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复活》:托尔斯泰的道德忏悔和精神遗嘱

《复活》的接受
《复活》这部作品无论在俄国还是在整个世界 , 它被接受的历史都有过一个起伏 。
在这部作品发表的时候 , 俄国国内很多人认为它不太好 , 原因就是它的批判性太强 , 当时的社会主流不大能接受这么一个全面批判性的东西 , 也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艺术性不强 , 思想性大于艺术性 。在整个苏联时期 , 因为当时对俄语文学的接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 就是看它如何批判了“现实” , 而且当时这个“现实”就是指沙皇统治下的社会 , 所谓的“批判现实”就是怎么批判沙皇 , 批判沙皇越多越凶 , 这部作品就越好 。我们国家其实也有过这样的文学阐释方式 , 你怎么骂封建统治者 , 只要是骂封建统治阶级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 就是现实主义的杰作 。所以在苏联时期 , 这部作品的地位非常高 , 拍的电影也很多 。
沙皇|《复活》:托尔斯泰的道德忏悔和精神遗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61年莫斯科电影厂版《复活》
【沙皇|《复活》:托尔斯泰的道德忏悔和精神遗嘱】苏联解体以后对《复活》的评价空前降低 , 但是最近好像又好了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更喜欢这三部作品中的某一部 , 但你要找出来能说服自己的原因 。
我个人认为 , 如果你研究托尔斯泰的思想 , 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他那个时代的作家和文学 , 你会觉得这部作品比《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还要重要 , 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问题 。
“复活”的三层含义
谈到《复活》 , 首先就需要谈谈这个题目 。看过《复活》小说的人都知道 , 这部小说写的是女主角玛丝洛娃的复活过程 , 她从小是一个半养女半丫鬟的人物 , 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姨妈没有孩子 , 她是一个私生女 , 她们把她当女儿一样养大 , 但她没有贵族血统 , 她又只是家里的使女 。聂赫留朵夫是大学生 , 一个暑假来到这个庄园 , 引诱了玛丝洛娃 , 她被引诱以后就自暴自弃 , 对生活没有任何追求 , 最后做了妓女 。她遭人陷害 , 受到审判 , 在监狱里她起初依然是自暴自弃的 , 但是聂赫留朵夫三次去探监 , 她终于有所感动 , 在监狱中、在流放的过程中跟很多革命者相处 , 这些革命者都是对生活抱有理想态度的人 , 跟他们一接触以后 , 她发现真的有人为别人活着 。这个时候聂赫留朵夫也在追求她 , 聂赫留朵夫的追求当然是一种忏悔的举动 , 从小说中感觉到她也是很爱聂赫留朵夫的 , 但是她觉得要嫁给他的话也许会拖累他 , 后来她就嫁给了一个革命者 。这整个过程构成一个复活的过程 , 她从一个纯净的少女变成一个妓女 , 变成一个对生活完全失望的人 , 最后通过监狱和流放 , 别人对她的态度使她又改变了生活态度 , 这是一个复活的过程 。这是“复活”这个题目的第一层含义 。
第二层含义是聂赫留朵夫的复活 。聂赫留朵夫当年引诱了玛丝洛娃 , 但后来他成了陪审员 , 坐在审判席上 , 审判遭到诬陷的玛丝洛娃 , 在法庭上认出她之后 , 聂赫留朵夫大为震撼 , 自己觉得是一个有罪的人在审判无罪的人 。何况在这之前 , 他读过很多书 , 也做过废除私有制的尝试 , 思想上原本就存在着深刻忏悔、重新做人的基础 。如果说 ,整个作品在情节上写的是玛丝洛娃的复活 , 那么在思想的叙述层面叙述的就是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忏悔过程 。
很多人也说 , 这个忏悔的过程也是托尔斯泰自己忏悔的过程 , 如果这样的话 , 就会有第三个层面 , 也就是说 , 这也是 托尔斯泰本人的复活 。最重要的一点是 , 这部小说所暗示的也是整个社会的复活 , 这也是托尔斯泰最想做的一个事情 。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大家能感觉到 , 托尔斯泰有意让聂赫留朵夫一会儿找这个人、一会儿找那个人 , 一会儿在莫斯科、一会儿在彼得堡 , 他认识律师 , 又认识检察官 , 他的姨妈是将军夫人 , 托尔斯泰就是想通过他的上下奔走 , 把俄国社会的上层都展示给大家 , 让你感觉到这些人是多么冷漠 , 这个社会是多么腐朽 。法官断案时想的是怎么跟他的情人马上约会 , 检察官是多么的虚荣自负 , 托尔斯泰等于在告诉我们 , 其实让玛丝洛娃被误审的并不完全是那两个栽赃的小人 , 也不完全是由于聂赫留朵夫当年的诱惑 ,她的悲剧的主要原因 , 还是这个不负责任、缺乏正义和公正的社会 , 这个僵死的社会是要面临一场真正的复活的 。我们在结尾看到 , 托尔斯泰说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尚未完成 , 还有待之后的发展 , 也就是说 , 托尔斯泰也在暗示 , 小说中所有人的复活都还是一个未完成体 , 至于整个人心的复活和所有人的人性的复活 , 更是未有穷期的 。在这一点上 , 托尔斯泰的悲观是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性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