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监察委员会|【清风典历】高论文心第一声


甘肃省监察委员会|【清风典历】高论文心第一声
文章图片
【译文】
创作之初 , 要保持虚静的心境 , 精心构思 , 排除杂念 , 广搜博收 。 神飞八方之外 , 心游万韧之高 。 文思到来时 , 初始朦胧 , 继而鲜明 , 纷繁物象逐渐清晰地涌来 。 采撷子史之精华 , 荟萃六艺之辞采 。 神游之状 , 似忽而漂流于天池之上 , 忽而潜入地泉之中 。 若遇深奥之辞 , 便沉着费力 , 似乎像从深渊中拽出大鱼一般;若是出语爽利 , 似乎中箭之鸟从云端陨落一般 。 采集百世遗文 , 博取千载篇章 , 其陈词老调像是已谢的朝华 , 弃之不用 , 新词丽句如同待放的蓓蕾 , 启而用之 。 片刻之间通观古今 , 眨眼之时巡行天下 。
……
至于说到灵感问题 , 和文思通塞之状 , 神鬼难知 , 说来就来 , 说去就去 。 ……灵感突然到来时 , 文思纷纭而有头绪 , 思路像风骤起一般生于胸臆 , 文辞像泉涌出一般脱口而出 。 ……
一旦灵感消失 , 情思阻滞 , 志散神驰 , 如残枝败叶一般了无生气 , 像枯竭的河流一样水干见底 。 ……虽说灵感出于自己 , 但又非仅凭个人就能控制得住 。
【小识】
《文赋》作于陆机去世的前两年(陆机41岁时) , 是陆机的著名赋作 , 也是我国古代第一篇专论文学创作的文论作品 , 在文学批评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 《文赋》之前 , 汉代的《毛诗序》和三国曹丕的《典论?论文》 , 都论及文章的功用、价值和创作问题 , 但其所讨论的“文学”还是“杂文学” , 只有《文赋》是专论诗文创作问题 , 是讨论“纯文学” , 而且对刘勰的巨著《文心雕龙》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 所以 , 《文赋》是陆机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 。
当然 , 陆机的贡献是立足于时代基础之上的 。 如鲁迅所言 , 魏晋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期 , 因为有了文学的自觉 , 有了三曹、“七子”、阮籍、嵇康等人前后相继的创作实绩 , 才空前凸显了文学的品性和价值 , 赢来了文士独特的地位和尊严 , 促进了他们对文学的独立思考 。 因此 , 这样的文学背景 , 是陆机史上首次高论文心、探讨文学创作的时代阶梯 。
陆机出身于东吴望族吴郡陆氏 , 其父陆抗、祖陆逊均为东吴骨干大臣 , 功业彪炳 , 这样的出身也使得陆机有着极高的功名期待 。 他不仅想建立如父祖一般的功业 , 同时也期待着立言著述以垂后世 。 所以 , 他醉心于思考兴亡、得失、成败、出处、家族、功名等问题 , 同时也斤斤计较于文章创作 , 今存陆氏兄弟40余封书信 , 讨论最多的就是修改文章的问题 。 应该说 , 陆机能获得“陆才如海”的赞誉 , 能成为六朝骈文定型的标志性作家 , 与他深刻钻研文章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在《文赋》中 , 陆机想要解决的关键是“意不称物 , 文不逮意”问题 , 即语言想要表现的和实际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对应问题 。 应该说 , 只要是用心创作的作家 , 面对着纷繁万象 , 都会有语言苍白、文不逮意的遗憾 。 陆机深谙此理 , 所以 , 他企图用赋的形式来描述、呈现和解释这个现象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创作《文赋》也是陆机想要实现文学抱负的一次努力 。
首先 , 陆机描述了创作之前的准备阶段 , 在这个阶段 , 作家不仅要心灵虚静而集中 , 而且要广取博收 , 广泛借鉴 , 然后才能自出机杼 。 其次 , 在进入创作状态之后 , 作家的思路不仅要天马行空 , 审视天地万物 , 而且还要冷静凝思 , 遣词造语 , 理顺物理人情 。 再次 , 对于不同的事理、物象、文体等 , 作家都需要考虑不同的风格 。 还有 , 陆机敏锐地捕捉到了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当灵感到来时 , “天机骏利” , 美言如注;而当灵感消失时 , “六情底滞” , 语言干渴 , 如抽丝般艰难 。
《文赋》最具标志性意义的表述 , 是“诗缘情而绮靡” , 即诗歌源于情、该写情 。 这个情 , 不需要“发乎情 , 至乎礼仪” , 只要是鲜活的感情 , 就是诗歌所能表达和应该表达的 。 而且 , 诗歌的语言风格应要“绮靡”(华美) , 这是鲜明地肯定诗歌的审美属性 , 与汉代实用为主的文学价值观相比 , 是革命性进步 。 因而 , “诗缘情而绮靡”向来被认为是关于“文学自觉”最具理论价值的表述 。 (萧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