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餐车上的舌尖记忆,你还记得多少?
“我在火车上工作了40年 , 虽然只是个厨师 , 但是在这火车上 , 我就能感受到咱们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 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10月7日 , 87岁高龄的王庆久老人手里抚摸着一张张照片由衷感慨 。
50年代:几分钱的苞米面舍不得买
那是一张黑白照片 , 坐在左边的还很年轻 , 身上白色的大褂有些皱皱巴巴 , 瘦削的面容笑得有些羞涩 , 显然还不太适应照相机这样的高科技玩意儿 。他叫王庆久 , 1949年7月12日 , 16岁的他考入佳木斯铁路列车段 , 成为了一名乘务员 。第二年 , 他又从乘务员的岗位转换成了一名餐车售货员 , 专门服务旅客餐饮供应 , 这一干就是40多年 。
文章图片
左一为王庆久 。
【列车|餐车上的舌尖记忆,你还记得多少?】都说“民以食为天” , 在列车上也不例外 , 当年的火车运行速度慢 , 老百姓出行时间短则半天长则数天 , 所以 , 当年的旅客出门都带着好几个大包裹 , 里面光吃的东西就占了一半 。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 , 列车餐车都是头一回听说 , 在列车上就能做饭吃饭 , 我们都觉得新鲜 。”王庆久记忆犹新 。当时 , 他们值乘的是日本造的列车 , 车厢全部是木头座椅 , 冬天四处漏风 , 还没有供暖设备 , 更不要提餐车了 。每天 , 他就拎个竹篮子 , 里面装着苞米面大饼子 , 还有提前切好的咸菜疙瘩 , 然后挨个车厢售卖 , 几分钱一个 , 但是很少有旅客购买 , 大家都是自带干粮 , 舍不得花那个钱 。
10年后 , 王庆久值乘的日本造列车退出了历史舞台 , 国产的绿皮列车奔驰在铁道线上 , 列车也开始有了餐车 , 能够供应大众快餐、炒菜 。王庆久系统学习了三个月餐车作业程序 , 他荣幸地成为了第一代餐车长 。
70年代:在“蒸屉”里做饭 , 吃完的饭盒要回收
即便有了餐车 , 但还是以供应盒饭为主 , 主要是因为餐车设备简陋 , 炒个菜耗费的时间太长 , 旅客等不及 。
“餐车上做饭的设备就是一个茶炉、两个烧菜炉 , 炒菜都要先准备好煤块再生火烧炉 , 有时忙活了半天 , 就炒了一个菜 , 而且一到夏天 , 炉火的温度让厨房能飙升到五六十摄氏度 , 人在里面工作 , 简直是和放在笼屉里蒸的馒头一样 。”厨房里又热又呛 , 王庆久和餐车的同事们常常是穿着短裤、打着赤膊、脖子搭条毛巾 , 所以 , 只在饭点前炒好几盆菜 , 然后装在事先准备好的铁盒子里推到车厢售卖 。
“全是素菜 , 好点的加上半个鸡蛋 。那种铁皮盒饭十分畅销 , 基本上趟趟卖光 。”王庆久说 。卖盒饭是个体力活 , 赶上过年过节 , 车厢里挤得满满的 , 旅客吃完还要把铁饭盒收回来 。“挤成沙丁鱼的滋味 , 现在想起来都打怵 。”
文章图片
87岁的王庆久 。
到了上世纪70年代 , 国产CA21型餐车相继投入使用 。餐车宽敞、美观 。长途列车增加了小灶单炒菜 , 炒菜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 , 而且还开始供应早点 。
推荐阅读
- 舌尖上的老味道 宜宾筠连县 高氏“土”月饼 满满团聚情|舌尖上的老味道:宜宾筠连县高氏“土”月饼,满满团聚情
- 北京日报|“有我在,你放心!” Z70列车上北京医生营救急病乘客
- 列车|全国铁路今起调图:西安至乌鲁木齐、敦煌首开动车
- 婴儿|车上坐满再抱个婴儿算超载吗?
- 列车|全国铁路10月11日起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
- 11日起哈铁调图:黑龙江与青海首次实现旅客列车直通|11日起哈铁调图:黑龙江与青海首次实现旅客列车直通
- 列车|10月11日起全国铁路调整运行图 开行列车达到9800列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多部门将在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
- |全国铁路10月11日起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
- 列车 10月11日起全国铁路调整运行图 开行列车达到98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