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新浪退市!中企美国淘金史的终结( 六 )


这些统统加起来 , 香港痛失了一个时代 。
在惨淡的2012年 , 港交所只有64家公司IPO , 主板、创业板分别为52家、12家 。
经营惨淡下 , 港交所痛下改革的决心 。
2018年4月 , 港交所推出《主板上市规则》改革 , 规则表明: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
不破不立 , 接纳了“同股不同权”后 , 香港被盘活了 。
小米成了第一条回来的大鱼 。 2018年7月9日 , 小米赴港上市 , 成为香港第一支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 。
创始人雷军持股比例31% , 但拥有57.9%的投票权 ,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
上市|新浪退市!中企美国淘金史的终结
本文插图

(雷军赴港交所上市敲钟)
香港本身有“对外金融窗口”的特殊地位 , 不仅方便大量境外投资资金 , 还能活跃着大量大陆投资者 。
对资本来说 , 哪里可以融到资金 , 哪里就是好地方 。 更何况是制度改良过的香港 。
2018年 , 港股不出所料的迎来了一个内地科技股上市高峰期 , 美团点评、同程艺龙、平安好医生以及映客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在港股上市 。
港交所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 最热闹的时候 , 一天8家公司同时敲锣 。
上半年 , 20家内地互联网公司上市成功 , 8家在美国、12家在中国香港 。
对回港二次上市的企业 , 港交所在申请流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便利:
企业上市申报时可以直接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
可申请豁免披露部分财务信息;
企业可采用秘密申请程序 。
当时业内就不少人在说 , 这是在香港在为阿里的回归而铺路 。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 。
不出几年 , 2019年11月 , 当年抱着遗憾失之交臂的阿里巴巴 , 重回香港二次上市 , 通过二次上市 , 再次融资扩大现金流 。
回到香港的阿里 , 来势凶猛 。 当日 , 阿里巴巴以187港元开盘 , 股价曾飙涨至发行价3倍 , 市盈率一度超300倍 , 市值达4万亿港元 , 募资约880亿港元 , 超越腾讯成为当年“港股新股王” 。
二次上市的阿里在港股的火爆表现 , 让更多中概股蠢蠢欲动 。
加之今年4月瑞幸咖啡的自曝造假 , 爱奇艺、跟谁学、好未来再次成为做空目标 , 引发了第二次中概股信任危机 , 更加速了中国企业的回归 。
就在今年上半年 , 京东、网易也纷纷回到香港交易所二次上市 。
上市|新浪退市!中企美国淘金史的终结
本文插图

上个月末 , 中通快递也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 , 同时传出消息的还有携程、拼多多 。
上市|新浪退市!中企美国淘金史的终结
本文插图

开始提到的蚂蚁金服 , 更是作为全球最大IPO , 最快在这个月就同时登陆港交所和上交所 。
上市|新浪退市!中企美国淘金史的终结
本文插图

同时 , 纳斯达克对中国企业的态度 , 发生了转变 。
2020年4月 , 美国证监会主席Jay Clayton等人在官网发表联合声明 , 将“矛头”对准整个新兴市场 , 并且多次将中国市场单拎出来举例 , 并重提无法获得中概股公司审计底稿的潜在风险 , 传递出非常明显的警告信号:
投资人需要警惕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 , 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 。
今年5月 , 美国参议院再次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 , 释放了更消极的信号 。
该法案要求如果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连续三年无法对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 , 发行人的证券将被禁止在美国交易所进行交易 。 而这在中国并不做要求 。


推荐阅读