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与考古之十三·和氏之壁

·知识考古:剖析“常识”中的思维和逻辑谬误·常识与考古之十三·和氏之壁。一
中国是个崇玉的民族 , 在国内著名的大博物馆都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玉器 。 这些玉器 , 很多都是礼器 , 就是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器具 。 “国之大事 , 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 古人认为鬼神支配着自己的生活 , 祭祀很重要 , 跟战争一样 , 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头等大事 。 祭祀鬼神 , 实为取悦鬼神 , 就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拿来供奉它们 。玉器 , 远在石器时代就有了 。 那时的人们能够找到的最好材料就是玉 , 所以 , 礼神的礼器就用玉来制作 。 古人把玉做成壁呀、璋呀、琮呀、璜呀什么的 。 不同形状的玉器 , 在祭祀活动中 , 担负不同的职能 。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说:“以玉作六器 , 以礼天地四方 。 以苍璧礼天 , 黄琮礼地 , 青圭礼东方 , 赤璋礼南方 , 白琥礼西方 , 玄璜礼北方 。 ”玉在祭祀中的重要作用 , 决定了它的地位 。 玉沟通神灵 , 具有法力 , 能防身辟邪 , 是人们崇拜的对象 。 主宰祭祀的人 , 往往有双重身份:既是执掌神权的巫师 , 也是执掌世俗权力的首领 。 玉在他们手里 , 既是沟通鬼神的礼器 , 也是显示地位的法器 。 玉器成了权力的象征 , 佩带玉器成了身份的标志 , 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 , “君子无故 , 玉不去身”(《礼记·玉藻》) 。到春秋时期 , 礼崩乐坏 , 周初的等级秩序被打破 , 靠传统的礼治约束人的行为变得困难 。 新兴的土豪 , 发财的商贩 , 藏上几块玉 , 甚至公然挂在身上招摇过市 , 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 但大人君子们又不愿放弃自己的特权 , 就炮制出了“君子比德于玉”(《礼记·聘礼》)的理论——玉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礼记·聘礼》中还记载了孔子的话 , 说玉有十一种美德 。 孔子说得过于罗嗦 , 这里不引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得概括些 , 他说玉有五德 , 分别是仁、义、智、勇、洁 。 色泽温润 , 这就是仁;质地透明 , 这就是义;敲之声音悠扬 , 这就是智;折之宁断不曲 , 这就是勇;断口柔和不以锐利伤人 , 这就是洁 。“以玉比德”的“比” , 就是比附 。 “言念君子 , 温其如玉”(《诗经·秦风·小戎》) 。 玉有五德 , 就是比附出来的 。 目的就是想证明 , 大人君子是德行很高的 , 所以是天然的统治者 , 他们身上的佩玉就证明了这一点 。 蕞尔小民只有安于被统治的命 。 不服?把你的玉拿出来 , ——你有吗?如果有暴发户指着手上的玉环、腰间的玉坠说 , 玉 , 你有 , 我也有 。 那好 , 请问你有德吗?你就一土豪 , 配吗!常识与考古之十三·和氏之壁。二
中国历史上最宝贵、最有传奇性的玉莫过于和氏璧了 。 我们因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熟知 。 各种资料表明 , 历史上确实有过这么块玉 。 传说这块玉是战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献给楚王的 , 后来赵国得到了 。 这块玉世所罕见 , 异常珍贵 , 公认为镇国之宝 , 以致于秦惠文王想拿十五座城池跟赵国换 , 还唯恐得不到 , 威胁恐吓的手段都使出来了 。 故事很够传奇 , 大家都很熟悉 , 这里不必多说 。据记载 , 六国被秦灭掉后 , 和氏璧还是落到了秦国手里 。 当年秦始皇信心爆棚 , 以为凭武力可以江山万世 , 就把这块玉琢成了一方大印 , 上面篆刻了八个字:“受命于天 , 既寿永昌” , 称为传国玉玺 。当和氏璧摇身变成传国玉玺时 , 更传奇故事开始了 。 后面的故事还很长很长 , 从西汉一直讲到五代十国 。 历经汉、魏、晋、隋、唐诸朝代 , 这块玉在无数帝王和野心家手里辗转 。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百度一下 。 总之 , 像《红楼梦》中的那块通灵宝玉那样 , 经过了几世几劫 , 传国玉玺最后突然消失了 。 五代十国的石敬塘之后 , 这块玉再也没有在史籍中出现过 。但这传国玉玺就真是和氏璧琢成的吗?尽管古人们言之凿凿 , 但正史中语焉不详 , 从情理上推论也不可能 。 璧是中间有孔的扁圆薄形器物 , 形状类似于环 , 只是中间的孔比较小 。 一般来说 , 边径是孔径的两倍以上 。 具体的样子可以到博物馆去参观实物 。