱走强的孩子挺直腰板时 , 我们确认这种激发孩子正向情绪的做法非常有效 。 不少教师在分享成果时表示 , 班里原来比较边缘的孩子 , 通过自设的诸如午餐、餐具、浇花等小岗位 , 从开始手忙脚乱到十分胜任工作 , 再到有余力帮助别的同学 , 最后获评班级或校级“最佳” 。
班级岗位育人助学校德育落到实处
学生有了积极的情感态度 , 才会打牢道德成长的基础 , 这就是以情养德 。 那么怎样让更多的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我校将班级岗位育人模式看作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
在以往学校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干部的设置总是把机会相对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 。 在情感性成长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 , 我校每个班级都“长出”了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可以说有点“奇怪”的岗位 ,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 。 而这些岗位存在的目的 , 不是为了引导学生向往当官 , 而在于倡导服务意识 , 用岗位来锻炼培养学生 , 服务他们的成长 。 每个孩子都有“头衔”但又不分大小 , 人人都是主体 , 淡化了等级之分 。 大家在平等的条件下 ,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这其实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 给孩子们最大的自由区自我发挥 , 就是多了一把衡量的尺子 。 情感性班集体唤醒孩子们“做最好的自己”的自我意识 , 提供了更大更多空间 , 让孩子们挑战自己并逐步提升对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 。
尝试多样化的学生班干部设置 , 一方面是要让学生在竞争氛围中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 ,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 只要学生有意愿和热情 , 就能拥有自己的岗位 , 并在岗位上行使“执行权力” 。
班级岗位CEO方案的实施 , 开辟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 一方面增强了所有学生的集体意识、班级责任感等道德品质;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在班级岗位履职过程中逐渐学习不同层面的知识和技能 ,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看似只是为引起孩子们参与兴趣而设立的一个个小岗位 , 实则成为学校实施新德育和新课改的新元素 。
有情感的班级生活促学生深度学习减教师负担
推荐阅读
- 蜀山区|关爱学生健康成长 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减负在行动
- 成长|营造扶持青年教师成长的学校文化
- 卢敏|蒙牛卢敏放:推动全球乳业价值链重构 全面深化全球乳业共同体
- 亚美尼亚|多国欢迎纳卡新停火协议 吁亚阿双方达成长期调解
- 大渡口区|大渡口区阳光家园康复托养中心“爱的守护 ”快乐成长志愿服务活动
- 教育|让梦想成长,让未来可期 千锋教育锋益助学计划进行时
- 高科技|2020广州高科技高成长20强揭晓 互联网企业占比最高
- 长庆|长庆八中系好孩子每一粒纽扣 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 孩子|孩子成长黄金时期,家长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打造健康好身体呢?
- 深圳|御臻堂全智嘉复合固体饮料的真实性?_梵哺成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