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座下最能打的大将, 位居徐达、常遇春之前, 因反叛战功被掩

朱元璋|朱元璋座下最能打的大将, 位居徐达、常遇春之前, 因反叛战功被掩
文章图片

说起朱元璋座下得力大将 , 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徐达和常遇春 。
这两位的确是天生名将 , 不但多谋善断 , 而且能征惯战 , 在朱元璋荡平天下、一统江山的过程中 , 百战沙场 , 建下赫赫战功 。
事实上 , 徐、常之外 , 朱元璋手下还有一个更加能打、更加生猛的大将 , 其早期战功更大 , 威名更扬 , 止因反叛被诛 , 致使战功被掩、名字不大为后世所知 。
这个人 , 就是蚌埠人邵荣 。
邵荣原先的威名有多响呢?
举一个例子 。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三月 , 处州(今浙江丽水)苗军降将听闻金华叛乱后 , 也响应发动叛乱 。 张士诚部趁机攻打诸暨 。 镇守诸暨的谢再兴向李文忠求援 。 这时的李文忠刚镇压完金华叛乱 , 无法分身 , 只好派胡德济前往救援 。 谢再兴嫌援兵太少 , 再请李文忠 。 李文忠只好打着邵荣旗号虚张声势 , 到处贴告示说邵荣的大军马上就到 。 谢再兴部由此军心大振 , 而张士诚部一下子就慌了 , 上下将士都收拾行装准备撤走 。 晚上 , 谢再兴 , 胡德济实施劫营 , 得以大胜 。 不久 , 邵荣果然领兵前来征讨 , 张士诚部已撤得干干净净 , 邵荣于是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处州叛乱 。
朱元璋|朱元璋座下最能打的大将, 位居徐达、常遇春之前, 因反叛战功被掩
文章图片

看 , 邵荣的旗号打出 , 张士诚部就军心恐慌 , 不战自乱 , 足见邵荣威名之隆 。
可惜的是 , 《明实录》对邵荣着墨极少 , 也只在邵荣平定处州叛乱时略书了一笔 。
而宋濂在提及处州之役 , 记安南翼总管季汶“勒部驻白岩 , 出其不意攻之 。 已而中书平章政事邵某亦引兵至 , 左右夹击 。 ”竟不提邵荣的名字 , 而称为“邵某” , 足见小心翼翼 。
不过 , 从“邵某”的官职为中书平章政事上看 , 他当时的地位是很高的了 。
“中书平章政事”的全称应该是“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 这个官职 , 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取应天后接受小明王册封的官职 。 由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五月 , 朱元璋被小明王升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 而平章一职则就由邵荣接替 。
也就是说 , 在朱元璋集团中 , 第一号人物是朱元璋 , 第二号人物就是邵荣 。
朱元璋|朱元璋座下最能打的大将, 位居徐达、常遇春之前, 因反叛战功被掩
文章图片

《明史》对邵荣着墨更少 , 但在《明史?常遇春》里却有这么一句:“先是 , 太祖所任将帅最著者 , 平章邵荣、右丞徐达与遇春为三 。 而荣尤宿将善战 , 至是骄蹇有异志 , 与参政赵继祖谋伏兵为变 。 ”
即论资历、战功、地位 , 邵荣在徐达、常遇春二人之上 。
也由此可知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邵荣都是以第一统帅身份领军南征北战的 。
这段时间有多长呢?
可以从至正十六年(1356年)算起 , 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止 。
至正二十年(1360年)的龙湾大战之后 , 朱元璋改制枢密院为大都督府 , 任朱文正为大都督 , 总中外诸军事 , 从此 , 邵荣就再也没有以第一统帅的身份带兵出征 。
关于邵荣的来历 , 《明实录》只说“荣 , 粗勇善战 , 与上同起兵濠梁” , 可知邵荣并不是投奔或投降朱元璋的 , 情形应该与汤和类似 , 一开始是加入郭子兴义军 , 后来在郭系集团消失后才成为朱元璋部下的 。
邵荣在《明实录》中的第一次亮相 , 是红巾军于至正十五年渡江谋求攻克集庆路(应天府):“上率徐达、冯国用、邵荣、汤和、李善长、常遇春、邓愈、耿君用、毛广、廖永安各引舟渡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