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唐朝初设武举,与文科考试并列,漫谈为何武举效果不理想?

前言
唐朝之前 , 武将的选拔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 一是通过战功 , 这个方式是最直接 , 也是最有效的 , 二是父业子承 , 父亲当了武将之后 , 可以将职位继续传给儿子 , 通常所说的武将世家也来自于此 , 例如汉朝的周勃和周亚夫 。唐朝之后 , 武举才正式产生 。武将本应各国都非常重视的一个职位 , 但是为何直到唐朝才设立武举呢?那么唐朝所实行的武举跟科举有什么区别?实际作用又是怎样的呢?
隋唐|唐朝初设武举,与文科考试并列,漫谈为何武举效果不理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科考试雕像
唐代的文化非常发达 , 这自不必说 , 也因此 , 唐朝科举发展很快 , 形成了很成熟的制度体系 。除了文科考试之外 , 还设置了武举 , 由此可见朝廷在科举制度上的进步 。不过由于在唐代之前正式设置过武举 , 所以唐朝政府并没有经验可循 , 那么唐朝的摸索之路是怎样的呢?武举能和文科考试一样成功吗?
如果要探讨武举 , 就需要从史书上寻找答案 , 武举的记载很多 , 从武举的设立到选拔人才 , 都有记录 , 从这些记载当中 , 我们可以得知唐朝武举的发展情形 。由于武将在各朝各代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位 , 不论是开国功勋 , 还是固守国家 , 甚至作乱造反 , 武将都发挥了很多大的历史作用 , 而武举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 能够从侧面现示出一个国家对武将的要求 , 所以探讨武举的产生发展是值得研究的 。
隋唐|唐朝初设武举,与文科考试并列,漫谈为何武举效果不理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朝宫殿
【隋唐|唐朝初设武举,与文科考试并列,漫谈为何武举效果不理想?】一、武举的产生
公元702年 , 唐朝政府规定地方要将武力不错的人推荐到中央 , 这个方法其实跟地方推荐进士科差不多 。并且在命令当中 , 有多条规定 , 总结起来就是既需要被推荐上来的人有武力 , 也需要这个人有一定的军事头脑 。
《文苑英华》中记载:或英谋冠代 , 雄略过人 , 总韩白以先驱 , 掩孙吴而得俊 。
从记载的文献我们可以得知唐朝政府的要求:武力加脑力 。这道命令可以说明两点 , 一是唐朝武将的来源途径和文科差不多 ,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 就是地方推荐 , 二是武将的选拔渐渐成为一个政府的明文要求 。那么为何武则天要做出这样一个命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 一是为了朝廷选拔好的武将 , 二是健全科举制度 。大史学家司马光将这一年视为武举元年 。
《资治通鉴》记载:二年春正月乙酉 , 初设武举 。
从司马光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两点 , 一是他已经将长安二年视为武举产生的时间 , 并且他的记载也影响了很多人 , 在以后 , 有更多的人将这一年默认为武举元年;二是司马光认为这次武举的设置是“初设” , 意思为初次设立 , 也就是说以前是没有正式的武举科目 。
隋唐|唐朝初设武举,与文科考试并列,漫谈为何武举效果不理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资治通鉴》资料
跟文科考试一样 , 武举考试也有考场 , 主要分为两个考场 , 一是就像文科考试一样 , 坐在考室里面用笔答题 , 这主要考察考生的军事头脑 , 二是练武场地 , 这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武力程度 。除了地点之外 , 备受关注的就是武举的考试内容 。根据《唐六典》的记载 , 唐朝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七项 , 并且他们都有具体的含义 。
这七项分别是:一是射长垛 , 其中的长指的是距离 , 垛指的是垛把 , 也就是远距离的对目标定点射击;二是考骑射 , 指的是骑在马上进行射击 , 任何朝代都重视骑军 , 唐朝马匹非常多 , 所以骑马射击是必考内容;三是马枪 , 就是骑在马上用枪 , 枪由于长度较长 , 能够产生挑、刺、射的作用 , 所以骑马用枪也成为考试内容;四是步射 , 也就是一边跑步一边射击;五是才貌 , 也就是身高体重 , 如果过矮 , 那么就不能彰显士气 , 如果过胖 , 那么就不能够在战场上快跑 , 所以身高要求是基本的考查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