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宁可吃草根啃树皮?


草根|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宁可吃草根啃树皮?
文章图片
草根|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宁可吃草根啃树皮?
文章图片
古代的科技比较落后 , 生产力也比较低 , 再加上常年战乱和天灾人祸 , 所以经常会闹饥荒 。 富庶的南方地区还好一些 , 一般只有在水患严重的时候会闹饥荒 。 相对来说 , 人烟稠密的北方地区则经常会发饥荒 , 无论是水灾还是旱灾 , 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人来说 , 都是一场泼天大祸 。
【草根|古代闹饥荒时,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宁可吃草根啃树皮?】
常言道 , 靠山吃山 , 靠水吃水 。 对于生活在山区和海边的人来说 , 饥荒带来的影响相对来说还是要小一些的 , 山里、海里都不缺吃的 。 可是对于生活在平原的古人来说 , 在饥荒年景想要找一些吃的就很难了 , 当大平原上的粮食吃完了 , 就只能靠草根和树皮度日 。 甚至到今天 , 很多平原地区还有食用榆钱和槐花的习俗 , 这些都是帮助古人度过荒年的宝贝 。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 , 古代闹饥荒时 , 为何灾民放着河里的鱼虾不去抓 , 宁可去吃草根啃树皮?其实 , 这样的想法与晋惠帝灾民“何不食肉糜”的那句话很相似 。 在现代人眼中看来 , 鱼虾的营养价值比草根树皮要高 , 但是对于古人来说 , 捕捞鱼虾消耗的体力与鱼获相比 , 可能并不划算 。
有个成语叫“赤地千里” , 这是形容古代饥荒最常用的一个词 。 在古代 , 每当饥荒发生时 , 可能数百上千里之内都找不到一颗粮食 。 对于生活在这个区域的灾民来说 , 河里的那些鱼虾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 与其互相争夺去捕捞河里的鱼虾 , 还不如省点力气去挖点野菜 。 尽可能地保持体力 , 是古人度过荒年最重要的一项 。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 , 古代大部分饥荒都发生在北方和西北地区 , 而北方人大多数都水性不好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年曹操在赤壁之战时 , 就吃过这方面的亏 。 本来就不谙水性 , 而且又饿的没有什么力气 , 在这种状态下去捕捞水里灵活的鱼虾 , 恐怕是很难得到鱼获 。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宁愿啃树皮吃草根 , 也不愿去捕捞鱼虾的原因 。
可能有人还会觉得奇怪 , 既然鱼虾不抓 , 就算抓到了也不够分 , 那古人吃树皮草根 , 为何不吃木头呢?把木头磨成粉 , 岂不是更容易填饱肚子?在古代 , 还真有人试过这种办法 。 但是因为木头中的食物纤维人类根本消化不了 , 所以吃木头的结果和吃观音土一样 , 都会因为无法消化而活活胀死 。
野菜和草根虽然味道不怎么样 , 但是拿来充饥还是可以的 , 而且野菜和草根也比较有营养 , 获取的难度也比较低 , 只要稍微有一些行动能力的人 , 都能够去挖野菜掘草根 。 至于古人为什么吃树皮 , 这是因为树皮中含有少量的淀粉和糖 , 经过处理之后还是可以用来充饥的 。
现代科技发达 , 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 , 人们可以享用各种各样的美食 , 不用在担心闹饥荒 。 这是古人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 现在的人们可以说比古人幸福一万倍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人们更应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