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承德一农民创建“承平宁抗日战争纪念馆”

:原题为_新华网|承德一农民创建“承平宁抗日战争纪念馆”。
题:饮水思源 不忘来路——承德一农民创建“承平宁抗日战争纪念馆”
新华社石家庄10月16日电 饮水思源 不忘来路——承德一农民创建“承平宁抗日战争纪念馆”
梁世芳
燕山深处 , 密林丛中 , 有一幢林场废弃的四间作业用房 , 被当地一位农民改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场所 。 院内矗立着“承平宁抗战纪念碑” , 房门上方挂着“承平宁抗日战争纪念馆”牌匾 , 屋内展示着承平宁抗日根据地的英勇抗战事迹和日本侵华罪证 。 创建这座纪念馆的是承德县五道河乡建厂沟村农民李铜 , 10年来总投资31余万元 , 已接待参观者15万人(次) 。 立碑:拿出所有积蓄
承(德)平(泉)宁(城)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伪满热河省的中心地带 , 是日军的补给线 。 1943年 , 中共在承平宁地区成立联合县 , 杨雨民任工委书记 , 周治国任办事处主任(县长) , 高桥任武工队队长 , 率领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展开顽强抗击 , 先后有数千名英烈血染这片热土 。
“现在的好日子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 我们怎能忘记?”听着抗战故事长大的李铜 , 从小就立誓:“等我将来有钱了 , 一定为先烈修一座纪念碑!”17岁的李铜辍学在山上放牛 , 随处可见的子弹壳、密林掩映下的无名烈士墓 , 让他仿佛听到了八路军游击队仍驰骋战场……
2010年初 , 40岁的李铜终于攒到一笔“巨款”—— 1万元 。 他找到林场负责人 , 征得同意无偿使用大山脚下林场闲置的四间空房建纪念馆 。
8月15日一早 , 李铜揣着1万元钱赶到百里外的石材厂 , 挑选了一块高4.32米、宽0.8米、厚0.2米的碑料 , 一问价钱吓了一跳:“光石料6000块、刻字工钱1.2万元 , 再加上运费 , 一算账没2万元下不来 。 怎么办?”李铜犯难了 , 擦一把脑门子上的汗 , 心一横:“借钱也要先把石碑立起来 , 打退堂鼓就不算爷们儿!”
几经周折 , 纪念碑立了起来 。 年近八旬的老父亲李振山每天步行7里路到院里清理杂草 , 打扫卫生;妻子金淑民鼓励他“咱们秋天卖点棒子 , 捡点蘑菇 , 把钱都添这里 。 ”两个上学的儿子商量:“把每天买零食的1块钱省下来 , 一个星期能省出14块 , 就够买一袋水泥 。 ”
布馆:收集抗战物品留下日军的罪证
为了收集抗战物品和历史资料 , 李铜煞费苦心 , 2011年初 , 找人打印了800份《承平宁抗战烈士纪念馆文物征集公告》 , 张贴在附近县的乡村街道 。 同时 , 又多方打听 , 四处奔波寻找 , 尤其是到周边那些曾经发生过战斗的地方 。 5年间 , 李铜走遍了附近乡镇和平泉、宁城以及唐山、秦皇岛等有关承平宁抗战的地方 。
一天 , 李铜在岔沟乡给一个农户修门窗时听说 , “日本鬼子修建‘人圈’制造无人区时 , 用石杵打死一个姓刘的农民 , 那个石杵还在他孙子家呢 。 ”他先后去了6趟 , 反复解释“我收集这些物件就是留下日军犯下的罪行 。 ”最后 , 死者的孙子含着眼泪把石杵交给李铜 。
“纪念馆里的几百位抗战将士名单是一位烈士后代帮助完善起来的 。 ”李铜介绍 , 2011年的一天 , 年近80岁的唐山市民王辅睿带着烈士后代等70多人来到纪念馆 。 原来 , 王辅睿的父亲王汉三是当年承平宁抗日根据地武工队队长高桥的警卫员 , 在1944年的一场战斗中 , 与高桥同时牺牲 。 王辅睿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多年研究 , 著有《血路》等书 。
2012年6月的一天 , 李铜无意中发现八路军野战医院遗址处 , 被雨水冲出的小土沟边上有个半露着的手雷 , 因怕爆炸当时没敢挖出 。 一天后 , 他给妻子留下遗书:“万一我被炸死 , 你一定要接着把纪念馆建起来 。 ”当小心翼翼地将手雷挖出捧到纪念馆时 , 李铜的衣服全都湿透了 。
几年下来 , 李铜搜集到八路军战地医院的制药工具、瓦盆、水瓢 , 承平宁县政府办公用过的桌子、凳子 , 抬八路军伤员的门板 , 各种类型的子弹壳总计186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