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几度传闻终于官宣,揭开神秘面纱的陆金所赴美上市正式启程

:原题为_第一财经|几度传闻终于官宣,揭开神秘面纱的陆金所赴美上市正式启程。
在经历了多次上市传闻之后 , 北京时间10月8日 , 平安金融科技“独角兽长子”——陆金所控股终于官宣了其赴美上市的消息 。
第一财经获悉 , 陆金所控股于10月8日正式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书 。 从招股书信息来看 , 其计划登陆纽交所 , 股票代码为“LU” , 高盛(亚洲)公司、瑞银、汇丰、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担任此次IPO的联合承销商 。
目前招股书未披露其拟募资金额 , 招股书披露的1亿美元仅是例行披露的占位符 , 不代表本次IPO的实际融资额 。 但如根据此前市场传闻的20亿~30亿美元的体量 , 陆金所控股或成今年以来美股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
尽管融资金融还未确定 , 但招股书透露了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投资或收购等方面 , 继续加码科技 。
同时 , 此次招股书的披露让外界得以知悉陆金所控股颇为神秘的股权结构和近几年的业绩走向 。
在股权结构方面 , 平安集团持股42.3%、Tun Kung Company Limited持股42.7% 。 后者由Tongjun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和Lanbang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分别持持股41.0%和37.4% 。 其中 , Tongjun在招股书中明确为平安高管持股平台 , Lanbang虽未在招股书中有清晰介绍 , 但或也为类似性质 , 其两位个人股东均在平安集团任职 。
而在财务数据方面 , 招股书信息显示 , 陆金所控股今年上半年收入257亿元 , 净利润73亿元 , 其中基于科技平台的收入占到87.7% 。 而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 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近50% 。
多年上市“夙愿”
2011年 , 陆金所伴随着中国平安的金融科技浪潮而生 , 杀入P2P市场 , 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网贷平台 。 之后由于网贷平台的监管趋严 , 其结构几经调整 , 变为陆金所、重金所、前交所、平安普惠“三所一惠“的“大陆金所”格局 。 2017年 , 陆国际在新加坡成立 , 专注海外线上财富管理服务 , 陆金所控股升级为“四所一惠” 。 去年 , 配合P2P业务“三降”的监管要求 , 陆金所控股彻底停止P2P业务 , 转而申请了消费金融牌照 。 今年4月 , 由陆金所控股关联公司持股70%的平安消费金融公司闪电开业 , 这被市场认为扫除了其上市的=最为重要的一道“持牌”障碍 。
事实上 , 作为平安集团孵化的首家金融科技“独家兽” , 且是最早被传出筹备上市的一家 , 陆金所控股何时上市成为市场关注多时的焦点 。 在近年每次平安集团的业绩发布会、资本市场开放日等公开交流场合 , 这个问题都会被媒体、分析师、股东所提及 。
从2015年底时任陆金所董事长的计葵生首次确认陆金所准备上市的消息以来 , 几年过去 , 宜人贷、拍拍贷、信而富等网贷平台都实现了海外上市 , 然而已完成C轮融资的行业老大陆金所 , 上市之路却仍在准备当中 。
在这几年里 , 陆金所控股上市的消息屡次传出 , 上市时间和地点也一变再变 。 2016年2月 , 计葵生称陆金所倾向于在国内上市 。 然而几个月后 , 国内网贷市场乱象频生 , 监管政策收紧 , 陆金所被认为在A股上市困难重重 。
到了2016年底 , 陆金所控股被传已启动香港上市工作 , 投行已入场开展尽职调查工作 , 将在2017年登陆港交所 。 到了2018年初 , 市场又有消息称当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将赴港上市 , 然而最终其上市之行未见实质进展 。
【第一财经|几度传闻终于官宣,揭开神秘面纱的陆金所赴美上市正式启程】在今年陆金所控股的P2P业务转型消费金融“瓜熟蒂落”之后 , 其上市消息又起 。 今年7月 , 外媒报道陆金所控股寻求最早在今年赴美上市 , 并已经聘请美国银行、高盛、汇丰等投行负责上市工作 。 到了8月 , 又有消息传出陆金所控股提交赴美上市申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