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作家写反华“大作”:解放军有5万家工厂( 二 )

澳作家写反华“大作”:解放军有5万家工厂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资料图)如果是正常国家 , 决策层势必要平衡经济与安全利益 , 但澳大利亚做不到这一点 。 《澳大利亚人报》的保罗·凯利就写道:“澳大利亚政府需要确保情报和安全机构不主导双边关系 。 一位政策资深人士告诉我 , ‘这些机构现在的影响力超过了冷战时期’ 。 ”专栏作家罗斯·吉廷斯也在《悉尼先驱晨报》上写道:“请各位将军注意:中国是我们不可避免的经济命运 。 在澳大利亚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时候:人们看着这个国家的经济专家 , 想知道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今天 , 情况正好相反:关心我们经济未来的人们正在想 , 国防和外交事务专家是否知道他们正在玩什么游戏?”对任何国家来说 , 由情报机构和将军主导对外关系都不是什么好事 , 但澳大利亚 , 就像他们忠心追随的美国一样 , 就是这么充满着“昭和气息” 。 这两个领域也是澳大利亚最亲美的 。自一战以来 , 澳大利亚的国防就一直仰赖美国 , 1951年《澳新美安全条约》签署后 , 美澳军事同盟关系更是紧密异常 , 澳大利亚军队参加了美国的每一次重大军事干预 , 从朝鲜一直打到伊拉克;上一届工党政府积极支持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战略 , 并同意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北方城市达尔文派驻美国海军陆战队 。 如今 , 尽管面临着新冠疫情和严重的经济困局 , 堪培拉仍豪掷2700亿澳元扩军 , 莫里森还在接受保罗·凯利采访时夸耀 , 他的政府已经“豪越”(crashed through)了将军费提升到GDP 2%的目标 。情报领域的美国因素更是浓墨重彩 。 身为“五眼联盟”的一员 , 澳大利亚情报机构深度参与了美国在全球的间谍活动 , 从窃听全球电子通信到暗杀卡西姆·苏莱曼尼 , 澳大利亚人无一缺席 。 在反华领域存在感极强的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ASIO) , 日常工作就离不开美国同行的“协助” 。 这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在抵制华为时格外卖力、美国也对此异常上心 。除了军事和情报 , 影响澳大利亚决策的其他重要领域也笼罩在美国的影子之下 。 澳大利亚的传媒主要掌握在两个机构——第九频道(Channel Nine , 旗下包括《世纪报》、《悉尼先驱晨报》和《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和鲁珀特·默多克集团(《澳大利亚人报》、《悉尼先驱太阳报》和《每日邮报》)手上 , 后者虽然生于墨尔本 , 但主要舞台却是在美国 。澳作家写反华“大作”:解放军有5万家工厂
学界的美国干预也是树大根深 。 2007年 ,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政府的资助下 , 悉尼大学成立了“美国研究中心” , 目的是消除对澳大利亚追随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反对声音 。 其他许多大学也纷纷开设各类“智库”和“对话” , 与澳大利亚和美国军事与情报部门的代表密切合作 。 例如2016年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在墨尔本大学成立了一个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新研究中心 , 以开发军事技术 。 截至2018年 , 已有32所澳大利亚大学成为该国国防部于2014年启动的“国防科学伙伴计划”的合作伙伴 。所有这一切的背后 , 是美国资本的无形之手 。 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小亚瑟·库尔豪斯最近的一段表态对此说得非常明白:7月下旬 , 也就是蓬佩奥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后不久 , 这位大使就在悉尼大学的美国研究中心表示“美国的投资对澳大利亚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 , 警告不要试图将“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分开 , 并补充说:“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 ”库尔豪斯试图将澳中关系和澳美关系进行对比 , 声称中国对澳大利亚进行了经济恐吓 , 但“澳大利亚永远不会看到美国大使威胁要停止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和投资” , 尽管此言听上去更像是一种威胁 。美国大使称赞一份由澳大利亚美国商会委托的报告“非凡”和“辉煌” , 该报告得出结论称 , 美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重要性远远超过中国 , 美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单一外国投资者 , 截至2019年 , 美国投资总额为9840亿美元 , 超过所有外国对澳投资的四分之一;澳大利亚对美国的出口和美国在澳大利亚投资产生的收入每年贡献了1310亿美元 , 占澳大利亚年经济增长的7% 。该报告还强调 ,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 , 澳大利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公共和私人债务就已经高达1.1万亿美元 。 “为了复苏 , 澳大利亚知道它必须、而且将能够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 ”报告称 , 这是世界上“最有深度的”资本市场 。对外转移矛盾成为美澳共同选择陆克文的经历表明 , 如果澳大利亚政治人物试图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行平衡外交 , 他们会遭遇怎样的命运 。2010年6月24日 , 陆克文在一场工党的党内政变中被推翻 , 其副手朱莉娅·吉拉德接替了他的位置 。 公开的报道中似乎一切正常 , 但维基解密当年12月公布的美国秘密外交电报却显示 , 美国驻堪培拉大使馆才是政权更迭的关键所在 。包括澳大利亚参议员马克·阿尔比布和大卫·伊恩·菲尼 , 以及澳大利亚工会主席保罗·豪斯在内的党内政变关键策划者 , 一直在秘密地定期向美国大使馆提供澳大利亚政府内部讨论和领导层内部分歧的最新情况 。 维基解密的文件显示 , 华盛顿和澳大利亚政党、工会等组织的关系盘根错杂 , 谁将担任堪培拉的高级职位 , 决定权并不全在澳大利亚手中 。陆克文完全遵循二战后澳大利亚工党的传统路线 , 致力于维护与美国的军事同盟 , 但在美国人看来 , 他还是太亲华了 。 陆克文曾提议建立一个亚太共同体 , 试图调解美国和中国之间不断升级的战略竞争 , 并反对由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组成的针对中国的四方军事同盟 。陆克文的下台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澳大利亚的统治精英们再也没有任何含糊其辞的余地 , 无论哪个政党执政 , 它都必须无条件地支持美中冲突 , 无论失去其在中国的庞大市场会带来什么后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