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一些曾失信企业已整改但未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后续经营受限

谈好的生意 , 莫名其妙“黄”了;参加项目投标 , 没竞标就被“刷”了;向银行贷款 , 被无情拒绝……近年来 , 一些曾经的失信企业虽已进行了整改 , 却没有及时进行信用修复 , 仍戴着失信“帽子” , 企业后续经营行为处处受限 。
采访人员在江苏等地调研发现 , 当前企业信用修复还存在部门间程序不同、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 。 专家建议 , 应尽快解决信用修复条线多、公示系统不统一等障碍 , 提高一体化水平 , 降低企业信用修复制度性交易成本 。
信用修复也有“适应症”
“几天后 , 我们准备参加两个项目投标 , 但‘信用中国’上有企业曾被行政处罚的公示 , 招标方不认可公司资质 。 ”采访中 , 有企业代表向采访人员倒苦水 , 之前罚款交了 , 失信行为也已纠正 , 没想到还有麻烦 。
“企业一旦受到行政处罚 , 相关信息就会同步到‘信用中国’网站上公示 , 影响企业参加招投标、政府采购等资格 。 ”业内人士说 , 交了罚款并不意味着“麻烦”就会自动解除 , 企业需要先主动整改 , 纠正失信行为 , 再申请信用修复 。
为了保障企业失信主体权益 , 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 2019年 ,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中国”网站及地方信用门户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 , 对“信用中国”网站及地方信用门户网站行政处罚信息的修复工作予以规范 , 并规定了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条件 。
首先 , 申请人须已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 主动纠正失信行为 , 消除不良影响 , 完成需要整改事项;其次 , 申请人公开做出信用承诺 , 并提供身份材料;最后 , 行政处罚信息在信用网站上的公示时长已满足最短公示期 。
一般情况下 , 按照失信行为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 可将行政处罚信息划分为涉及一般失信行为和涉及严重失信行为 。 其中 , 涉及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为3个月到1年 , 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为6个月到3年 。
最短公示期满后 , 失信主体可提出信用修复申请 。 如果失信主体出现贿赂、逃税骗税、恶意欠薪、非法集资、合同欺诈、传销、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虚假广告等特定严重失信行为 , 其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为3年 , 期间不予修复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近年来 , 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 , 一些企业无意间出现信用瑕疵 , 对信用修复需求有所增加 , 但数量并没有明显增长 。
以江苏为例 , 目前企业信用修复集中在环保、住建、安监、交通等领域 。 “这四类领域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申请占全省总数一半以上 。 ”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 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23日 , 江苏通过“信用中国协同工作平台”共办理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申请20889件 。 其中 , 环保领域信用修复申请占比近四成 , 为修复申请最多的领域 。
信用修复堵点何在
修复信息难共享、修复途径不宽阔、修复意识待提升……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受官方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没有完全打通、市场化企业信息查询系统没有信用修复有效途径、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和修复意识没有明显提升等因素影响 , 企业信用修复仍存困难 。
其一 , 信用修复信息“打架” , 跨部门沟通难度大 。
当前 , 多个渠道公示企业信用记录 。 比如 , “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 因两大系统分属不同部门 , 修复路径不尽相同 , 修复信息常“左右互搏” 。
“一些企业到信用办反映 , 在‘信用中国’网站已撤下了失信记录 , 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的记录仍然存在 。 ”江苏未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俞心越说 , “信用中国”网站可接受企业或委托中介机构申请修复信用 , 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只在接到行政处罚机关的信用变动记录后才撤销公示 , 一般不接受企业或中介机构申请修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