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境外机构连续22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中国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北京联盟_原标题是:境外机构连续22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 持有规模节节攀升 中国对海外投资者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发布数据显示 , 9月份 , 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5960.55亿元人民币 , 同比上涨44.66% , 相较去年末上涨38.31% 。 境外机构连续22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 持有规模节节攀升 。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 , 人民币资产受到海外投资者青睐 , 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 。
“充分证明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中国债券收益率和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财政部10月14日发行60亿美元主权债券 , 投资者认购踊跃 , 订单规模达到发行量的4.7倍 , 所有期限债券均实现负5—10个基点的新发行溢价 。 彭博社评论称 , 这凸显在全球低收益率环境下 ,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的强劲需求 。 中国经济迅速反弹 , 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 《华尔街日报》认为 , 这得益于中国拥有稳定的投资级信用评级 。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 , 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合计净增持中国债券和股票(含基金下同)729亿美元;2016年至2020年上半年 , 境外投资者累计净增持中国债券和股票4673亿美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境外投资者持有的投资标的结构稳定 , 主要是境内非金融企业发行的股票以及政府发行的债券 , 与国际主要市场中的外资投资标的结构基本一致 , 表明中国长期债券日益受到境外投资者青睐 。
“今年以来 , 外国投资者纷纷抢购中国债券 , 这是受到此类债券相对较高收益率以及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吸引 。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日前报道说 , 在其他大型经济体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之际 , 中国没有通过降低利率来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 , 而是选择更多财政支持手段和保持相对较高的利率 , 这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
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长谷川克之表示 , 国际投资者之所以格外青睐中国债券 , 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复苏充满期待 。 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 特别是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 , 同比增长4.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随之普遍上调 。 中国无疑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二是在持续低利率的环境下 , 中国债券回报率相对较高 , 债券违约风险较低 。 这是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认可 。
汇丰银行称 , 受疫情影响 , 今年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都遭遇资本外流 , 中国资本市场继续吸引国际投资者的资金流入 , “充分证明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中国债券收益率和市场的稳定性” 。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市进一步深化开放充满期待”
2018年12月 , 瑞银增持其投资银行业务平台——瑞银证券股权至51% , 成为首家通过增持内地合资券商股权以实现控股的外资金融机构 。 瑞银集团董事长魏柏昂日前表示 , 该集团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 , “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 , 也是快速增长的资本市场之一 。 对瑞银来说 , 中国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意味着机遇 , 我们的战略和中国对外开放是完全一致的 。 ”
近年来 ,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 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程度逐步加深 。 2019年4月 , 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2020年2月 , 又被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 。 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供应机构之一的富时罗素日前宣布 , 从2021年10月起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 。 富时罗素表示 , 自2018年列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观察名单以来 , 中国固定收益市场显著完善 , 积极扩大国际投资者准入 , 措施包括提高二级市场债券流动性、优化外汇市场结构以及发展全球结算和托管服务等 。
推荐阅读
- 煤炭板块|煤炭板块大涨,煤价易涨难跌,机构看好龙头估值修复
- 经济回暖|机构预测:内外需持续回暖 10月经济复苏进程延续
- 人民日报海外版|“双11”又让世界“惊掉下巴”
- 人民日报评论|别让购物节变成包装“劫” | 画里有话
- 证券时报资讯|中金公司、美年健康等股近五日获机构净买入
- |陈浩:最近有两个板块在机构持仓和趋势上形成共振了
- 旅游那点事|两部分: 金融机构要匡助企业节约汇兑本钱 增加融资渠道
- 理想汽车|做空机构看空蔚来 理想汽车受波及股价转跌
- 人民币|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在港成功发行 多国机构投资者认购
- 21世纪经济报道|债券大跌后续:苏宁10亿回购债券,紫光国微公司债仅限合格机构投资者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