古制:天子用一尺二的大璧礼天 。 战国时的诸侯 , 自我膨胀 , 都把自己当天子 , 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和氏璧的尺寸超过了这个数字 。 但也应该大得有限 , 因为 , 如果大得像磨盘 , 蔺相如就会举不起来了 。 更何况后来蔺相如叫他的随从“衣褐 , 怀其璧 , 从径道亡 , 归璧于赵” , 这块璧可藏在怀里 , 可见尺寸不会太大 。 那么 , 请问 , 如何把一个扁圆且中间有孔、大小厚薄有限的东西 , 琢成一方形大印?不好意思 , 可不要告诉我传国玉玺只有一枚私章大小哦 。扯远了 , 还是回到和氏发现这块玉的时候 。出人意料的是 , 这块价值超过十五座城池的宝玉 , 其曲折而富有传奇的献玉过程 , 正史只字未题 , 对它进行完整记载的反倒是并非史书的《韩非子》 。 后世关于和氏献璧的记载 , 基本上是由这本书而来 , 而韩非却并没有在文中注明自己所依据的史料 。韩非是战国末年的法家代表人物 , 君主专制的狂热鼓吹者 , 他写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君王们出主意想办法 , 并借此推销自己 。 他主张君王要建立绝对权威 , “法”“术”“势”并重 , 采用严苛的法律来御臣治民 。在《韩非子·和氏》中 , 韩非一开篇就讲了和氏璧的故事:楚国人和氏在山中得到了一块璞玉 , 就把他献给楚厉王 。 厉王叫来玉工鉴定 。 玉工说 , 这是块石头 。 厉王认为和氏欺骗 , 就把他的左脚砍了 。 这叫刖刑 。 厉王死了 , 和氏又抱着玉去献给即位的武王 。 武王也叫玉工来鉴定 , 玉工还是说是石头 , 武王也认为他欺君 , 就叫人把他的右脚也砍了 。武王死后 , 文王继位 , 和氏再也没有脚让他砍了 , 于是抱着玉来到山下痛哭 。 “三日三夜 , 泪尽而继之以血” 。 消息传到文王那里 , 文王就派人去问他 , 说 , 天下被砍脚的人多了去了 , 为什么独独你一个人如此不淡定 , 哭得这么凄惨?和氏回答说:“吾非悲刖也 , 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 贞士而名之以诳 , 此吾所以悲也 。 ”意思是说 , 我并不是双脚都被砍才不淡定的 。 我悲伤的是 , 明明是宝玉 , 却被看成石头 , 明明是忠贞之士 , 却被视为欺诈之徒 。 冤枉啊!文王就叫玉工琢开那块石头 , 从中果然得到了宝玉 。 于是 , 这块玉石就被命名为“和氏璧” 。这个故事明显破绽百出 , 怎么看都不像真实的历史 。 首先 , 楚厉王是个存疑的人物 , 除《韩非子》外 , 先秦史料没有任何记载 , 《史记·楚世家》的楚王谱系中 , 也根本没有“楚厉王”这个称号 。其次 , 情节太不合逻辑 。 楚王叫来玉工 , 单凭外观就说这是石头 , 就判定欺骗 , 就要砍脚 , 卞和竟然不加分辨 , 不要求进一步检验 , 楚王也没想到剖开石头看看真伪 。 难道剖开石头是件比砍脚更难决策的事吗?第三 , 抱玉痛哭 , 太像行为艺术 。 前面一系列表演就是为了带出“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 贞士而名之以诳”这句话来 。 和氏客串了谏臣的角色 。最后 , 结局一片光明 , 太像小说笔法 , 戏剧性太强 。和氏献璧明显就是韩非假托历史人物写的一个寓言 , 并非真实的历史 。 韩非开篇就讲这个寓言 , 是为后面要讲的道理作铺垫 。 韩非要讲个什么道理呢?《韩非子·和氏》里说得很清楚:君主想得到美玉 , 就得要有眼光 。 治国法术就是君主想要的美玉 。 严苛的法术必定会遭到群臣和百姓的反对 。 君主们不识法术的好处 , 心慈手软 , 屈服于群臣百姓 , 弃用法术之士 。 吴起、商鞅都设计出了能使国强兵盛的方法 , 但一个被肢解 , 一个被车裂 , 就像楚王渴望美玉 , 却不知真正的美玉藏在璞玉之中 , 反而把和氏的脚砍掉一样 。今天稍有民主平等意识的人 , 看了韩非这篇文章一定会很生气:这韩非所说的法术 , 分明就是君主御臣治民之术 。 韩非为法西斯出主意 , 为统治阶级想办法 , 而且招数狠毒 , 实在可恨!韩非认为人性天生邪恶 , “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大臣们害怕受法律约束而小民们讨厌规章和秩序化的生活) , 故“法术者 , 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 。 就是说法术这东西是有利于君 , 而不利于臣不利于民的 。 他主张 , 根本不要理睬大臣的非议和小民的憎恶 , 只要对君主有利 , 能够国强兵盛 , 就非强力推行不可 。真正的法治目的是保证公平正义 , 能带来社会的稳定和谐 , 是正常人都向往的 。 不知道韩非是怎么得出“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的结论的 。 如果法规制定出来 , 除君主以外 , 人人痛恨 , 那只能说明这“法”只保证了君主的利益 , 这“治”是专门收拾天下人的 , 是法术而不是法治 。 明明知道自己的法术设计出来就是讨好君主、祸害天下的 , 还要像和氏献璧一样进献给主子 , 这是怎样的变态人格和阴暗心理啊!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