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住用户的游戏化设计研究( 二 )


本文插图
(阴阳师游戏)
(7)未知与好奇心
如果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 你的大脑就会参与进来 , 而且你经常想到它 。 就像是赌博、看小说、停不下来的刷微博 。
|“黏”住用户的游戏化设计研究
本文插图
【|“黏”住用户的游戏化设计研究】(8)亏损与逃避心
这个核心驱动力是基于避免发生负面事件 , 例如:某多多常用的限时拼单活动 , 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 , 将会有损失 。
|“黏”住用户的游戏化设计研究
本文插图
(拼多多砍价活动)
2. 左脑(外在驱动)VS右脑(内在驱动)
左脑驱动力往往依赖于外在动机——你受到激励是因为你想要获得某样东西 , 比如目标、物品或者是你求而不得的任何东西;而右脑核心驱动力更多是联系在内在动机——比如发挥创造力 , 和朋友相处 , 或是对未知的好奇 , 都不需要任何目标或奖励 , 其事件本身就是奖励 。
我们常见的许多游戏化产品中大都以外在动机因素为主 , 包括在做平台游戏化产品《梦想小镇》的初期 , 也是主打满级可得30元现金红包的强烈外在动机 , 促进用户留存 。
|“黏”住用户的游戏化设计研究
本文插图
然而 , 许多研究表明外在动机会削弱内在动机 , 一旦停止这种刺激或刺激不到位 , 用户动机会骤降 , 进而导致用户的流失 。 所以很多用户在获得满级奖励后便丧失了行为动机 , 因此我们在提升游戏粘性优化中 , 内在驱动力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方向 。
3. 白帽 VS 黑帽游戏化
在八角行为分析框架中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 , 位于上方的核心驱动力是非常积极动机——称之为白帽 , 而底部的核心驱动力则偏消极——称之为黑帽 。
在黑帽驱动力中应用较多的则是亏损与逃避 , 当前许多运营玩法都会用到 , 例如某多的拼单砍价活动 , 一方面用户可以逃避传统的购买方式 , 感觉以超级划算的方式获得商品 , 另一方面让用户产生一种虚拟的拥有感 , 如果不完成活动就会损失之前的努力 , 也是沉默成本的一种体现 。
4. 抓住核心驱动力 , “黏”住用户
在对当前市场中较为成熟且成功的游戏化竞品分析中发现 , 由于不同的用户人群及不同的产品特色 , 其八角模型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
|“黏”住用户的游戏化设计研究
本文插图
(游戏化竞品八角模型分析)
例如蚂蚁森林的核心驱动力主要为使命和拥有及社交 , 游戏设计主题为种树 , 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公益行为及消费捐赠公益树苗 , 让用户在游戏的过程中即收获奖励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 也契合了产品本身的价值目标 。
配合产品内的社交链条构建好友体系和丰富的社交玩法对用户行为及习惯进行培养 , 进而达到提升产品粘性的目标 。
|“黏”住用户的游戏化设计研究
本文插图
(游戏化竞品八角模型分析)
淘宝人生则更加注重创造力与反馈驱动力 , 给予玩家更加丰富的diy空间 , 用丰富的衣物、妆容、场景刺激用户的创作行为 , 鼓励用户的个性化表达 , 同时契合“淘宝”的产品价值本质 。 而拼多多则更多是利用多种形式的亏损及逃避驱动力结合社交生态 , 刺激用户的低价获取行为 , 完成产品转化 。
在游戏化设计过程中 , 并非是将每种驱动力发挥到极致 , 这样做的成本是极高的同时也可能造成目标丢失或让你的“游戏”毫无特色 。 应有效结合产品的业务方向、产品形态、用户群体、粘性阶段等维度进行合理的驱动力结构分配 , 从而达到“黏”住用户的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