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东北重装制造业力撑产业安全,“靶向”出招( 二 )


自主研发夯实产业链
“大国重器”企业率先引领产业复苏 , 离不开创新支撑 。
“依靠自己 , 创新驱动 ,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 彰显中国动力风采 , 这是哈电的初心 。 ”哈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伟章说 , 长久以来坚持自主创新 , 提升了企业应对疫情等复杂、突发挑战的能力 。
多位受访企业负责人表示 , 有没有 , 强不强 , 一直是东北重装制造业企业的“破题”点 , 它们在“具备打破行业垄断的能力、具备填补产业体系空白的能力、具备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的实践中持续探索 。
过去 , 一个核电整锻低压转子的进口价格8000万元左右 , 但在中国一重研发成功后 , 价格降到2000多万元 , 扭转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
疫情期间 , 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循环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压力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东北一些“大国重器”企业危中寻机 , 生产经营逆势增长 , 一些自主研发产品填补涉及国家安全重点行业的技术空白 , 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强度 。
今年6月 , 由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承制的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浙江石化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 。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程遥说 , 重大技术装备可快速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 在掌控话语权的同时实现市场开拓、应变能力的多重提升 。
坚持高创新投入是这些企业的共性 。 近年来 , 创造过200多项“中国第一”的哈电集团 , 每年研发投入都达十几亿元 , 这里有我国水力发电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唯一的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名 。 作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行业支柱企业 , 沈鼓集团研发投入屡创新高 , 为石油、化工、国防等领域重大工程提供国产装备 。 今年7月 , 国产最大13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氮气试车一次成功 , 沈鼓在乙烯压缩机组研制、改造上继续领跑 。
创新并非一蹴而就 。 86岁的原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吴爱中说 , 新中国成立之初 , 百废待兴 , 他在公派留苏学习归来后 , 从技术员一步步做起 , “我们虚心学习 , 最初完全按照苏联的设计图纸生产 , 后来又试着创新 , 逐渐和各国企业交流 , 不断创新缩短技术差距 。 ”从“拜师学艺”起步 , 哈电集团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明星国企” , 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力驱动设备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
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的摇篮”的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轻公司”) , 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在高端技术领域不断突破 , 在航天长征、神舟、嫦娥、天宫系列等国家重点工程中 , 独家生产了1000多个规格的产品 。 东轻公司中厚板厂党总支书记刘海付说 , 成功研制国产大飞机机翼板材 , 打破封锁 , 使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减半 。
创新还需久久为功 。 部分东北企业家表示 , 从整体看 , 核心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研发管理模式不够健全、创新布局不够均衡等短板依然存在 , 制约了“卡脖子”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 解决这些创新短板将是东北企业长期的主攻方向 。
“获得感”释放强劲潜能
东北是相对较晚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 , 面对体制机制沉疴 , 坚持改革 , 是企业不断强化自身机体、释放创新红利的动力源 。
上半年 , 辽宁省公布了69个混改项目 , 其中包括百年老企业本钢 。
“混改将为本钢注入新的体制机制 , 企业将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 ”本钢集团董事长陈继壮说 , 疫情给钢铁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 对本钢来说 , 混改正当其时 , 也机不可失 。 通过混改 , 企业能增加资本金 , 降低负债率 , 既能轻装上阵 , 又能提质升级 , 调整产品结构 。
无独有偶 , 在相邻省份黑龙江 , 混改也在提速 。 疫情期间 , 哈电集团旗下哈电股份控股子公司哈电阀门公司的增资项目亮相北交所 , 拟通过引入3-5家外部投资者 , 释放约45%股权 , 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