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9 月金融数据出炉 央行最新表态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坚挺

【中国 9 月金融数据出炉 央行最新表态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坚挺】周三(10月14日) , 中国央行公布9月信贷数据 , 金融数据继续大幅增长 , 9月社融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皆超预期 。 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4800亿人民币 , 预期30000亿人民币 , 前值35800亿人民币 。
中国 9 月金融数据出炉 央行最新表态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坚挺
文章图片
数据显示:
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4800亿人民币 , 预期30000亿人民币 , 前值35800亿人民币 。
中国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000亿人民币 , 预期17000亿人民币 , 前值12800亿人民币 。
中国9月M2货币供应同比10.9% , 预期10.4% , 前值10.4% 。
此外 , 初步统计 , 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 , 比上年同期多9630亿元 , 数据较前值微降 , 8月数据为3.58万亿元 。
人民币贷款方面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9万亿元 , 同比多增2047亿元 , 环比继续提升 。 9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994亿美元 , 同比增长12.5% 。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 , 总体流动性合理充裕 , 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 阮健弘表示 , 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 。 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会进一步提升 , 这也为未来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 。
阮健弘同时透露 , 9月末不含房地产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7.3% , 增速比上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 , 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点;前三季度累计新增3.74万亿元人民币 , 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
此外 , 2020年10月14日 , 人民银行举行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 , 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宏观审慎管理局副局长赵先信、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出席 , 发布解读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 , 并回答了采访人员提问 。
整理了有关货币政策 , 以及人民币汇率等有关的问题:
对于货币政策及利率水平 ,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 ,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 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 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 取得了显著成效 。 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上年 ,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 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 , 我国将成为今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 。
当前 , 疫情对经济冲击的高峰已经过去 , 但是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 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 , 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变 , 更加灵活适度 , 更加精准导向 ,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 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 , 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 平衡好内外部均衡 , 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 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
今年以来 , 人民银行主要通过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公开市场操作 , 主动投放长期、中期和短期流动性 , 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 今年以来 , 人民银行三次降准 , 共释放长期流动性1.75万亿元 , 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 满足了银行货币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 。 目前 , 从长期、短期、中期流动性来看 , 银行体系流动性都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 。
关于利率水平 。 今年前四个月央行因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疫情冲击 , 前瞻性引导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 , 带动一年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同步下行 , 并推动贷款利率明显下行 。 近几个月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 , 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保持稳定 , 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运行 , 利率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总体是匹配的 。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根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支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 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
对于人民币的展望 ,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称 ,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 , 总体看这个升值幅度是比较温和的 。 我们看10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收盘价与去年年末相比升值了3.3% , 与去年的平均值相比升值了2.5% , 升值幅度是低于欧元等其他国际主要货币 。 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是我国经济面向好的自然反映 。 我国率先控制了疫情 , 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我国将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 出口形势良好 , 包括各国央行在内的境外长期资金有序流入人民币资产 , 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上供求推动下有所升值是正常的 , 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市场供求对汇率形成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应有之意 。 这其中我看市场也比较关注本外币利差 , 我国实行正常货币政策 , 中国的利率水平和经济基本面是一致的 , 发达经济体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 所以本外币利差保持在较高水平 , 这样的利差水平主要是由于发达经济体货币零利率或者是负利率造成的 , 是市场运行的结果 。
从汇率的影响来看 , 汇率波动对经济主体的一方有利 , 对另一方有弊 , 因此汇率还是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 来发挥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 当然也要防止过度的加杠杆行为和过度的正反馈行为 , 近期也可以关注到央行调整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 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是宏观审慎的政策工具 。 2018年的8月外汇市场出现一些"羊群效应" , 为了防范宏观金融风险 , 人民银行当时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 , 弹性增强 , 市场预期平稳 , 跨境资金流动有序 , 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 , 市场供求平衡 , 人民银行决定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为零 。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 , 稳定市场预期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