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难理解,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

中国人很难理解 , 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日本职场竟有这种文化中国人很难理解,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
半泽直树堺雅人饰演的《半泽直树》第二两季已经完结 , 取得了豆瓣9.4分的评价 , 在日本此剧也好评如潮 。 文史君则觉得本剧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 , 将日本职场文化清晰展现出来 。 该剧最大特点就是体现了日本职场的集团主义精神 。 集团主义起源于水稻种植业的历史 , 因为水稻行业从播种到收获都需要集体活动 , 这样使以稻米为主食的日本人血脉中烙下了深深的集团主义并引申至职场 。 下面文史君就介绍一下日本集团主义的三要素:派系、决策和内外有别的敬语 。一、剧中的学阀和派系《半泽直树》分第一季和第二季 , 第一季堪称平成电视剧收视奇迹 , 第二季在豆瓣也有9.2分的高分 。故事的设定是上世纪的泡沫经济时代 , 日本因美国的阴谋出现了大规模经济衰退 , 经济持续不景气 , 金融行业一塌糊涂 , 在这种背景下 , 主角半泽直树从日本三大私立学府之一的庆应义塾毕业 。 这里涉及了第一个知识点——学阀 。中国人很难理解,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
庆应义塾(也称庆应、庆大)在日本 , 大学毕业之后因出身(毕业学校)不同 , 社会上要完全划分三六九等 , 一等出身就是中国人熟知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 。 但这三所大学毕业生也不能乱窜 , 东大出身的主要混迹日本政界 , 比如东大经济部毕业的某通产省官僚曾负责通产省公务员面试 , 直言非东大出身不要 。 早稻田的则主要盘踞在新闻、法律;庆应大学的地盘在财务和金融界 。 当然不能绝对 , 一个行业中不可能清一水的一个学校的毕业生 , 只能是某个学校毕业生在这个集团中占主流 , 此外还有一群不知名小学校的非主流 。 如此各自学校毕业生结成各自派系 , 这就是所谓的学阀 。中国人很难理解,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
面试会场学阀可以看做是日本派系的延续 ,派系是日本特色之一 , 历史悠久 , 这被看做是日本集团主义的特征之一 。 日本原首相大平正芳就说日本人“三人相聚 , 可成两派” 。 如此在派系背景下 , 新人进入公司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靠山拜码头 , 拉帮结派 , 人多的大企业更是如此 。 剧中中野总行长和大和田常务董事之间经常勾心斗角、相互使绊子 , 这就是日本集团中派系斗争的一个缩影 , 二人出身不同、码头也不同 。 上司包庇己方派系成员打压敌对派系 , 这被认为是日本职场的常态 , 所以大和田一心包庇浅野分行长 , 这就是维护自己派系的行为 。 这是日本职场秘而不宣的常态 , 即便这个行为违规 , 但只要能增加或者不损害自己派系利益就行 。中国人很难理解,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
大阪西分行二、集体决策和“稟議”《半泽直树》第一季的关键剧情就是五亿贷款事件 。 当时半泽所在的银行要向大阪钢铁公司贷款5亿 , 但浅野分行长却是让半泽的手下去写贷款的具体计划书(稟議書) , 半泽对这个计划是拒绝签字的 , 浅野强逼着半泽同意 , 最终贷给了钢铁公司5亿元 , 但因钢铁公司倒闭 , 银行被迫落下了5亿日元的烂账 , 而浅野反将责任全部推给半泽 , 由此导出了主线剧情——半泽讨帐 。 这涉及了日本职场文化的第二个知识点——公司决策的自下而上 。中国人很难理解,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
公司讨论“稟議”同欧美企业中公司的决策和执行体系不同 , 欧美是上级决策 , 自上而下 , 逐层实施 , 日本却是自下而上 , 上下协商 。 日本公司(会社)注重家这一概念 , 日本公司职员(社员)都自称自己的公司叫“家” 。 会社既然是家 , 家庭成员就能畅所欲言 , 事情商量着办 。 正如剧中表现的 , 除了特别高职位的人有小房间独立办公室外 , 剧中社员的办公室是一个超大的房间 , 课长、职员都在一个屋里 。 如此也就出现了剧中的“稟議” 。 这种“稟議”你说好吧 , 他的确民主 , 自下而上 , 充分体现下层社员的意愿 , 但缺点极大 , 那就是推卸责任 , 责任不明 。 而且浪费决策时间 , 一旦在最高会议上“稟議”失败 , 就得推倒从来 。中国人很难理解,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
集体大办公室三、集团主义中的内外有别和敬语日本职场中内外有别是一个重要概念 。 如上所述 , 社员称自己的会社为“家” , 在“家”的感触下 , 社员向外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 , 常用语就是:我是大阪银行的XXX , 而不是单纯的XXX , 必须加上自己的会社从而体现了自己的归属和自豪 。 比如半泽和手下小弟去拜访钢铁公司社长的时候 , 他用的就是这套体系 。 在日本人看来公司的名字比自己的“贱名”更重要 。 所以在日本职场常听到的就是三井人、松下人 。 如此个人被纳入集团主义之下 , 增强了对公司的认同 。中国人很难理解,半泽直树为何会背锅讨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