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朱棣五次北伐亲征——究竟是皇帝之幸,还是全国之幸( 三 )


北伐"班师"至"飞云壑"时 , 鞑靼部阿鲁台来战 , "上率精骑冲外 , 大呼奋击 , 阿鲁台堕马复上 , 我师乘之 , 追奔百余里 , 斩其名王以下百数十人" 。 《明史纪事本末》
百数十人的目标用几十万大军来达成 , 实在是杀鸡用牛刀 , 大材小用了 。
也就是说 , 明军的每次北征 , 基本上没有什么战功 , 没有对蒙古人形成毁灭性打击 , 顶多就是让蒙古人畏惧一会儿 , 却带来了蒙古各部的轮番"犯边"的报复 , 边境危机不减反增 。
二:没有制定长远打算 , 目光仅仅放在眼前
朱棣在继位后 , 对明朝边境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 最重要的就是把大宁卫割让给朵颜三卫 。
把大宁卫割让给朵颜三卫 , 每年就为朝廷节省下来了至少五十万石粮食 。 不过这也是等于在辽东和开平之间打开一个大缺口 , 不仅使得蒙古人在这个缺口中可以自由进出 , 南下劫掠 。 还让另一个重要的卫所开平卫势孤援绝,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 迫使开平卫在后期也撤向了内地 。
大宁卫和开平卫的撤守 , 使得明朝北部边疆全线后撤 , 在边疆地理上形成了巨大的缺口 。 这也就为蒙古人南下劫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
虽然朱棣北征草原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 但大宁撤守造成了现实战略与边疆结构的脱节带来的极大危害 , 不是几次亲征就可以弥补的 。
而且朱棣可不能保证后世皇帝都能像他一样有亲征的能力和勇气 , 随着朱棣死后和土木堡之变发生后 , 远征蒙古已经成为明朝皇帝的一个禁区 。 再也没有比皇帝亲征更多的大军来弥补北部边疆的缺口了 , 而这些缺口在后期也逐渐演变为明朝流血不止的伤口 。
三:没有量力而行
虽然永乐时期是明朝国力的巅峰时刻 , 钱粮米面统统有保障 。 但即使是这样也经不起无尽的挥霍 , 特别是五次兴师动众的"北伐" , 还是没有达到作战目标 , 作无用功的北伐 。
北伐严重损耗了明朝的国力 , 给全国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 就拿大明宝钞来说 , 在洪武年间 , 一贯宝钞还能换铜钱两百多 , 到了明成祖年间 , 由于朱棣为了弥补财政亏空 , 大肆印刷钞票 , 使得一石米价值好几十甚至上百贯宝钞 , 钞票大量贬值 。
还因北征和迁都给北方各省的百姓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
民至剥树皮掘草根以食 , 老幼流移颠沛疲乏路 , 卖妻鬻子以求苟活……且徭役不息 , 征敛不休 。 《国榷》
如果今天是富农 , 在朝廷的无尽索取下 , 非常容易破产:
"有田者什一 , 为人佃者什九" , "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款者"《菰中随笔》
远征带来的沉重的赋税徭役 , 让整个大明百姓都不堪重负
"中原无辜赤子,困于转输,民不聊生"
。 到永乐后期 , 已经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 , 唐赛儿起义就是对朱棣北伐最好的警钟 。
而因为国力的严重损耗 , 又使得朱棣北伐更加难以达到战略目标 。 彻底打倒蒙古 , 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 难以实现了 。
结语
朱棣北伐蒙古 , 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军事成就 , 不仅避免了蒙古的大规模南下 , 为国内休养生息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还为自己赢得了永乐大帝的名声 , 和其父洪武大帝成为明朝最受后人尊敬的两位皇帝之一 。
不过 , 这种从长远来看却是徒劳而无功的军事行动 , 只是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兵精将勇 , 并未达到最终作战目的 。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蒙古人南下侵扰 , 也不能达到锻炼明军 , 遏制其战斗力下滑的趋势 , 反倒成为其好大喜功的标志 。
【蒙古人|朱棣五次北伐亲征——究竟是皇帝之幸,还是全国之幸】如果朱棣北伐真正成功了 , 后面还会有土木堡之变这等如此屈辱的事变发生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