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越秀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谭铮
图/钟涌 苏卓健
制图/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陈倩
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 , 广州的红色文旅成了市民与游客争相体验的新热点 。
数据显示 , 10月1日至8日 , 全市纳入监测的12家重点红色景区共接待游客45.82万人次 。 其中2019年5月才开门迎客的杨匏安旧居陈列馆举行的“点燃理想之光”红色研学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市民与游客前来“打卡” 。
越秀区|越秀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本文插图
杨匏安旧居陈列馆 , 正是在广州市越秀区的一条古巷里 。 越秀区是中国近现代革命重要策源地 , 在总面积33.8平方公里的越秀 , 集聚着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 。
据统计 , 区内有历史建筑260处、红色遗址31处 , 占全市1/3 。 越秀 , 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
如何让这些红色史迹“活起来” , 通过它们将历史与当下连接 , 激活“广州红”?越秀区摸索出自己的路径 。
百年家祠换新颜
完美融入居民区
杨匏安旧居陈列馆被市民亲切地称为“杨家祠” 。 然而 , 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 , 这座位于越秀区越华路、有着光荣历史的百年祠堂并不为人所知 。 据周边的老街坊回忆 , 在修缮改造前 , 杨家祠周边巷道里残旧的电线与新搭的通信线路纵横交错 , 通风口、市政水管、水表箱排列毫无章法可言 。
德博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设计中心的李巍 , 是杨家祠修缮工作参与者之一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修缮前 , 杨家祠被当做民房使用了几十年 , “初见时可以用断壁残垣、面目全非来形容 。 ”李巍说 , “当时这里(杨家祠)上下两层 , 在13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里 , 有4户人家在此生活 。 ”与此同时 , 祠堂后座的建筑已不复存在 。
越秀区|越秀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本文插图
杨匏安故居陈列馆
如何恢复昔日遗迹的荣光?经过145天的不懈努力 , 在各方通力合作之下 , 杨家祠修缮完工 。 展馆在祠堂北墙上通过写实绘画与VR呈现的虚拟手段 , “复原”了杨家祠后座与相邻天井的原貌 。 在修缮过程中 , 李巍他们还在离地80厘米深处 , 发现了属于原有建筑的条石30块 。 李巍说:“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 , 我们在这些条石所在处做了原地原样的提升 , 尽最大努力保持建筑的原貌 。 在建筑内部 , 全屋木结构部分都不使用钉子 , 所有管线根据背景色进行‘伪装’ 。 ”
在李巍看来 , 修缮要修旧如旧 , 秉承着“最小干预”的原则 , “这不仅仅是对建筑物的最小干预 , 还有对周边居民生活的最小干预 。 ”他指着门前那棵巨大的石榴树告诉采访人员 , 石榴树的下面其实是一个集水井 。 据了解 , 经过数十年的城市建设 , 杨家祠周边地面已经抬升了许多 , 杨家祠反而成了这一片最低洼的地方 。 李巍说:“为了不让它在暴雨期间成为雨水的聚集区 , 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抽水设备 。 但我们不是把抽出来的水排到街坊使用的管道当中 , 因为这也会对居民使用的排水管道造成压力 。 所以我们特意造了这个集水井 , 并通过专门的管道把积水排放出去 。 我们希望一个遗址的修复不给周边的居民增添麻烦 , 而是更好地将其融入居民生活中 , 给居民增添一个新去处 。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建设工程总包部部长袁学松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提到 , 一般的微改造主要是保民生 , 在保民生的基础上再进行品质化提升 , 包括三线下地、雨污分流、脏乱差的整治和处理 。 但红色遗迹周边微改造除了品质化提升 , 还要从古建筑出发还原历史 。
今年的10月10日 , 广州杨匏安旧居活化利用项目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名单 。 这个沉寂百年的祠堂 , 在老城古巷中 , 焕发出新的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