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二 )


其中 , 南北美洲(美洲大陆)热带子区域的生命力指数降幅达惊人的91%;非洲紧随其后 , 达到65%;亚洲45%;北美33%;欧洲24% 。
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文章图片

各大洲生命力指数下降情况(统计区域被重新划分) 。 |WWF
其主要原因都是气候变化和人类的过度开发 , 包括农业无序扩张、对物种的肆意利用等 。 目前全球1/3以上的土地都被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作物种植和牲畜饲养 , 并且整体务农粗放、污染严重 。 亚洲国家尽管在政府的环境意识觉醒后 , 展开了一系列缓解措施 , 但囿于惊人的人口压力 , 对自然依然索取过盛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暂时赶不上欧洲和北美等经济发达地区 。
自然的衰退是如此迅速 , 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 , 以至于生态科学家们认为 , 人类带来的选择压力已经直接干预了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 , 乃至这是一个全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 。 其他物种在狭缝中艰难生存 。
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文章图片

在人类活动中艰难生存的物种 。 两栖动物生存堪忧 , 珊瑚的衰退异常刺目 。 |WWF
只是 , 人类的洋洋自得还没来得及宣泄 , 教训便纷至沓来 。 肆虐的蝗虫 , 持续的新冠病毒 , 无一不是人类活动的反噬 。 这些史无前例的灾难也让人警醒: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人口、经济大繁荣 , 是极其脆弱的 。 人类几十年的“为所欲为” , 正在动摇这颗蓝色行星的稳定性 。
3 扭转自然下降曲线 , 人类文明的荒野求生
自然生态的各种指标都稳稳指向一个基本事实:供给人类社会各种物质和能源的大自然的生命力 , 正在以一种骇人的速度下降 。 而这些与人类自身命运紧紧交织 。
据联合国环境署报告 ,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 全球自然资本存量(物质和能源总和)下降超过40% , 那些可再生的(如植物等)和不可再生的(如土壤、矿藏等)自然资源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收缩 。
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文章图片

自1700年以来 , 全球湿地面积减少了90%(WWF) 。 |oss.gooood.cn
短时间里 , 这些不会说话的自然存量的消失似乎不会给我们狂飙猛进的经济增长带来什么直接的干扰 , 甚至 , 无视它们的消失是资本扩张最低成本的方式 。
但经济学的语言也有失语的一天 。 就像我们当前身处的全球疫情一样 , 一个肉眼都看不见的冠状病毒就可以让整个行星几乎失去经济活力 。
我们今天有卫星遥感、航空拍摄、雷达感知 , 似乎未知的荒野在急剧缩小 , 但已知的恐惧也急迫可见 。 怎样扭转这一趋势 , 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得到成效?
基于现实数据和未来情景分析 , 科学家们构建了七个截然不同的未来假设 , 从“人类高举双手 , 一切照旧”到“加强保护措施、推广更可持续生产(供给侧)和更可持续消费(需求侧)的全面干预” , 共计七个情景 。
人类|第六次大灭绝似乎已无法避免?
文章图片

不同举措对扭转曲线的贡献预测(往上表示改善 , 往下表示恶化)|根据WWF数据整理
推广更可持续生产(供给侧)包括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等;推广更可持续消费(需求侧)包括减少食物浪费、改变饮食习惯等 。
扭转曲线模型的演算数据表明 , 加大物种保护力度是扭转形势的关键 , 可以收窄长期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迅速流失 , 并给恢复全球生物多样性提供缓冲时间 。 而推广更可持续生产(供给侧)和更可持续消费(需求侧)的全面参与 , 才能给我们提供成功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可能 , 给恢复地球生机提供希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