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其实真的很好看|灌州故事:清朝灌县第一任知县—马玑

文/郑宇翔
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历时两千多年不变 , 一直延续到今天 。 管理一县行政的长官 , 明、清以知县为正式官名 , 正七品 。 灌县(今都江堰市)古为蜀国地 , 战国(前316)秦并巴蜀 , 置湔氏道 。 汉时仍属蜀郡 。 三国蜀汉章武年间(221—223)改湔氏道为湔县 , 迁治所于灌口(今城址) , 后改都安县 , 此后 , 先后为道、郡、军、州、县所在地 。 民国《灌县志·职官表》中记载清朝任灌县知县者 , 共136人 , 其中第一任知县名叫马玑 。
历史其实真的很好看|灌州故事:清朝灌县第一任知县—马玑
文章图片
清朝知县配图仅供欣赏
一、清初四川历史时代背景
据谷应泰(1620—1690)所编撰《明史纪事本末》和康熙时期蔡毓荣、钱受祺等修纂的《四川总志》记载 , 明末清初 , 四川境内大旱、大水、蝗灾、瘟疫等天灾相继甚至同时发生 。 再加上战乱 , 如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 播州(今贵州遵义市)宣慰司(土司)杨应龙的叛乱;天启元年至崇祯二年(1621—1629)间 , 永宁宣抚司(今叙永县)土司奢崇明的叛乱;后顺治元年(1644)十一月十六日 ,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 , 建立大西政权 , 直至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二十七日 , 张献忠被清军所杀;在稍后的十多年间 , 清军又遭到四川当地军民的联合抵抗等 。
史载 , 顺治八年(1651) , 四川的人口竟不足10(另有资料说是60)万人 。 顺治十六年(1659) , 四川巡抚高民瞻入成都 , 所见之处残垣断壁、满目荒芜 。 在他的建议下 , 清政府将四川省会临时设在川北阆中 , 并举行了乡试四科 。 直到十七年后的康熙十五年(1676) , 四川总督、巡抚等官府才迁往省会成都办公 。 成都如此 , 灌县也莫能例外 。 贾、芶、董、焦、王、李、张等土著乡民或遁入川西北藏羌地区 , 或四散奔逃而去 。 顺治皇帝的一纸任命 , 招集逃亡 , 安抚百姓 , 兴修水利 , 发展农业 , 复兴灌县的使命自然就落在了清代灌县首任县令马玑的身上 。
二、马玑生平事迹
据乾隆《灌县志》记载:“马玑 , 直隶(河北)进士 , 顺治十八年(1661)任县事 , 长诗歌 。 ”又查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科进士题名金榜 , 马玑名列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 。 自顺治十八年(1661)至康熙九年(1670) , 马玑在灌县担任知县 , 任期十年 。 其生卒年、任职灌县以前及以后事迹暂时不详 。
(一)招抚流民 , 修葺衙署
顺治十八年(1661) , 首任灌县知县马玑从京城起身 , 风尘仆仆 , 千里迢迢来到任所 , 时间已是康熙元年(1662) 。 本来准备来此大展才华的他 , 走马上任的第一天 , 就被眼前灌县的情景惊呆了:造就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废弃已久 , 内外江河渠杂草丛生 , 县内居民十室九空 , 灌县城墙倾颓不堪 , 偌大一座县城几无人烟 。 当时灌县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 分为周、金、陈、筏四个村 , 二十六甲 , 但人口却很少 。 直到康熙六年(1667) , 马玑奉朝廷命令清点全县承粮花户包括历年来从川西北山上迁回来的原住民以及刚刚从两湖、两广、闽、黔等省前来插占的移民在内 , 全县仅1262户 , 人口约6000人 。
作为目前已知清代灌县知县的第一人 , 雄才大略的马玑可能有点惶恐 。 当时本想领导数十万人的他 , 却只管理了贾、芶、董、焦、王、李、张、罗等约100个姓 , 区区几千人而已 。 但是 , 马玑很快就从郁闷中振作起来 , 他知道 , 此时的灌县比其他地方更需要他 。 他忠于君王 , 勤于政事 , 殚精竭虑 , 复兴灌县 。 马玑数次上书朝廷和川省总督 , 呼请组织移民迁来灌县 。
灌县人口大增 , 就是从马玑任职开始 , 他为移民争取优惠政策 , 鼓励移民放心插占(移民看好地方 , 插上树枝、竹枝等作为插占标志并围上 , 即为自己的土地) , 修房造屋 , 安心农耕 。 先后有湖北、湖南、广东、江西、陕西、山西等十多省的数万移民到灌县 , 在马玑担任知县的十年间 , 曾经人烟稀少的灌县一时间人丁兴旺 。 作为一县之长 , 他常常到县属乡村巡视 , 嘘寒问暖 , 深受县民拥戴 。 在马玑的勤政之下 , 灌县迅速恢复了生机 , 出现了自明末以来难得一见的繁荣场景 。 到100多年后的乾隆五十一年(1786) , 知县孙天宁创修《灌县志》统计 , 灌县户数已达35535户 , 人口:男65366丁;妇(女)61867口;共计人口:127233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