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共享员工保就业稳流通 直播平台以3倍增速领跑灵活就业

_原题为 共享员工保就业稳流通 直播平台以3倍增速领跑灵活就业
今年7月 , 《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印发 , 提出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 , 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 。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 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 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 , 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 。
目前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服务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各种新型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 。 以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形态成为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新引擎 , 有效对冲了疫情导致的就业岗位不足 。 在多种新型灵活就业的形式中 , 共享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的表现尤为亮眼 。
【就业|共享员工保就业稳流通 直播平台以3倍增速领跑灵活就业】共享员工保就业 , 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等表现亮眼
从招聘平台最新的的公开数据显示 , 在今年第二季度 , 直播平台以347.8%的增速强势领跑灵活就业招聘需求 , 知识服务、自媒体、生活配送分别增长75.6%、65.1%、35.4% 。 可见 , 疫情以来 , 除外卖派送、共享出行等平台外 , 直播平台也成为在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渠道之一 , 在职业技能的二次使用上 , 直播平台实现方式上更加灵活 。
用工成本低、政策补贴好 , 使灵活用工形式的在企业端的认可度大幅提升 。 数据显示 , 灵活就业的总体招聘人数同比增长76.4% , 而传统就业的招聘人数同比下降13.8% 。 灵活用工的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日益形成以劳务派遣公司为主 , 以雇佣线下兼职、临时性工作人员 , 通过互联网平台社会化用工等方式为辅的用工形态 。
中国劳动和社会科学保障研究院研究表明 , 我国总体上有1 亿人从事灵活性的就业 , 其中有 7800 万人是依托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 。 在新就业形态下 , 员工对企业的从属关系依旧在经济层面存在 。 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 , 工作的兼职性质导致平台员工在组织层面上并不属于平台企业 , “公司+员工”的雇佣模式正在向“平台+个人”的合作关系演变 。
灵活用工多元发展 , 平台企业、第三方提高服务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不断完善与成熟 , 便捷的信息交流让社会分工越来越趋向垂直化 , 人类办公的场景丰富化且随时随地实现 , 吸引职场人在未来规划中作出灵活性调整 。 许多身有一技之长的人 , 不必依附于某个企业单位 , 就能以自由灵活的方式进行工作 , 并获得酬劳 , 从事自由职业或零工工作的人士 , 也将逐年上升 。
薪宝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兵表示 , 借助互联网平台 , 灵活就业形式多变 , 且出现跨平台灵活就业或兼职情况 , 为平台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变成了实时结算的状态 , 平台为了追求用户的体验 , 能够提供一个实时结算佣金的服务 , 对发佣报税服务商也提高了要求 。
今年以来 , 薪宝科技一直发力在产品系统的技术研发 , 为新经济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进行加持 。 目前 , 在整个支付结算系统方面 , 薪宝科技的薪税管家平台已经达到了日结算千万级别的能力 , 能覆盖到主要的银行以及主流的支付平台通道 。 灵活就业、自由职业人群可以实现佣金一键结算、税务一键申报 , 开票一键申请 , 实现在线集群化处理 。 薪税管家平台24小时实时结算数据显示 , 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的自由职业者 , 包括直播短视频主播、外卖闪送平台骑手、带货网络营销师、共享出行司机、在线教育知识付费讲师、到家服务人员、房地产全民营销人员等等 , 每月有近400万人次进行收入结算 。
“灵活就业的人群从单月结算佣金到实时结算的频率也比较大 , 自由职业者依托互联网平台并根据个人爱好和需求去获得收入 , 比较灵活 。 ”刘树兵认为 , 2020年的一场疫情 , 让全民得到了一次灵活用工和自由职业概念的全面普及 , 但刘树兵认为 , 目前灵活用工和自由职业者还处于一个相对初期发展状态 , 事实上行业的一些法律法规 , 行业的标准仍然不够完善 。 从规模上来讲 , 刘树兵判断未来自由职业或者灵活就业这种状态 , 会成为第二个主流的就业形态 , 至少到30%-40%的占比 , 中国在这方面有2亿自由就业人群 ,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
薪宝科技正积极布局自由职业者综合服务领域 , 推出“口袋工作室”平台 , 依托微服务理念构建自由职业者社群体系 , 专注为新就业形态个体提供包括工商税务登记、开票管理、纳税申报、商业保险、智能托管、价值资讯等全方位商税保障服务 。 依托完善的解决方案生态 , 薪宝科技已为直播电商、共享出行、外卖闪送、在线教育、到家服务、知识付费、房地产全民营销等新经济新业态各细分领域灵活就业平台提供发佣报税服务 , 累计服务企业超过500家 , 涵盖100家以上新经济新业态各领域Top企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