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教师不得“拖堂”!教育部又发文了,这次不为“减负”为“减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 沈蒙和
10月23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公布了全国分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 。 广西等8个省份属低流行水平 , 浙江等11个省份属中流行水平 , 陕西等12省份属高流行水平 。
钱江晚报|教师不得“拖堂”!教育部又发文了,这次不为“减负”为“减肥”
本文插图

为破解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难题 , 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 明确了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 , 保证学生课间休息并适当活动;减少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时间;学校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中小学生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等重点任务 。
《实施方案》显示 , 近年来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 , 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 , 营养不良率逐渐下降 , 但与此同时 , 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 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 , 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 , 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 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儿童青少年期超重肥胖增长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 , 将极大影响我国年轻一代的健康水平 , 且会显著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 , 给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 《实施方案》提出了两个防控目标(一)全国目标 。 以2002-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 , 2020-2030年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 , 为实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零增长奠定基础 。
(二)分地区目标 。 根据各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现状 , 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流行水平地区 。 2020-2030年 , 高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 , 中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 , 低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60% 。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以强化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责任为核心的四项重点任务 。 家庭与学校这两方面要承担哪些重要责任?
强化家庭责任
充分发挥父母及看护人作用

1.帮助儿童养成科学饮食行为 。 强化父母及看护人是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 提高父母及看护人营养健康素养 , 使其能够为孩子合理选择、搭配和烹调食物 , 保证食物多样化 , 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 , 控制油、盐、糖的使用量 , 避免提供不健康食物 , 减少在外就餐 。
培养和引导儿童规律就餐、幼儿自主进食行为 , 教育儿童不挑食、不偏食 , 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和选择零食 ,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分别负责)
2.培养儿童积极身体活动习惯 。
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 , 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
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运动 , 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运动日常化、生活化 。
培养儿童青少年运动兴趣 , 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 引导孩子养成经常锻炼习惯 , 减少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时间 , 保证睡眠时间 。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体育总局分别负责)
3.做好儿童青少年体重及生长发育监测 。

父母和看护人要充分认识超重肥胖的危害 , 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 , 做好记录 , 并能根据相关标准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进行评价 , 必要时及时咨询专业机构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
(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全国妇联分别负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