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剩者”( 二 )


据说这款软件的蚂蚁形象还是他妹妹设计的 , 下载的时候最爱看那个下载进度栏 , 文件下载结束的时候还会说句“File Done” 。
洪以容的网络蚂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它不仅给中国软件界树立了信心 , 还开创了国产软件走向海外的先锋 , 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微信之父”张小龙 。
也几乎同一时间 , 在西安一家从事对日软件外包服务公司上班的侯延堂 , 在下载了网际蚂蚁后 , 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 程序员出身的他向洪以容发起了挑战 。
侯延堂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个叫做JetCar网际快车的下载软件 , 底层架构从原本的断点续传不是写死5个线程 , 而是可以无限扩展线程数 。
一时间 , 东部的洪以容对战西部的侯延堂 , 高手过招像极了华山论剑 。
令他们感到意料之外的是 , 随着两人的正面交锋 , 这两款来自中国的下载管理工具竟在几十个国家爱好者的帮助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开花” 。
为了与国际接轨 , 网际快车的名字也从略显大白话的JetCar改成了老外更容易明白的 FlashGet 。
然而虽然两个人相爱相杀 , 是竞争对手却又互相促进 , 但是赢家只有一个 。 显然 , 网际快车更胜一筹 。
随着洪以容的突然停更 ,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 毫无顾虑的网际快车不仅霸占着国内下载管理软件榜首 , 在海外市场也有大量的市场份额 。 当时的著名投资人蔡文胜曾做过调研 , 得出结果是——全球只有三个国家没有人使用快车 。
颇有意思的是 , 众人只知道字节跳动的抖音出海赚足眼球 , 原来几十年前 , 在如此垂直的工具软件领域 , 中国早就实现了弯道超车 。
互联网超级新贵
互联网时代 , 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 洪以容和侯延堂凭借一起之力撑起两个划时代软件的战争 , 这是在网络发展缓慢时期的特定产物 。
进入21世纪 , 当互联网的发展超越了程序员的个人英雄主义 , 无论是网际快车还是侯延堂 , 很快就迎来此生最大的“敌人” 。
就在洪以容和侯延堂如火如荼竞争的同一时期 , 邹胜龙接到了回国不到一年的李彦宏的电话 , 电话那头的他得知百度已是国内搜索第一的消息 , 邹胜龙在美国再也呆不住了 。
2002年 , 邹胜龙踏上了回国的征途 。 一年后 , 他拉来了从百度辞职的程浩创业 , 当年8月就开发出了迅雷 。 迅雷的寓意是 , 下载速度能达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 主打功能就是一个字“快” 。
然而一款好的产品没有人认可 , 所有的付出都是白搭 , 因为刚入赛道 , 迅雷根本没有用户基础 , 推广也不顺利 , 公司一度穷途末路 。
好在公司选址在深圳留学生创业园 , 又恰逢大学生放暑假 , 迅雷的下载量一夜之间呈指数级增长 , 濒临在死亡线的迅雷这才被拉了回来 。 短短3个月 , 迅雷的注册客户就超过20万人 。 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 , 后来直接让周鸿祎掏了70万投资迅雷 。
就这样 , 在当时网际快车占据80%市场份额的下载市场 , 看似不可战胜的网际快车 , 却被迅雷干掉了 。
|迅雷: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剩者”
本文插图

你很难想象 , 市占率第一的网际快车为什么会突然跌落神坛 , 其背后的原因也非常令人难以置信 。
当时迅雷独创了P2SP ,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 , 它能够让用户从多个资源地址同时下载 , 相较于传统的P2P技术而言 , 大大加快了下载速度 。
不过 , 侯延堂的快车在很早的版本就已经具备了该技术 , 最后快车会落得被挤出市场的结局现在看来简直狗血 。
在与网络蚂蚁的对战中 , 网际快车学习了前者的盈利模式 , 即软件免费使用 , 嵌入广告插件来做为盈利来源 。 侯延堂在发布了软件两个月后 , 收入就已经可以支撑生活无需打工 , 于是他马上辞职开始了 SOHO生活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