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柽之|钩沉|朱柽之:隐于题跋中的收藏家( 三 )
(本文写作参考了《清华大学藏“滂喜堂”甲骨的来源与朱柽之其人》《河北藏书家朱柽之事迹钩沉》两篇文章)
(景三郎)
■相关
朱家后人永清寻根
在收集整理朱柽之史料过程中,笔者同时也在寻访朱家的后人 。
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认识了来自北京的朱虹女士 。从她的二哥、86岁的朱纬曾先生的回忆中,得知,他们一家祖籍永清,是朱家的后人 。
朱纬曾在一篇诗体回忆录中写明了朱家的四个堂号:茂德堂、顺德堂、滂喜堂、辅长堂 。但永清朱氏家族一共有几支,现在已经无人能说清楚 。
朱纬曾、朱虹属于朱家“辅长堂”一支,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一支大部分迁往北平定居 。新中国成立后,和永清的朱氏家族人逐渐失去了联系 。
而朱柽之“滂喜堂”一支的后人,至今没有消息 。朱柽之去世后,他的藏品迅速流出,想来可能他的后人当时处境十分艰难,抑或这位收藏家没有留下后人 。
很长一段时间,朱纬曾都不知道朱柽之是他们家族的前辈,还是通过朱柽之的滂喜堂印认定的 。
不过朱氏家族好读书、热衷教育的家风,传承至今 。仅朱家“辅长堂”一支就先后有十几人成为教师,在海内外大学、中学任教 。
2019年6月16日,朱虹家中三代11人到永清寻根 。
笔者联系永清县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艺术”传承人徐艳丰先生,一同带他们前往永清县公安局院内,那里是朱家大院的旧址 。
徐艳丰先生还记得当年朱家大院高大宽敞的府门和高台石阶 。公安局院墙外的三株老槐树,根深叶茂,据徐艳丰先生说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应是朱家祖先亲手所植 。现在成为朱家大院唯一的见证 。
朱虹一家人还前往了永清一中,当年的“存实中学校” 。朱虹的父辈们曾在这里读书,朱虹的父亲朱尔田还曾在这里任教 。
更为珍贵的是,朱家还保存着一枚朱虹伯伯朱尔准在“存实中学”读书时,获得英语演讲第一名的银质奖牌,奖牌正面刻着“第一名”三个字,背面清晰刻着“京兆永清存实中学”“英文演说奖品”“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季”字样 。
这枚奖牌也成为永清一中校史文化考证的珍贵实物 。
朱家人的寻根之行,只是中国众多家族寻根故事中的一个 。战乱曾让人们背井离乡,和平让人们重返故土 。
无论何时,我们都深爱着这片土地 。
文/景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