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柽之|钩沉|朱柽之:隐于题跋中的收藏家( 二 )
明永乐刻本《历代名臣奏议》和《水镜诗集》、万历刻本《弁州山人续稿》、明正德刻本《篁墩程先生文集》、明弘治刻本《石田稿(沈周著)》、清抄本《唐大诏令集》等,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
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等,也都有朱柽之的藏品 。
朱柽之的部分藏品,后世估值很高 。
2014年12月2日,北京一场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展出了清康熙年间宫廷画家周道的《李煦行乐图》手卷,引发学术界尤其是红学界的关注 。
手卷上有朱柽之的鉴藏印“朱氏九丹审定书画印”等,表明也曾是朱柽之的藏品 。
李煦、曹寅和康熙之间有多重姻亲关系,关于李煦的研究,也是当前《红楼梦》研究的重要课题 。
此幅手卷最终以1863万元成交,超出估值的六倍 。
2011年“季羡林先生藏书”专场中,以494.5万元人民币最高成交价成交的《钦定全唐文》,也曾是朱柽之藏品 。
收藏界多知晓朱柽之好收藏集部抄本、金石碑版,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朱柽之还收藏甲骨 。
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部分甲骨,就曾是朱柽之“滂喜堂”的收藏 。
200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网上展示了其收藏的部分甲骨,并在介绍中提到:馆内共收藏有甲骨1755块,兽骨233块,尤其以潘氏旧藏“滂喜堂藏龟”令人瞩目 。
潘祖荫是清代著名收藏家,其收藏以书画和铜器居多,未见收藏甲骨 。而且,潘祖荫1890年去世,如果“滂喜堂藏龟”确为潘氏所藏,甲骨文1899年由王懿荣发现的说法,就要重新审视 。
这个问题,在2017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马季凡、徐义华关注 。
他们发现,收藏甲骨的精致木盒上除“滂喜堂藏龟”刻字外,还契刻有“庚戌九炢玖耼”“震旦第一山樵”等字样 。
“玖耼”“震旦第一山樵”都是朱柽之常用的号 。
通过考证,他们确认,清华大学所藏的“滂喜堂藏龟”的旧藏者,不是潘祖荫,而是朱柽之 。
创办永清首座中学
留有朱柽之题跋、藏印的藏品 。景三郎供图
朱柽之曾自称,“无他嗜好日以金石书画自娱” 。其实,这位收藏家一直热衷于地方教育事业,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永清作为县学的益昌书院停办 。
为了接替县学,给永清当地学子继续求学提供条件,作为乡贤的朱柽之在母校停办后不久,便创建了私立启智学堂 。学堂由朱柽之出资,在永清城内租借校舍,聘请永清名士钟继斋为教师 。
1907年,他又与英国传教士鄂方智共同谋划,利用英国钦差交由鄂管理的永清庚子教案的赔款合办学校 。
1908年,以朱柽之创办的启智学堂为基础,租用永清县城东关一处教会用地,建立了永清私立存实小学堂 。“存实”之名,取“因启智之旧,肇存实之新”之意 。数月后,学校改为永清存实中学校 。
永清存实中学校,是永清县中学教育的历史起点,也是今天永清县第一中学的前身 。
在永清县第一中学校史馆里,悬挂着创办人朱柽之的照片,也讲述了这所近代新式中学创建之初办学的高标准、严要求 。
学校实行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 。
第一年开学招收了6个班,学生100余人 。甲、乙、丙为中学班,丁、戊、己为中学预备班,择优递升 。
课程设置上,有汉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科学、图画等,并于1933年、1941年分别增设植物、动物、化学、公民和卫生、日语、体育等课程 。
学校还高薪招聘管理层和教师,汇聚了众多英才来校任教,同时降低学费,对学生实行宽进严出 。
当时,学校校长月薪120元,理科教员月薪70元-80元,汉文教员月薪50元-60元 。
办学两年内,学校未向学生收取学费 。至1917年,建校十年间,收取学费合计只有688.5元 。
建校初期,教师数量短缺,有的教师每周任课多达26课时,校长也要执教授课 。
第一任校长英国人甘德华兼授英文、数学、科学,第二任校长英国人马百熙兼授英文、数学,直到1934年,时任校长宣印谭仍兼任英文教师 。
学校建校之初,硬件配套就力求完备 。学校拥有房产81间,设有仪器室、实验室,可供15组学生分组使用,后期还建有40亩地的体育活动场 。
学校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学生不准升级,毕业考试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文凭 。
宽进严出的标准下,1913年第一届中学毕业生仅6名,1915年中学毕业生9名,1916年毕业6名,未毕业的学生不留级则退学 。
教学质量名声在外,1929年起,存实中学校毕业学生可直接保送燕京大学 。很多外地学生纷纷到存实中学校就读 。
因此,存实中学校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学生,为清华、燕京、南开、汇文等大学输送了众多人才 。
历史学家雷海宗、抗日英雄胡春航、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鸿辰、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刘君杰等,都是从存实中学校走出的学子 。
民国七年(1918年),存实中学校另一位创办人鄂方智在一篇回顾建校十年发展历程的文章中写道,“夫存实学校开办已十年矣,其所得之成绩,半由朱君及他管理员中国教习等扶助之力,半由……斯校校长热心擘画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