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特稿| 诗歌:深烙在马鞍山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印记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特稿| 诗歌:深烙在马鞍山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印记
李白 , 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 被后人誉为“诗仙” 。 诗歌 , 一种高度凝练而又能抒情言志的文学创作形式 , 是语言中的艺术 。 马鞍山 , 江南钟灵毓秀之地 , 自古交通便捷 , 人文荟萃 , 诗文流韵 , 灿然生辉 。 当三者相遇 , 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火烈而炽热 。 马鞍山 , 从此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 “传说中的山 , 那是谁的马鞍 , 坐落江之岸边 , 笑看千年风云在变幻 。 唐诗里的帆 , 驶过天门中断 , 镶嵌日之光环 , 奔流到海一去不复还……”
从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朓开始 , 以诗仙李白流连终老于此为标志 , 千余年来 , 诗人与马鞍山的绵绵情意 , 成就了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
央广网|特稿| 诗歌:深烙在马鞍山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印记
本文插图

追寻着祖先留下的动人诗篇 , 马鞍山在诗歌的浸润中诗意成长 。 从诗歌到“中国诗歌之城” , 以打造李白文化品牌为载体 , 将“中国李白诗歌节”矢志不渝地办了30余载;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 , 将诗歌创作和吟诵的热情洒满了整座城市 , 深入到了每一寸城市肌理 。
诗歌 , 俨然成为马鞍山最显著的文化印记 。
前世今生:追寻诗仙脚步的信心和勇气
自古以来 , 马鞍山地区便为东西交通之要冲 , 南下北上之咽喉 , 历代文人墨客在此云集星散 , 文明之厚重在此沉淀 。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
1200多年前 , 年轻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 心雄万丈 , 仗剑去国 , 出三峡 , 浮江汉 , 游吴越 。 当他刚刚踏上马鞍山这片奇丽的山水之境 , 只轻轻一首《望天门山》 , 便登上了盛唐诗国的时代舞台 。
马鞍山作为诗仙李白的终老之乡、绝笔之地 , 除李白之外 , 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曾巩、王安石、李之仪等600多位诗人栖居于这片诗灵之地 , 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 可以说 , 马鞍山的诗文底蕴极为丰厚 , 马鞍山也十分珍惜这一历史遗产 , 保护传承的同时 , 重在挖掘内在的诗歌文化 。
央广网|特稿| 诗歌:深烙在马鞍山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印记
本文插图

自1989年起 , 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 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 。 节庆期间开展大型文艺演出、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国际友人吟诗会、经贸洽谈、旅游观光、李白研讨、群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
1992年 , 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被国家列为中国国际观光年百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 1995年 , 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五大节庆活动之一 。 经过多年的积累 , 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 , 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
央广网|特稿| 诗歌:深烙在马鞍山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印记
本文插图
【央广网|特稿| 诗歌:深烙在马鞍山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印记】

鉴于多年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的成功经验和良好效果 , 2005年初 , 经国务院批准 , 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在我市举办 。
自2006年开始 , 在中国国际吟诗节的基础上 , 每年举办马鞍山李白诗歌节 。
央广网|特稿| 诗歌:深烙在马鞍山城市肌理中的文化印记
本文插图

2013年起 , 在李白诗歌节期间 , 马鞍山联合中国诗歌学会 , 每年举办全国诗歌大赛 。 2017年我市诗人取得突破 , 获二等奖1名 , 优秀奖1名 , 为历届最好成绩 。
鉴于马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市民对诗歌活动的充分认可和热情参与 , 2014年 , 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马鞍山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 “中国诗歌之城”现已成为马鞍山市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